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镇纪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9 14: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0 00:46
虹桥镇纪事
我们的虹桥镇,从来就是卧龙藏凤的所在。据说明朝正德皇帝游江南时,在镇上遇到开客栈的凤姑娘,于是演出了“游龙戏凤”的故事,惹得整个中国的戏班子闹洋洋地演出到如今。小镇因此便有了“梅龙镇”的名号,自然沾带了真命天子的龙气。这传说可疑。《乐清县志》上说,南宋绍兴年间,乐清四都王十朋科甲后,运福建漳州赤石在东大河上建大桥。桥石呈赭红色,宛如长虹卧波,故名虹桥镇也。但这也可疑。又据《乐清县志》载:虹桥初名新市,与柳市同列为全县六镇之一,清康熙十三年才改名虹桥镇。以上种种说法既可疑又不可疑。既然宋朝能出一个状元王十朋,明朝就不能路过一位正德皇帝么?况且,如今的虹桥镇也天天繁衍出许多令人可疑的真人真事来呢。
西沙河
西沙河是一条河,因位于镇西首而得名。但在虹桥人心目中,西沙河是个地名。哪里有浮尸?西沙河。哪里*毙人?西沙河。那时一河黑森森的水,两岸数丘荒冢,几株老树,三两声一鸦叫,令人毛骨悚然。小时,母亲总不让我到那里去,说有冤死鬼。我有一堂弟,人懵极,性犟极。与人打赌到西沙河游泳了一回,回家被我叔叔脱掉裤子猛打一顿。
西沙河附近住着我们的家族,一色是种田人,土地绊脚,老一辈*多足不出乡里。我一个阿姨被日本兵拉夫跑了趟宁波,竟吹了大半辈子。种田人实在不信西沙河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出现。
粉碎“四人帮”后,西沙河奇事迭起,先是这里造起老人亭,后来,这里十几个农民集资十多万元建起溜冰场、影剧院。最有趣的是几个农民办了一个厂,这个厂又派生出许多不寻常的事来。
这个厂叫无线电元件长。
由头是两三个“打小铁”匠人起的。“打小铁”者,肩挑桶担,走街穿巷配锁、补锁、修电筒者也。那是在一次订货会上,有厂家要订外国进口的无线电元件,这元件的图纸连许多技术员都看不懂,偏偏被他们“打小铁”的照葫芦画瓢地弄出来。这一下了不得,办起厂,一下招进百把人,全是西沙河附近抡锄头的“乌脚梗”。工资也高,每人八百元的年终竟大大咧咧地塞进口袋。这都使西沙河的老人们好奇,且叹息、且摇头。
我那被打过*的堂弟也进了元件厂,居然还是个车间头头。他过去的德行总让老人们抱成见。笑他打架被拘留,笑他吃了人家祭祖用的猪头肉惹得全村起哄*。这是旧事。如今他说的话更可笑,说他被派上海“宝钢”去考察,“宝钢”工人因为他是技术员什么都问他,他不说话,是笑咪咪地点头。“宝钢”工人连连翘起大拇指称赞,说他了不得,满腹经纶却又深藏不露。其实我堂弟什么都不懂,又说不好普通话,便不做声。还说“宝钢”等不及他们厂里的产品送到,连夜赶来虹桥,*未做暖就急忙押了一车元件走了 。还说*冶金部拨了二百万元外币给他们厂,因为他们厂的东西好,国家不买外国人的,专买他们的。这几天又有话传出来,说厂里又派了几个人去日本学技术,我那堂弟也想去。西沙河的老人们为此研究了好一阵子,终于有人相信了。既然他们亲眼看见西沙河这么热闹起来了,既然他们亲眼看见外国人来过西沙河,那么,就应该相信脚上泥垢未净的农民能出国了。
老人亭
西沙河日见热闹,那黑森森的河水也渐见温和。于是虹桥镇的老人们,或孑然而行,或三五成群,临河踱步,以怡天年。有读过几句书的,每每对天长啸,作《梁父吟》;有爱好车马炮的,双双席地而坐,作楚汉争。然则山雨骤来,每每猝不及防,雨湿衣襟。个中苦乐,不能备言。便有镇中长者,推举当过副*的归国华侨倪先生牵头,集资数万,历时一年许,建起老人亭。
老人亭占地半亩,有亭台楼阁,挑梁飞檐,园中种植四时花草,林木成荫。于是成立“老人会”,定期集会,或讲书听词,或弈棋作画,甚得其乐。然而,会中老人,时有仙逝,于是,镇上街头路角,常见老人协会贴的讣告:“某月某日,本会某某同志不幸逝世,请会友于某日某时到某处送殡,以示哀悼”,云云。逝者如斯,来者不绝。步入花甲古稀之年的年年都有,故老人协会后继有人,老人亭经年不衰,日渐兴旺。
某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年华侨,因回乡访亲不着,到老人亭怅然而坐。主事者置茶相待,安慰说:“月是故乡明,老先生虽然亲人无存,然而热土依然,虹桥人都是你的亲属,何不做一义举,造福桑梓?”华侨茅塞顿开,大为感动,慨然解囊,嘱咐建一凉亭,让来往行人憩息,然后飘然而去。
此一传说,因老华侨嘱隐其名,故无从考查。所幸虹桥老人亭西处,西沙河桥边有一乐观亭,规模甚巨,亭内有一小碑,略记其事,此可作虹桥镇民风淳朴、乡人古道热肠之佐证。
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