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9 16: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7:52
挑选幼儿园前,家长应该知道的20个Tips 从怀孕过程到生下宝宝,看着宝宝牙牙学语、渐渐长大,不少满2岁的宝宝现在可得开始准备上学去罗,只是踏出家门,到处林立著托儿所、幼稚园,有公立,有私立,尤其各家招生的宣传单,总会祭出琳琅满目的教学法与环境介绍,究竟如何选择一家优质的学校,可让家长们伤透脑筋,这次育儿生活特别请教专家,从选校前该做的功课,到实际参访学前机构园所,要告诉您20个贴心选校Tips,让您循序渐进了解幼稚园所,为宝宝挑选最适合的教育环境!案例:
漂亮妈咪静茹,有个4岁儿子与2岁女儿,怀孕期间各休了两年的育婴假,现在静茹准备回公司就职了,除了要开始为女儿寻找适合的学前教育机构,4岁的儿子也想转换园所就读,静茹看着住家附近的学校,每家招生时,总说得天花乱坠,而眼看着育婴假即将结束,很想让宝宝有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她的压力也跟着大了起来,静茹心里想着,若是能有个专业的选校指南,该有多好呢?
许多家长因家庭环境需求,或是希望宝宝能提早进入团体生活,因此在宝宝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会开始送宝宝去上学,却没有思考到「宝宝是否一定得上学?」
康宁护专幼保科专任助理教授林秀芬指出,虽然目前托儿所招收2~6岁的幼儿,幼稚园招收4~6岁的幼儿,但不代表宝宝满2岁就一定得去上学,其实家长要不要送宝宝去托儿所或幼稚园,可先「观察宝宝特质」,随着孩子个性的不同,适应能力也会不一样,因此家长平常可多带宝宝到公园、游戏场走走,从旁观察宝宝是否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互动,能否适应团体生活,再决定要不要送宝宝去上学。因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在真实环境下学习各种事物,而非学识上的钻研,所以未必要很早就入学。
家长可以依以下的几个方向来考量何时送小孩去上学:
考量1.家长希望宝宝提早进入团体生活吗?
家长若期望宝宝能提早适应团体生活,学习语文沟通、认知思考等各层面的发展,并与同侪认识互动,可考虑让宝宝去上学。
考量2.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启发孩子,想借由幼稚园或托儿所,让老师负责照顾与施教,送宝宝去学校确实能让家长放心不少,不过,家长也不能因此将教育责任全丢给老师,孩子回到家,仍须适时关心上课情况。
考量3.家中是否有兄弟姊妹?
当家中有年纪相仿的孩子时,年纪较小的宝宝会主动表达想要和哥哥或姊姊一起去上学,或是当哥哥上学时,也会想背书包一起出门,代表宝宝有上学的主动意愿,这时可试着问宝宝,「明天跟哥哥一起去上学,好不好?」若宝宝有意愿就可以上学去了。
考量4.家中空间是否太小?
当家里的环境较小,空间不足时,宝宝玩游戏、伸展肢体都会受限,因此动作协调及律动发展也相对不足,家长可让宝宝早点入学,以得到较优质的成长环境。
考量5.家中是否隔代照顾?
有的宝宝出生后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的,建议家长约2岁后可开始寻找托儿所,因为大部分爷爷奶奶的年纪稍长,体力较不足以负荷与宝宝的互动,各项发展的启发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父母可以将宝宝送至学前机构就读,若爷爷奶奶希望能分担照顾幼儿的工作,也可以让爷爷奶奶到园所接送宝宝,既可以提供祖孙相处机会,父母也不用急着接送宝宝上下学。
宝宝若刚满2岁就上学,有的孩子可能还在包尿布、喝牛奶,建议家长能在家先训练宝宝一些基本能力,缩短孩子的适应期,以减少「哭闹期」的发生,使其更快进入状况,这些能力包括:
生活自理能力:
宝宝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例如基本的「我要尿尿」、「肚子饿」等,最好是能够自己上厕所、洗手、穿脱鞋等。
认知发展与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愿意说出个人想法,例如:「我要玩玩具」、「我要喝水」等,也能表达身体疼痛的部位,例如:「我肚子痛」、「我牙齿痛」等,若宝宝总是沉默,不愿意说话,也可以观察是否有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若所选择的学前机构能启发宝宝的语言发展,也可以作为选读学校的考量。
至少具备半天活动的体力:
孩子最好能早起不赖床,且体力可维持一个上午,大部分学校都会建议宝宝能上全天班,不过并非每个小孩都能全天待在学校,家长可以斟酌情况,先让小孩上半天班,慢慢等宝宝适应后,再延长为全天班。
了解宝宝特质后,决定送宝宝上学去,如何找到合适的学前教机构,家长该做些什么功课呢?除了可先上网查询幼稚园及托儿所的现况,也可以向亲朋好友、学生家长打听,这也是个有效率且实用的方法,先了解各学校的教学特色、收费及环境状况,接着再实地访查学校环境或是亲自参与学校举办的活动,多看、多比较,再一一归纳出各校特色、优缺点,就能选出理想的学校!
STEP1.先查询「全国幼教资讯网」
帮宝宝选园所前,可先造访由教育部委托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建置的网站,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幼教讯息网站,提供各县市幼托园所的查询,家长只要输入地址,就能查询到住家附近的幼托机构,也能查询近住家附近,有哪些公私立园所,并连结查看相关资讯。
STEP2.从学校网站了解相关资讯
部分的幼稚园或托儿所,设有园所网站,家长可先上网浏览园所资讯、地理位置、师资背景及 *** 的评鉴记录等资讯,并可依园所环境、评鉴结果等条件筛选出合适学校,再一一打电话询问,或亲自到园所一趟,进行更深入的询问。
教学取向
每家幼稚园、托儿所采取的教学内容,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家长应该先思考,自己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是由宝宝依本身意愿自由选择工作项目的「蒙特梭利」教学,也可能是要注重团体性的大单元教学,亦或家长认为语言很重要,而倾向双语或全美语教学,这些都是初步询问时,应先了解的关键问题。
收费概况
目前幼稚园托儿所的收费落差很大,因此家长应对收费范围有基本概念,各县市 *** 的网站都会公告当地收费标准范围,以台北市某所连锁体系的双语学校为例,注册费约3万~3万5千元,另一所非连锁体系的幼稚园托儿所注册费则约1万元,而每个月的月费则从1万元~2万元不等,依学校地区、教学内容会有所不同,林秀芬助理教授强调,家长可自行斟酌经济条件选择园所,切勿认为收费越高的学校就越优质,一定要打破这样的迷思。
师生比例
依法规而言,幼稚园的师生比例为1:15,如一班有30名幼儿,应设2位教师,而托儿所依幼儿的不同年龄,保育员与幼儿的比例也不同,满2岁至未满4岁之幼儿,最多1:15;满4岁至未满6岁之幼儿则是1:20,若超过人数,就有超收的情况,家长应注意。
地点位置
家长最好是寻找方便接送的幼稚园所,接送幼儿的时间较为充裕,并可避免让幼儿坐娃娃车,免去交通安全的顾虑。
评鉴绩优
获得评鉴绩优、甲等的园所,并不一定绝对是最优质的学校,不过要选择一间优质的学校,评鉴等第却常常是选择时的条件之一,家长可以将评鉴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之一。
县市 *** 依各地之状况,规划进行园所评鉴,获得绩优的园所,可提供家长参考,评鉴重点依各县市而有所差异,大多包括「理念与行政」、「环境设备」、「教保活动」等大项,各县市并依各地现况斟酌加减,其内容简单叙述如下:
「理念与行政」
主要是评鉴园所人事、财务和事务管理情形、近程及远程目标等。
「环境设备」
评鉴园所的空间规划、园设建筑及游戏器材安全、卫生原则、教学设备及园所卫生宣导等。
「教保活动」
主要评鉴课程与教学活动是否适合幼儿学习及老师的素质概况等,此项目尤其重要。
挑选幼儿园前,家长应该知道的20个Tips早期幼稚园和托儿所各有不同的功能,分属「教育」及「社会福利」两个体系,两者在师资任用资格、师生比例及设置标准等方面之规定并不相同,法令规定以幼稚园较托儿所来得严格,有的家长会倾向先让满2岁的宝宝读托儿所,等到4岁后再转入幼稚园就读,因为家长认为幼稚园的师资较优秀,不过这样的想法并不绝对,现在很多托儿所都拥有够水准的师资与环境,家长可斟酌幼儿适应情况再作决定。
幼稚园VS.托儿所比一比
类别
幼稚园
托儿所
属性定位
教育体系
社福体系
主管机关
教育部
内政部
收托年龄
4足岁至入国小前的儿童
2岁至未满6岁儿童
师生比
1:15
2~4岁儿童 1:15
4~6岁儿童 1:20
教保时间
半日制、全日制
半日托、全日托、临时托育
设施与设备
须设在1楼,可经主管机关意,使用至3楼
可直接设在2楼、3楼
空间大小
每一幼儿平均室内外活动面积应为3.5平方公尺以上
每一幼儿室内外活动面积不得少于3平方公尺
师资规范
大学以上幼儿教育系毕业,在主管机关指定之幼稚园实习半年,并通过幼稚园教师检定考试
符合专业人员资格的「保育人员」或「助理保育人员」
*** 为了提升整体教保品质,未来将进行「幼托整合」*,也就是将幼稚园与托儿所将统一成为「幼儿园」,因此2~3岁儿童的师生比例降到1:8,3岁以上比例为1:15,目前一读已通过,最快明年就会正式上路,一旦通过实施后,届时将不会再有幼稚园与跟托儿所的双轨*了。
公立、私立幼稚园及托儿所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学费」及「课程」,目前国内家长的选校仍以私立幼托机构为主,约占6~7成,但对许多家长来说,学费是个蛮大的负担,所以有些家长会在宝宝读到大班时,将其转入公立园所上课。
建议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多注意「教学品质」,私立园所确实拥有多元、创意的教学内容,但「并非私立就是教得比较好」,有的公立园所就有不错的师资,反观也有私立学校未达专业水准或倾向填鸭式教学,家长需要多多思考并作比较。
公立VS.私立优缺点
类别
公立园所
私立园所
优点
˙教学课程正常化,内容依幼儿阶段身心发展规划,较符合正常幼儿教育理念,不会走课外补习路线。
˙师资专业合格,且受过训练,不会经常流动,有助于师生关系的稳定
˙学费较低
˙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学环境设备精致、有活力。
˙收托时间较具弹性,下课时间最晚为6点半~7点,并可配合家长需求。
˙附设娃娃车,可到家里接送幼儿
˙富教学特色,较重视家长需求与意见。
缺点
˙空间有限
˙课程内容无变化
˙收托时间到下午4点多开始放学,常无法配合父母上下班时间
˙家长须自行接送
˙收费高
˙会挑选学生
˙教学品质不稳定
˙常为招生,噱头花招百出
˙为降低成本,招生不足时容易将幼儿混龄并班上课
学前机构的幼教师及教保人员须符合幼稚园教师证书或具有保育人员资格,林秀芬助理教授指出,具备合格证照绝对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然而从一张证书未必能判断出老师的专业水准,家长必须到教室,观察老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形,才能了解教师是否能有「耐心对待幼儿」或「适时倾听幼儿需要」等表现。
林秀芬助理教授表示,老师是最贴近幼儿的教育者角色,因此老师的素质就显得很关键,即使处于不完美的环境,一个好老师还是可以运用资源教导幼儿,带领幼儿完成教学,家长也应重视这个问题。
选校时,家长得先对幼稚园托儿所的教学法有所认知,才能选出适合宝宝的教学法,不同的教学型态源自不同的理论观点,无论何种教学法,都有它的特色,所以建议家长可依宝宝的特质来做选择,或是依家长需求决定教学型态。
以下为在幼稚园托儿所中各种教学模式简介:
大单元教学是什么
大单元教学在幼稚园所是很常见的教学型态,通常以每个月为一大单元,每周为一个小单元,由老师对幼儿能力与兴趣的了解,去选择单元主题,例如以「商店」为主题,老师会策划出「常见商店类型」、「如何购买商品」等小单元。
大单元教学采团体教学,老师较能掌握课程进度,且「生活常识」多会列入学习范围,不过缺点在于课程不够深入、较制式化,且无法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
蒙特梭利教学是什么
蒙特梭利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单元,但是能提供给幼儿一个开放、丰富、有秩序感的学习环境,包括感官、数学等不同领域,由幼儿依照本身意愿选择工作项目,透过操作各种丰富的教具进行学习。
蒙特梭利教学重视幼儿的个别学习与老师的示范,让幼儿循步骤深入操作教具,多采混龄式教学,不同年龄幼儿,在彼此的观摩学习下,能启发主动学习精神,强调个别化教学,让幼儿专注自己工作,但也有可能因此减少幼儿语言沟通的机会,且蒙特梭利教具丰富,相对的收费也较一般大单元教学来得昂贵,然而有些学校企图以蒙特梭利教具来吸引家长,但是操作教具的时间很少,甚至未能表现出专业的蒙特梭利精神!
角落教学是什么
角落教学也称为学习区教学,是以幼儿兴趣为本位的教学,教室内多会安排图书区、科学区、音乐区、积木区等学习区,各区依幼儿的兴趣设计,提供许多材料、教具,让孩子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角落活动,老师扮演的则是辅助与引导的角色。
林秀芬助理教授也表示,角落教学中的孩子,具自主性、学习动机,会自己安排学习活动,也适合个性害羞的小孩,他们会从有兴趣的活动着手,学习与其他兴趣相同的小孩互动接触。
林秀芬助理教授表示,一般学前教育机构多采分龄学习,蒙特梭利教学则是采混龄学习,但也有学校因为班级人数不够,干脆混在一起上课。分龄学习的好处是教学品质较为一致,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给予相对的课程内容,吸收能力也较好;混龄学习因不同年龄的小朋友,能互相观察、鼓励,就像兄弟姊妹之间的学习,也能达到社会学习的效果。
12.双语、全美语教学并非必要
许多家长深怕宝宝输在起跑点,会将宝宝送到有教美语的学校,这些观念并不一定正确,虽然有先天的美语环境,幼儿的学习速度较快,但不代表越早学,效果越好。
其实家长可先让宝宝学好「母语」,再往第二外语发展,巩固好母语基础,反而有助学习外语的学习速度,另外,如果要让幼儿学习美语,回到家最好也尽量跟宝宝说美语,才会达到上美语学校的最佳效果。
家长也可选择双语课程,不过大多数幼儿不适合以「全美语」方式的教学,除非家长计划未来送子女出国念书,不然不建议送到全美语学校,可能花大钱,学习效果却不尽理想!
目前双语幼稚园托儿所的型态:
不定时的美语教学
未安排固定教学时段,强调融入既有中文课程,由老师在上课时教些简单会话及英文歌,让幼儿学习较无压力。
每周一至两节的美语课
多半以私立园所为主,由园所外聘美语老师,利用教材教学,每周一或两堂课,多为认识单字或会话。
半日或全日美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