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时间线告诉你如何读懂《偷书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23: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20:13
6月初得到一本好书《偷书贼》,未看此书之前,我以为书中写的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由于贫穷困苦而去书店偷书引发的一系列的故事。实际读到此书的时候不禁觉得“没文化真可怕”,若真是这么平庸的故事,那此书就一点可读性都没有了,怎么又会获得众多殊荣。
首先,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很新颖,怎么新颖法?
你听过“死神”讲故事吗?我可是头一次听“死神”讲故事呢!这本书中的“我”就是“死神”,此书以“死神”的视角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发生的人和事情,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同时也述说了人性的善与恶。
由于以死神角度去叙述,所以让本书增加了趣味性,例如一段“死神日记”,如果用普通的写作手法,极有可能写成这样:
一件小事
多年来,有不少自认为可以冲到别人前面去的年轻人。
不过,正是由于他们冲到别人前面,上帝带他们去了死神那里。
可作者是这样写的:
一件小事
多年来,我见过不少自认为可以冲到别人前面去的年轻人。
不过,他们没有冲到别人前面。他们是冲到我面前来了。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因为文字隐含的冷幽默笑出了声,可作者是想表达战争的残酷还是年轻人的勇敢,这些都让读者自己去细细体会。文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精彩之处,让我们再节选一段“死神日记”看看吧!
1942年的死神日记
他们激起我内心的波澜,困扰着我的记忆。我看见他们堆得高高的尸体,一具压在另一具上面。空气如同塑料,地平线如同用来粘底座的胶水。人们制造出一片片天空,再把它们刺穿,让它们漏气。还有那柔软的碳黑色的云朵,砰砰地跳个不停,像是一颗黑色的心脏。
接下来。
还有死神。
在其间穿行。
他表面上毫不慌张,不知疲倦。
而在他的内心,却是毫无勇气,软弱无力。
人们说战争是死神的密友,对这个说法,我必须提出异议。对我来说,战争就像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新老板,他站在你肩头不停地重复着:“快点儿干,快点儿干。”于是,你加倍努力干活,完成了任务,然而,你的老板却不会为此感谢你,他还要更多。
本书的叙事方法也是极有特色,首先在开头“序幕”部分,写了本书的结尾,死神“我”在街道上见到了偷书贼,并捡到了她写的书《偷书贼》,然后第一章便开始回忆“我”从第一次见到偷书贼的情形及发生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这里开始是顺叙记述,然后在文章的中部介绍马克斯的时候用了插叙手法(马克斯小时候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偷书贼养父的故事),再接着剩下的全文都是顺叙记述了。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文章直接写到了结尾,产生悬念,让人读下去;顺叙记述中插叙故事,使整个小说节奏感强,比起平铺直叙显得更有韵味一些,而且让读者自己想像,咦,这个地方与前面某处有关联诶!
由于时间线交错纷杂,为了看懂此本书,我列出了时间线:
(倒叙)1943年10月:“我(死神)” 汉密尔街搜集灵魂,除了莉赛尓,“我”捡到她写的自传《偷书贼》,并开始回忆与她相遇的时刻
(顺叙)1929年2月:莉赛尓·梅明格(本书女主角)出生
1939年1月13日:莉赛尓·梅明格9岁时,弟弟威尓纳死去,在埋葬弟弟的时候她在雪地里“偷(捡)”了第一本书 《掘墓人手册》 ,然后妈妈波拉·梅明格把她送到养父养母家(汉斯·休伯曼和罗莎·休伯曼);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这次我带走了她弟弟的灵魂
1939年5月:养父开始教莉赛尓(在家里的地下室)读她“偷(捡)”来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1939年9-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12月圣诞节:养父送给她两本书:《小狗浮士德》《灯塔》
1940年4月20日:她在广场“偷窃(火堆里捡)”第二本书 《耸耸肩膀》 ,而后的几个月里被镇长夫人邀请去她家的图书房免费读了几个月的书,其中有一本是《吹口哨的人》;几天后养父用仅剩的一点儿钱和香烟换了一本旧的希特勒写的书 《我的奋斗》 ,父亲要求莉赛尓答应他替他保守一个秘密
(第一次插叙)1942-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争,这个城市的上空都如同漂白过的床单一样白,“我”穿过这个城市,带走属于“我”的灵魂
1940年11月3日:犹太人马克斯·范登伯格(24岁)坐火车从斯图加特市逃到莫尔钦镇,到达汉密尔街三十三号,从此马克斯就在汉斯家的地下室度过
(第二次插叙)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斯的父亲埃里克·范登伯格救了汉斯一命,自己在战场上死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汉斯,很幸运的是他从“我”手中逃脱了);1937年,汉斯不得已递交了加入纳粹党申请
(第三次插叙)1939年6月16日,沃尓特·库格勒从斯图加特市到莫尔钦镇,找到汉斯
(第四次插叙)1916年:犹太人马克斯出生
1929-1933年:马克斯13-17岁的时候,与德国人沃尓特·库格勒结下深厚的友谊
1938年11月9日,马克斯22岁,遇到犹太人的灭顶之灾
1939年5月,马克斯逃走前,母亲给他一张纸,纸上写着:汉斯·休伯曼,莫尔钦镇,汉密尔街三十三号
1940年5月中旬,《我的奋斗》寄到斯图加特市,还有一张新身份证(德国人),一张地图(路线说明),书里粘有一把钥匙
(顺叙)1941年2月,莉赛尓12岁,收到养父送给她一本《泥人》,马克斯送给她一本 《监视者》
1941年4月中旬,莉赛尓给马克斯剪头发
1941年4月,莉赛尓在街头捡废弃的报纸《莫尔钦快报》带回家给马克斯看
1941年6月,镇长夫人解雇了莉赛尓的妈妈(不再请她洗衣服),莉赛尓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1941年10月,莉赛尓去镇长夫人家偷到了 《吹口哨的人》 ,从这一天起莉赛尓正式成为偷书贼
1941年12月20日,莉赛尓用双手捧了一堆雪作为礼物送给马克斯,他们在地下室里堆了个雪人,还一起打雪仗
1942年2月,马克斯病倒;莉赛尓在病床边给马克斯读书《吹口哨的人》;一边给马克斯搜集礼物,一共13件,有羽毛、报纸、糖果纸等等;去镇长夫人家偷了 《梦的挑夫》 ,然后每天给马克斯读上两段(这段时间里,“我”到达过汉密尔街三十三号,双手插进毯子里,想带走马克斯的灵魂,却感到里面传来一种复苏的活力);一直到4月中旬,马克斯才完全康复
1942年8月,莉赛尓去镇长夫人家偷了《黑暗中的歌》以及 《杜登德语词典》 (词典实际是镇长夫人送给她的)
1942年9月,空袭警报响起,镇上所有人都逃到了防空洞
1942年9月19日,第二次空袭,为了让躲在防空洞的人们克服死亡的恐惧,莉赛尓开始给大家读《吹口哨的人》
1942年10月,邻居霍茨佩菲尔太太邀请莉赛尓去她家读《吹口哨的人》,同月,一群犹太人被游街示众,他们将被送往达豪集中营;汉斯递给一位犹太人一片面包,莉赛尓看着爸爸被纳粹士兵鞭打,爸爸也因此次“错误”而被应征入伍,被派去战场,马克斯担心连累家人,连夜逃走;在爸爸当兵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走在他的身边,收走他身旁人的灵魂,可是爸爸很幸运,第二次从“我”手中逃脱了
1942年圣诞节前几天,罗莎把马克斯写(画)的 《撷取文字的人》 送给莉赛尓
1943年1月,莉赛尓去镇长夫人家偷 《最后的人间陌路人》
1943年2月,莉赛尓收到了爸爸的来信——他要回家了
1943年3月9日-10日,慕尼黑被轰炸,莉赛尓在防空洞为大家读了四十五页的书;空袭结束后,“我”来到汉密尔街上,带走了一架坠毁的飞机里飞行员的灵魂
1943年4月,爸爸回家
1943年8月,犹太人再次被游街,马克斯(在逃亡中被纳粹捉住)在人群中用眼神寻找莉赛尓,莉赛尓也用眼神寻找马克斯,他们寻找到对方,哭着抱在一起,被纳粹党分开后,他们俩被鞭打
1943年8月中旬,镇长夫人送给她一个本子,还给了她待在地下室和一个让她写下自己故事的理由,提醒她是文字让她获得重生的
1943年10月7日,深夜,汉密尔街被夷为平地,莉赛尓是此街区唯一幸存者——她当时坐在地下室,读着自己一生的故事(自己写的自传 《偷书贼》 );“我”在汉密尔街搜集所有人的灵魂——邻居、朋友,最后是爸爸妈妈
1945年,达豪解放,二战结束
1945年10月,马克斯找到莉赛尓,两个人哭着抱在了一起
——文章最后,“我”说,偷书贼活了一大把年纪,到昨天才刚刚去世
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第一条故事的主线是以莉赛尓的成长为主,写了她先后得到的书籍(包括犹太人马克斯送给她的两本书),在防空洞躲避敌人时的念书,去霍茨佩菲尔太太家给她读书,最后到自己写书,因为喜爱文字而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条主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养父被一个犹太人所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候,养父要报答救命恩人在地下室藏匿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因此也与自己的女儿成了好朋友。
再回过头来看本书的目录,全书加上序言共十一章,每个章节都是以莉赛尓偷的书或者收到的书的名字命名。每一本书名概括了故事的发展,每一本书都影响了莉赛尓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每个章节。
第一章:掘墓人手册——莉赛尓是在埋葬她弟弟的时候捡到的这本书,她到养父家后把此书藏到枕头下,却由于不识字一直不曾读过,直到有一天养父发现了她的这本书,于是每天凌晨开始在地下室教她读书写字,莉赛尓也因此喜欢上了读书。
第二章:耸耸肩膀——四月的一天纳粹党在街上组织焚烧犹太人的旗帜、海报及书籍,莉赛尔从火堆里偷出了这本书,而这个“偷书”行为给了她养父灵感,她的养父用香烟换了一本希特勒写的《我的奋斗》。
第三章:我的奋斗——这本书被寄到斯图加特市,马克斯逃往莫尔钦镇的火车上手里拿着这本书,嘴里念着“我的奋斗”,他成功逃到莫尔钦镇,同时这本书也成了《监视者》和《撷取文字的人》的书页。(“书里的每一页纸都被裁了下来,放在地板上刷完油漆,再挂起来吹干。”)
第四章:监视者——马克斯写的文字和画的素描,送给莉赛尓的生日礼物,书里讲述了马克斯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被监视”中长大的故事,他说,其实最好的监视者根本不是一个男人,而是阳光、水、活力那些珍贵的东西。
第五章:吹口哨的人——镇长夫人默许莉赛尓偷的第一本书,(“你每次只拿一本书,要是你想搬空书房得跑上几千次才行。”)在马克斯病倒的时候,莉赛尓读这本书,在防空洞的时候莉赛尓读这本书,从而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暂时逃离恐惧。
第六章:梦的挑夫——马克斯与莉赛尓与对方分享自己的噩梦,梦里都有死亡、火车;还有马克斯与元首希特勒打拳的梦。
第七章:杜登德语词典——借此词典里的词汇来展开:快乐:莉赛尓和爸爸马克斯在一起美好时光;时机:犹太人被集体*;苦难:爸爸犯了“错误“(给犹太人面包)从而被派去战场;沉默:马克斯的逃走引发全家的思念。
第八章:撷取文字的人——马克斯送给莉赛尓的第二本文字素描书。书里把莉赛尓比喻成撷取文字的人,在马克斯脸上找到了文字的种子,这颗种子长成了大树,抵御外来的侵略。
第九章:最后的人间陌路人——灾难即将到来,死神已经在汉密尔街收走了空袭中遇难的飞行员,而莉赛尓与家人、朋友都将会成为天各一方的陌路人。
第十章:偷书贼——镇长夫人送给了莉赛尓一个小黑本子,告诉她写文字的理由,她写下自己的故事《偷书贼》,正是在家里地下室写作的途中避开了空袭从而成功逃脱。
本书借用书籍和文字,反映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善是莉赛尓一家人的善良,养父母对莉赛尓的爱,以及善良的人们之间无私与恩情; 恶是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赶尽杀绝的惨无人道、战争的残酷导致大量无辜的人死去,被送到死神那里。
同时,故事要表达书是慰藉心灵,拯救人类灵魂的良药。虽然人们在战争中度过,但是有很重要的东西是书籍和文字陪伴他们度过难关。
书的描写方式也非常精彩,除了开头说的冷幽默,对云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例如用颜色来比喻:红色代表爱,白色是白色圆圈,黑色是旋转的希特勒符号。
以下是摘抄的精彩选段:
他们激起我内心的波澜,困扰着我的记忆。我看见他们堆得高高的尸体,一具压在另一具上面。空气如同塑料,地平线如同用来粘底座的胶水。人们制造出一片天空,再把它们刺穿,让它们漏气。还有那柔软的碳黑色的云朵,砰砰地跳个不停,像是一颗黑色的心脏。
我将他们带走,如果说我有分心的时刻,那就是这一刻。一片荒芜之中,我仰视头顶的天空。看着天空由银色变为灰色再变成雨的颜色,甚至连云朵都把目光投向了别处。
有时,我想象着在云层之上的一切会是怎样,毫无疑问,那里阳光灿烂,无尽的大气层像是一只巨大的蓝眼睛。
“今天的天空是蓝色的,马克斯,有一溜细长的白云,就像一根绳子一样伸展出去,云的尽头是太阳,它就像一个*的洞。”
这个时候,马克斯知道,只有孩子才能这样描述天气。他在墙上画了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的一头拴着一个如水滴般坠落的*太阳,好像你能跳进去潜水一样。他在绳子似的白云上画了两个人——一个瘦削的女孩和一个干瘪的犹太人——两个人手挽手向那个正在滴落下来的太阳走去。
总的来说,《偷书贼》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Summer于2016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