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2 01: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0:57
早期民间词的佚失
1900年,甘肃敦煌鸣沙山第二八八石窟(藏经洞)被打开,一批沉埋千年的古代歌辞随其他珍贵材料一起重见天日。其中较为符合词体标准的作品有一百多首,大多是民间词。虽然具体写作年代无法确定,但大部分敦煌词可以认为作于初唐到五代的三百四十多年中。比于文人词在初盛唐时才偶有尝试,中唐后才逐渐发展的情况,民间词显然是得风气之先了。因此,敦煌词的发现,补写了文人词产生之前的一段重要词史。词史上一些长期无法探明的问题,如词的起源、词的早期状态等,也都可以满意地得到解答了。敦煌词中的优秀作品继承了前代民歌清新质朴的传统风格,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词在初创阶段就有这样的成绩,非常可喜,今天我们还可以从敦煌词中一窥唐五代民间词的风采,无疑是一件幸事。
但是,保留至今的敦煌词,实际只是唐五代民间词中的极少一部分。当时,词是为了新兴的音乐“燕乐”而写的歌辞,被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广泛传唱。经济的兴旺和社会生活的繁荣 *** 了民间词的繁荣,使它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感的文学形式,从现存敦煌词看,当时民间词中包含着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守边战士和客居游子的思乡之情,青年男女的爱情,下层文人的抱负和牢*,甚至佛教的偈语和医生的汤头歌诀,都是民间词的取材来源。有这样深广的生活土壤和群众基础,唐五代民间词曾有过高度繁荣的时期是可以想见的,仅仅一百多首敦煌词,又怎么能涵盖它的全貌呢?可惜许多民间词已经遗失,再也无可寻觅了。
对这些民间词的散失,掌握着正统文化的封建文人难逃其咎。民间文艺长期被看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虽然在民间拥有众多群众,却总是被斥在正统文坛之外。文人虽然从民间学来了词的形式,也开始创作,但他们的欣赏趣味与下层民众终有不同,那些“俚俗拙杂”的民间词自然不会受到他们的重视,大量的民间词因此自生自灭,不可能得到整理和保存。唐末五代的战乱,对民间词的流传更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就这样,许许多多的民间词被埋没了。唐五代时的典籍材料很少提到它们,宋以后甚至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这颗曾经灿烂的明珠,被淹没在千年历史的沉沙中。如果不是一部分民间词被偶然抄写在佛经背面,又封存在藏经洞中,如果不是藏经洞被偶然发现,我们就永远无幸重睹唐五代民间词的光彩了!但大量民间词的散失使我们难窥全豹,仍然是文学史上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