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子布”应该这样玩! 90%的人都玩错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5 14: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4:07
“石头剪子布”,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小游戏,我们常通过它来决胜负论输赢。最通常的玩法是:赢的人得到奖励,输的人接受惩罚。
我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全家的衣服放在一个很大的水泥槽里洗。每年暑假姐弟三个都在家,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有满满一大桶,这一桶衣服要拎到楼上去晾晒。
最初都是妈妈洗和晒,等我长大一点后,就常由我来负责晒衣服。再后来妹妹长大一点了,她也可以完成晒衣服这样的任务了。于是我和妹妹常常玩“石头剪子布”,谁输谁去晒衣服。
在我输了几次必须去晒衣服之后,我开始不喜欢晒衣服了。因为不喜欢,就更想让妹妹去做,于是更频繁地玩“石头剪子布”,我们每天都把晒衣服作为一种惩罚,慢慢地,越来越讨厌晒衣服。
这就好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终于有一天,我跟妈妈说:“我宁愿花很长时间来洗衣服,也不愿意去晒衣服”。妹妹也连忙赞同。
最后,不论是我还是妹妹洗衣服,都只好由妈妈去晒。如果哪天妈妈实在没空晒衣服,就由我和妹妹两个人一起去晒,那感觉仿佛共患难一样。
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仍然不喜欢晒衣服。我一直记得每次“石头剪子布”输了时,那种沮丧的感觉:不但竞赛输了,还要受到惩罚,这真是双重打击。
Donald Hebb 在1930年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实验对 象: 600名6-15岁的学生。
实验过程: 告诉学生们,他们不需要做家庭作业了,如果在课堂上表现不好,他们就会被罚出去玩。如果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好,就会有更多的功课要做。
实验结果: 一两天后,学生们都选择了在课堂上好好表现,然后得到“更多功课”的奖励;而不是选择表现不好,得到“出去玩耍”的惩罚。
这样的实验结果很让我意外。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想出去玩,而不想要有更多功课要做,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表现却违背了这个意愿呢?
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想要得到奖励,而不想得到惩罚。当“出去玩”变成一种惩罚的时候,它就变得没有那么吸引人了。当“做功课”变成奖励的时候,它甚至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石头剪子布”的正确玩法应该是: 把我们 希望孩子会讨厌的东西,作为对输掉一方的惩罚;把我们希望孩子会喜欢的东西,作为对赢了一方的奖励 。
如果仍然让输掉的人去干活,或者让赢的一方得到奖品,你会带来至少三个不良后果:
1)输掉的孩子要面对竞赛失败的打击;
2)输掉的孩子要接受惩罚带来的不悦;
3)你用来“惩罚”的事情,可能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
我也常安排小曦和小诺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说去扔垃圾,或者帮我去阁楼取一个东西。如果只有一件事情需要做,而她们谁也不愿意主动承担,我会建议她们用“石头剪子布”来决输赢。
但是,我再不会让输的人去干活,而是 让赢的人去做家务 !
这样的结果是双方都很高兴,输的人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干活,赢的人觉得自己赢了竞赛很棒,家务活由于是赢来的奖品,也显得不那么讨厌。
写到这里,我想起有些家长常将“恐吓”作为管教孩子的“神器”,实在是非常不妥的行为。
1、 再哭/闹......就送你上幼儿园
如果年幼孩子大哭大闹,有的家长就会恐吓孩子:“别哭了,再哭就送你去幼儿园”!这句话有时能快速有效地止住孩子的哭闹,因此常被一些粗神经的爸妈或者爷爷奶奶拿来当“神器”使用。
殊不知你是在告诉孩子:去幼儿园是一种可怕的惩罚。你每说一次,孩子的这种观念就会更牢固一些。那么,当孩子必须去上幼儿园时,对他来说,就是在接受这种可怕的惩罚,他怎么可能喜欢幼儿园?怎么可能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呢?
2、 再不好好吃药,就送你去医院打针
给生病的孩子喂药,许多时候都是一个大难题,需要家长们和孩子斗智斗勇许多回合。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另一个“神器”:“再不好好吃药,就送你去医院打针”。这句话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打针”从此变成了极其可怕的惩罚,一旦孩子必须去医院打针,孩子就会非常恐惧,大声哭闹,甚至“拼死”抵抗。
我每次带孩子去打预防针,都会遇到许多大声哭闹的孩子。这些孩子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打针之前没哭,等到针头扎进去了才开始大哭,针打完很快就不哭了。
第二种是打针之前就开始大声哭,越临近越哭得厉害,在*拿起针头的时候,哭闹达到高峰,严重的需要两个人才摁得住。但却在针头扎进胳膊后立即平息下来。
第一种孩子哭,是因为打针的疼痛,属于生理的反应。这些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第二种孩子哭,往往是因为对打针有着强烈的恐惧,属于心理反应。至于打针的疼痛倒在其次了,等到针头扎进胳膊后,恐惧消失了,所以很快就平息了。这种孩子,要么是记得之前打针的疼痛,要么是平日被家长“恐吓”过。
3、 再不听话,就叫*叔叔/老师把你带走
有些耐心较差的家长,总是想塑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坏形象”,以恐吓不听话的孩子。老一辈的人常用的是“大灰狼”、“老虎”、“乞丐”等等。现在有的爸妈喜欢用的是“*叔叔”、“老师”等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权威角色。
这样做其实是在暗示孩子:*叔叔/老师是非常恐怖的人,会无缘无故带走孩子。
那么,将来孩子就有可能:非常害怕老师,上课不敢举手,在老师面前不敢说话,在学校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求助。甚至更严重的是:孩子在外遇到危险,不敢向*求助。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孩子,请停止一切“恐吓”行为!这些“神器”在一时一事上可能效果显著,却会带来超出想象的严重后果。
教育孩子,需要我们终生学习,在此与所有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