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7 01: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7 22:00
我先解释一个诗题吧!因为读诗不仅仅要看它有哪些句子组成,而且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公元74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你说的这一首是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所以这拔剑的动作表现了作者仕途失意、心情苦闷,还有对自己未来命运的迷惘,当时李白的心情是激荡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