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0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05:33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厚实的一部文学名著,托尔斯泰的传世三部巨著之一,在高中仅读的几本经典名著中,也曾有过《复活》,但已完全忘记。待稍晚些时候,拜读他的《战争与和平》,便可以通过罗兰罗兰的《名人传》,较为深入理解这位世界文豪生平及精神世界。
很难想象,这本书是春节在家的几天,通过手机和书本,在各种环境下(大巴、公交、床头、麦当劳、走亲访友...),断断续续地读了大半,也还是回到无锡熟悉的房间后,才得以收尾。而到此刻,又过去了一周,才战战兢兢地写着读书笔记。对这样一部巨著去品头论足,真是诚惶诚恐。只能诚实记录此刻盘留在脑海中的种种记忆、思虑与情感,聊以慰藉。
书名虽为《安娜》,却并不以她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两条主线,分别以安娜与莱温为核心,通过描写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人物、情感、事件,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十九世纪*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小说以爱情及婚姻生活为描述的主要载体,围绕安娜与丈夫阿列克谢、安娜与弗龙斯基、莱温与基季、斯捷潘与多莉四段感情的发展与结局,借莱温思想的变迁,来表达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以及他所赞赏的家庭生活观。这些人物各自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情感状态,复杂交织成一张大网,覆盖贵族阶级即将没落前的一切社会状况。
安娜,是一个近似完美的女性人物,无论是从外貌、举止、谈吐、学识、涵养、道德等诸多一切书中提及的评判方面,即便从贵族阶级的角度去审视,她也都再完美不过。如若不是因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被弗龙斯基所挖掘出来,她本应获得所有上层人士的欢迎与赞赏,而作者即使在她道德与灵魂堕落至最深处时,对外表与举止方面,依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不是一个值得批判的人物,而是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引发人的怜悯与悲愤,将这股怒火发泄至她身边的人与社会上。
安娜已不再年轻,她是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拥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在绘画及工程方面,都显示了一定才华,她甚至能够通读大量书籍并撰写小说。她具有女性拥有的一切魅力,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很快成为聚焦点,并轻易俘获男人的倾心,甚至刚结婚的莱文也不例外。她在道德方面也无可指责,对待在车站自杀的工人以及自己的嫂子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关怀与爱护,对待哥哥的孩子们也都充满着关爱。即便是那些夫人与太太们,出于女性应有的嫉妒,也无法对她生起气来。
然而,所有的这些完美,仅因为弗龙斯基在火车上对她的一瞥,而开始逐渐动摇,随着压抑情欲的释放,而彻底被撕裂。她仅有的不幸,所有痛苦的来源,便来自于丈夫对她的冷漠与虚伪。她的家庭从表面上看,也是令所有人羡慕的组配。丈夫阿列克谢在官场拥有重权,并且事业蒸蒸日上。他只是太过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工作,而对家人不管不顾,尤其是安娜。双方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但已然形成了巨大的隔膜。安娜简直恨透了他,将她看做一部运作精良的漂亮的机器。若撇除情感的因素,这确实是一台令人称赞*机器,按照贵族社会及官场对他的所有要求而全心全意地运转着。甚至对家庭生活、对妻子,所需的一切物质需求,也有全部的支持。但,这终究是一部机器,日日夜夜折磨着安娜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灵魂。
一个女人,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若是得不到情感上的滋润,或如玫瑰,会枯萎,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或如罂栗花,野蛮生长起来,拼命汲取一切露水、阳光,持续绽放令人倾倒的无限魅力,却浑身充满着毒性。
弗龙斯基又有什么错误呢?他是为了追求属于他的爱情呀。他也只是被安娜的美艳所倾倒而疯狂,放弃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在圈内拥有极高的赞誉,他英俊、潇洒、拥有同龄人难以匹配的才华。他是一位青年军官,前程远大,从朋友,到上级,都希望能够帮助他获得更高的职位。他有着大量的财富,慷慨、大方,愿意帮助所有的朋友,倾掷钱财为穷人建医院。他甚至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并对艺术具有很高的鉴赏力。他内心高傲,像一匹纯良、飘逸的烈马,却能赢得几乎所有人的喜爱。
正如因罂栗花的美艳而误食鸦片,疯狂而不能自拔。他,为了安娜,放弃了所有贵族社会赋予他的一切。他愿意承担贵族社会对他的鄙夷、他愿意离开可轻易获得的光明仕途、他甚至可以断绝与母亲、家人的关系。他可以远离一切,与安娜在国外与乡下,尝试自己无法热爱的绘画与庄园生活。他在巨大的悲痛之下,连生命都无法顾及,两次试图自杀未遂。这些,难道不应该引发深刻的同情与思考?却反而将这场悲剧的全部责任推倒在他身上?
作为安娜丈夫的阿列克谢,就应该受到无情的指责吗?他确实对安娜与儿子漠不关心,他也的确在发现安娜与弗龙斯基的关系后,对安娜愈加冷酷、绝情起来,甚至拒绝离婚,让自己、安娜、弗龙斯基、儿子谢廖扎都无法解脱,被家庭这一巨大的道德载体所压迫、倾轧。无论安娜多么动人、美丽,他只是将全部的心力倾注在事业上,无法对安娜产生爱情,甚至基本的情感关注。他也感受到了全部的痛楚,这种巨大的悲痛甚至使他的道德在宗教层面有了极高的升华,而包容了这造成他事业失败、家庭破裂的背叛。有那么片刻,他甚至怜爱起妻子私底下与他人所生下的孩子。除了安娜,任何人都无法对他进行任何指摘,甚至引发了巨大的同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整个生命也被摧毁了。
安娜与弗龙斯基,在追求爱情的路途上,不仅承担着整个社会、一切人际关系的鄙夷,甚至是来自心灵、道德上的重压。前者是次要的,而真正使安娜痛苦挣扎的,是她显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这种强烈的情感需要所腐蚀。她徘徊、她抗争,在生下与弗龙斯基的女儿后,也曾下定决心断绝与他的关系,因为她至少还深爱着儿子谢廖扎,这是她直到生命结束前的唯一牵挂。但她却在与自杀未遂的弗龙斯基见面后,彻底堕入无尽的深渊,沦为情欲的奴隶。她将生命最后的一切,倾注到弗龙斯基对她情感关怀上。这正如疯狂生长的罂栗花,对阳光与养料的需求无限膨胀、扩大,容不得一点点的缺失,否则便会立刻枯萎。她与弗龙斯基爱情的结晶,也都成了她厌恶的东西。所以即使是在远离一切纷扰的意大利,在绘画与艺术之都的熏染下,她也无法获得任何安慰。她也只能安宁那么片刻,便又忧郁起来。这种忧郁与情欲的贪婪,已逐渐成为弗龙斯基的负担,压迫他无法喘息。他们彼此成为对方唯一的灵魂安慰,却依然无法珍惜已逐渐枯萎的爱情源泉,更加放肆地相互汲取着。
他们已经意识到无法这样生活下去,理想中的爱情场景,维持仅仅不到一年,便重新返回原有贵族的社会归宿。在彼得堡、在莫斯科、在乡下,他甚至开始新建庄园,并祈求通过安娜与阿列克谢的离婚来用婚姻的方式,来试图寻找最后的出路。然而,此时的安娜已偏执到双方之间无法融进任何细微的尘埃,怎么可能会帮助他繁衍子嗣。他们进行这最后的挣扎,却更加快速的陷入这已成为沼泽的荒芜。弗龙斯基不堪重负地想要逃离,却被安娜束缚得更加紧密,因为安娜离开他无法存活片刻。最后的时刻,安娜甚至报复性的对弗龙斯基的朋友、基季的丈夫莱温都产生了勾引的欲念。这是多么可怕的堕落,让我想起了包法利夫人为追求爱情而最终堕入情欲的深渊!
最终,在第一次,也是无可挽回的争吵中,弗龙斯基希望得到片刻的自由,而安娜却选择了自杀。这便是悲剧最后的落幕,弗龙斯基失去了灵魂,去往了前线。
幸好,还有莱温,这个带有作者本人半自传性质的形象,让这部作品变得温暖、饱满起来。如果说安娜的形象,让这部作品深刻、浑厚,那么莱温就使它进一步升华、伟大。安娜堕落、悲剧,所带来的阴郁,被莱温的思想蜕变、幸福婚姻一点一点的平复、充实。
也许莱温过于平凡,他的生活与命运也没有读者期待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都显得是如此平庸,他没有哥哥尼古拉的愤世嫉俗、忧郁深刻,也没有哥哥谢尔盖的才华横溢、智慧淡泊。他甚至有些木讷,对自己置身于的贵族阶级的游戏规则显得有些愚笨。地主贵族热衷的地方*、委员会、竞选,他也因鄙视而逃脱,这使得他彻底远离了唯一的成就事业的机会。他没有斯捷潘的圆滑悠哉,也没有弗龙斯基的俊朗风度,他从头至尾都对宗教产生怀疑,因此也无法产生如卡列宁般的宗教道德升华。他甚至不像一个贵族,而是只是一个地主,与农民们打成一片的憨厚地主。他是关心农民与自己庄园的,他喜欢与农夫们一起割草、劳作,也希望通过积极的生产关系变革而更加的让利于民,增富于己,然而他最擅长、热衷的事情也失败了。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书籍,曾出国考察、曾亲身实践、曾向诸多人物请教讨论,也几乎成为他被基季拒绝后的唯一精神寄托,然后却因为结婚后的家庭忙碌而搁置。
他并不年轻,也无贵族的气质。年近三十的他在去拜访斯捷潘时,甚至被看门人堵在门外半天。他热爱基季,长久交往给她带来的美好印象,却立刻被弗龙斯基的风度才华所消灭殆尽。基季因迷恋弗龙斯基的勾引而拒绝了莱温的热情,这对莱温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他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更加埋头于农庄事物,通过身体的强烈劳作去赶走这一精神上的困扰。他害羞、腼腆,单纯得可爱,对于感情、婚姻、家庭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只因为强烈的爱情而驱使他再次向基季表白。他在得到肯定答复甚至婚后的长久时间,依然怀疑这种幸福的真实,甚至对结婚的准备工作、基季的怀孕、孩子的生产,他都毫无准备,并且显得焦急、无措。如果不是基季的打理与安慰,他的婚姻生活必将是一团混乱!
最后的他,也未能使自己的庄园成功改革,而甚至连自己的书籍也未能完成。唯一让人满意的,便是他与基季最终成婚,但这种幸福的顶点立刻被随之而来的家庭生活烦恼所取代。而小说在此结束,从故事情节上,似乎过于匆忙。因为安娜和弗龙斯基的故事都有了归宿,而他呢,却依旧在彷徨、在思考,而他得出的结论也没有给读者带来明确的哲学般的慰藉。
然而,或许正是莱温的平凡,才能凸显出作品的伟大。这种平凡,在作者的创作下,显得如此真实、厚重。它能够让最普通的读者,深入莱温的内心世界,体会莱温最细微的情感触动,跟随莱温思考的每一次变化、进步。
他不必拥有伟大的事业,却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本职工作的完善;他不为上流社会的身份、名声而羡慕,却能够与身边仆人、农民保持纯真、愉快的友谊;他未佩戴虚伪的面具,却几乎赢得了所有贵族朋友们的喜爱;他没有许多财富,却能与妻子、朋友过得幸福;他生性愚钝,却不断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甚至缺少高尚的气质,但却朴实得可爱,从不让人怀疑;他讨厌俱乐部里的休闲、潇洒,却享受劳作带来的热情、洒脱;他在追求爱情方面也显得胆小、腼腆,却赢得了基季最热烈的爱情。
斯捷潘赢得整个上流社会的欢迎,却只拥有莱温这个唯一的真心朋友;多莉婚姻的不幸、五个孩子的生活困扰,却能够在莱温家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哥哥尼古拉对整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愤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只能在莱温这儿获得世间的些许温暖;哥哥谢尔盖孤独、深沉、博学,地位崇高,放心将所有的财产交给莱温打理而不过问,每次都对弟弟的愚蠢提问做着最耐心的解答,并在他家中时时获得宽慰;安娜也在生命的最后,以赢得莱温的好感而获得了唯一的乐趣;弗龙斯基几乎拥有贵族特点的一切优势,却在老公爵眼中当即输给莱温。他的老管家对待他更像朋友而不是仆人,他的农民们甚至喜爱与他一起劳作,丝毫无阶级芥蒂。大家似乎都觉得莱温身上有着许多缺点,但无法对他生气、厌恨,却都全部真心诚意喜欢起他来。
财富、地位、才华、美貌、高雅、修养、青春、谈吐、礼节,这些所谓的优势,似乎在莱温身上都无法找寻。而那个贵族时代以及当今社会所推崇的种种优点,却给书中其他的贵族人物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作者笔下的贵族们,从表面上看,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羡慕,但他们的不幸福却也是如此真实,让人几乎无法怀疑,并最终深刻认知这一阶级的广大不幸,这恐怕也是作者希望借莱温这一形象所作的最终表达。
莱温,真诚而不虚伪,勤劳而不贪图享乐,道德感强烈而不盲从宗教信仰,追求平等而不对贵族圈子有任何企及,认真务实而不妄想自负,待人热情而没有利益要求,求知欲强烈而不盲从权威,热爱自然随意而厌恶都市生活,自尊自爱而不妄自菲薄,遵从内心的情感意志而不跟随大众文化,渴望心灵平静而排斥生活表面的浮华,信念坚定而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对生活满意而不去渴望过多的财富。
他的所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优点,汇集一身,便显出他的精彩与伟大。这些看似无用而遭当代精英、贵族所不屑的优点,却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感知生命全部的意义。而那些成功、高雅、精英、权贵人士所谓的种种优点,便是资本文化给这个社会、给他们自身,带来的无尽烦恼与危害。过去的贵族阶级如此,当今的资本社会依旧因为盲目追求金钱、物质、享乐、地位、权力、短视,而致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幸福感严重降低、环境恶化、人际情谊淡漠、铺张浪费。
凡此种种,困扰着作者,他要把生命解释清楚。
莱温从哥哥尼古拉的死,第一次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与一种冥冥之中的归属感。他的短暂生命,相对于整个历史、自然、宇宙,如水泡一般,短暂地存在后便会破裂,什么都不会留下,无任何意义。一种巨大的虚无感侵蚀着莱温,而结束这种虚无空虚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死亡。这让他无法解脱,竟数次想要自杀。然而他终究没有,他继续活着。
唯物主义的自然学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的答案,而与之相对立的哲学解说,似乎也只在学术的相互批判中卓有成效,依然无法为他解释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最终他向自己早已放弃的宗教寻求帮助,这被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明是虚无的东西,却在此刻比任何的哲学思想,都能够凸显其意义来。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还有人活着,是为了服从真理,按上帝的旨意去做,是为了灵魂得救。”
“活着不是为了满足*!人不应当为自己的*活着,既不应当为我们所理解、我们所迷恋、我们所向往的东西活着,而是应该为一种不可理解的东西,为谁也理解不了、谁也无法确定的上帝活着。”
“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不知道应当为了上帝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而活着,那我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如果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无论他怎么冥思苦想,也依然想象不出他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兽类。”
“让我们放任自己的*和思想,忘掉上帝和造物主,那又会怎样?或者不明白什么是善,不讲清道德上的恶事什么,那又会怎样?”
宗教中,每一条教义都可能为真理效劳,但不为满足个人的*效力。
上帝,即为“爱”!信仰,即为“善”!
此种信仰,让心灵平静,而它所带来的幸福,能够充实人的一生。
对上帝、对善的信仰是人类的唯一使命。
人类的苦难中,唯有爱和信仰能带来慰藉
“忘我和爱人,就能够心安理得、幸福美满。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要全身心投入到展现在面前的新生活中去。”
“我的全部生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一分钟不仅不会像过去那样虚度,而且具有我有权使之具有明确的善的意义!”
.
━━━━━━━━━━━━━━━━━━━━━━━━━━━━━━━━━━━━━━━━
┏╮/╱℡
╰★ ╮ 【意念时空】 如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