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1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0:52
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分析。
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80年左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新旧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德国经济学的流派;从70年代开始,历史学派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被称为新历史学派.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同英、法相比,差距还很大.40年代,德国产生了自己的*经济学,这就是历史学派.这个学派最大的特点是:当本民族处于落后的情况下,能够不甘落后,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工业.与强势力进行抗争,但此学派否认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制度学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到3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个学派分为早期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早期制度学派是从历史学派的一些观点演变而来的.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其经济思想开始在欧美流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早期制度学派逐渐趋于衰落.新制度学派是早期制度学派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二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补充和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20世纪40至60年代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些国家存在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制度经济学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它继承了早期制度学派的传统,并在制度研究方面有新的发展.所以,这套理论和主张被称为“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与早期制度学派的区别,只是时代的差别.早期制度学派处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们根据当时比较低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 *** 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企业的权力结构来为垄断资本服务.新制度学派则是处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他们根据新的情况,着重研究社会的权力结构,更加强调国家调节经济,突出科学技术*,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来为垄断资本服务.
历史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他们把李斯特所发动的对“世界主义'的批判,引向对古典学派方*的否定。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他们不象当时英国的李嘉图反对派那样,讨论李嘉图理论的矛盾,而是把批判的矛头集中在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抽象演绎法。
首先,他们指责古典学派依以为出发点的概念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例如,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以及利他主义动机等等的作用,以致“ 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其次,他们批评古典学派从抽象概念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一些基本命题,并把它们宣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规律。
最后,他们指出,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 就是建立在这种抽象演绎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也是“绝对主义'或“永恒主义” 的。针对古典学派的方*,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 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
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 历史的方法”。 可以认为,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的基础上形成的。
事实上,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德国,能在短时期内超过英法等国,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德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政权并依靠它来推行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 由此就不难理解,历史学派始终反对英法经济学家所鼓吹的自由放任*,而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保护和统制*。
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 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
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的基础上形成的。
西方经济学思潮历来就有激进派、正统派和保守派的区分,形成了左中右三种派别。
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斗争和转化,推动了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 正统经济学(辅之以保守派经济学)构成的主流经济学的主体。
而激进经济学包含着正统经济学的否定因素、变革因素,以及新经济学的萌芽因素、肯定因素,因而往往构成为新旧西方经济学相互转化的过渡点或枢纽点。西方激进*经济学又称持异见经济学,从广泛意义上讲,是一种批判正统经济学的具有激进色彩的经济思潮的总称。
当代激进*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就是批判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力图改变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厮主流经济学这种传统的或正统的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极力主张改造先行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激进*经济学思潮由来已久。
美国坦普尔大学的阿佩尔鲍姆把斯密等划入他们那个时代的持异见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麦克法莱恩则把18、19世纪批判正统经济学的凡勃伦等人视为西方早期激进经济学家。
大量西方经济学文献说明:激进*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对立和转化是经济学说史上带规律性的现象。 激进*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激进*经济学把凯恩斯左派或后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斯拉法主义或新李嘉图主义、马克思经济学都囊括在内。理由在于:他们都以“左”的姿态批判正统经济学,揭露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和不良现象。
持这种观点的有美国激进*经济学家谢尔曼和英国激进*经济学家马尔科姆.索耶。狭义的当代西方激进*经济学专指产生于60年代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批判正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代之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潮。
这一学派直接继承“老左派”的思想传统,西方大多数经济学文献认为这种激进*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并无根本性区别,因此往往称之为“新左派*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激进的社会主义”。“新左派运动”是狭义激进*经济学派产生的直接根源。
这一学派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60年代)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成员在一些理论观点和*主张上并不一致,中经70、80年代的冷遇期之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出现在度复兴的迹象,逐渐趋于成熟。并在对正统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逐渐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学说体系。
激进*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思潮,它在美、法、英、比利时、西德、日本等国都有其代表人物、刊物、学派或组织。西方经济学普遍认为对激进*经济学下定义并非易事。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1987年)中的“激进*经济学”辞条则强调:“激进*经济学是一个十分广泛和形式多样的流派,它既没有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论框架,也不存在一致赞同的合法的框架。然而,激进*经济学突出了有关阶级问题这一独特的研究课题。
对于从经济学史到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问题,都从劳动和资本关系这一角度进行了重新构造。在这一过程中激进*经济学家承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出发点,但同时,他们又用现代的激进世界观,重构了马克思主义”。
西方当代激进*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乃致庞杂,但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也有一定的侧重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当代激进*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着重研究的领域有社会结构变迁、*集权计划、*和私人经济权利的关系、收入和财务分配以及决策民主化等五个领域。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当代激进*经济学派已发展成为有某种一致性的团体,其研究范围、主题或理论取向有了新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激进学派全面系统地批判正统经济学,拓宽了研究领域。
第二个变化是明显现露出“重新研究”、“重新思考”、“重新塑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独立倾向。他们中间一些人强调其与流行于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方的”、“传统的”或“原教旨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和对立。
激进*经济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再思考或重构,以及对所谓“官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其中含有某些有价值的思想材料(诸如重视市场作用),但是在许多方面(诸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背离或曲解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0年代至90年代,激进*经济学理论取向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的争论在激进*经济学内部仍然普遍,而价值和分配理论、剥削、帝国主义、种族和性别歧视等等。
仍然是最有争议的研究领域。此外,还有马克思的理论遗产问题、积累和危机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其中还包括一个中心——外围理论)。
其次,用以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和模式的探讨和论战,格外引人注目。 一般而言,广义的当代激进*经济学的共同特征是对正统派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态度,当然这并不否认其中绝大多数激进*经济学者是改良主义者,并从正统派经济理论中吸取营养。
狭义*经济学或“左派”激进*经济学,除具备上述特征之外,其成员大多以马克思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自居,并且还力图主张以社会主义、。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年) 李斯特是19 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 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
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保护关税派的权威。他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应采取的经济*的关系、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关系,主张在当时的德国实行保护发展*;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 特别重视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经济,等等。
他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强调*经济学的民族性。他极力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即“国家经济学”。
他提出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主义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派威廉·罗雪尔(1817—1894 年)是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历史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他们把李斯特所发动的对“世界主义'的批判,引向对古典学派方*的否定。
历史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他们不象当时英国的李嘉图反对派那样,讨论李嘉图理论的矛盾,而是把批判的矛头集中在古典经济学所采用的抽象演绎法。首先,他们指责古典学派依以为出发点的概念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例如,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以及利他主义动机等等的作用,以致“ 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其次,他们批评古典学派从抽象概念出发,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一些基本命题,并把它们宣布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规律。最后,他们指出,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 就是建立在这种抽象演绎法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也是“绝对主义'或“永恒主义” 的。
针对古典学派的方*,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 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 历史的方法”。
可以认为,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的德国,能在短时期内超过英法等国,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德国资产阶级强化国家政权并依靠它来推行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
由此就不难理解,历史学派始终反对英法经济学家所鼓吹的自由放任*,而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保护和统制*。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
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的基础上形成的。
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弗莱堡学派 法国古典*经济学 供给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 官房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功利主义 货币学派 哈佛学派 海派经济学 经济历史学派 剑桥学派 激进经济学派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 经济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洛桑学派 伦敦学派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者 李嘉图学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瑞典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 新制度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自由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 新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