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1: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58
文言文背诵五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
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法)一、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析]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
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 (法)二、抄读法。
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
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
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法)三、累进法。
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即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法)四、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
[例]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
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
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法)五、照看译文背诵法。
即由语体文反回文言文。 [例]如要背诵欧阳修《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析]以上五法,对于背诵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个方法,固然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综合运用,似乎更好一些。
总之,采用何法,没有定规,一个是各人所喜爱用什么法就用什么法,这是主观的一面,另一个则看客观的背诵效果了,采取的某法既快(背诵得快)又好(背诵准确),那么那个法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法 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目,其中文言文占了绝大部分,体现了新教材编写者对背诵特别是文言文背诵的重视。
这样,如何提高背诵文言文的速度和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个高中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虽然说根本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来熟读成诵,但是若能掌握一些背诵的技巧,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不一试?下面根据本人背诵和教学文言文的经验和体会,结合高一新教材中的背诵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文”)来谈谈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背诵文言文。
一、利用比较整齐的句子来速记成诵。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同或相近,用词大同小异(比如对偶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给人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一气贯通的感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语音、节奏上的优势,专门来记忆它们,记忆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内容混在一起好得多。
比如《邹》文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等几处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记忆。 二、比较相关相似语句的异同来速记成诵。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语句,它们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形式上又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用求异的方法来分别记住它们。比如《邹》文第一段中有邹忌和妻妾客问美、回答的几句话,它们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方式上有所不同。
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很快找到它们的差异。邹忌的三次问话,第一次和第二次用的都是“……孰与……”这种句式,区别在于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一个“城北”;第三句用的是“……与……孰……”这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
而三人的答话中,妻妾都用了“徐公何能及君也”这种反问句式,只是妾言不由衷,少说了“君美甚”,而客人的答话纯属敷衍,所以用了一个语气较弱的一般否定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辨清了差别,记忆自然要方便得多。
另外,在第一点中提到的句子,它们也有一些用语上的区别,对这些区别加以辨别,也将有利于我们的记忆。 三、巩固中间段落。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对处于突出位置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处于不明。
从心理学上讲,长期记忆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喜欢。
只有喜欢它才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否则,即便短期记忆似乎很牢靠,时间一久都会忘记的。 对于长篇古文,也可以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果为了应付考试,则可以采取“死记硬背”的笨办法去强记,考试完了也就化为乌有。如果想保持长期记忆,就需要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它美在哪里?为什么非要这样说?不这样说好不好?最终结果,你会认为它就是好,比如说,结构上、句法上好在哪里?自然就能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我本人记忆力很一般,但有些半个世纪前读过的文言文还能背诵——因为我喜欢它。
现在不少同学老是抱怨文言文难背,不好记忆。其实,在理解文意、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想既快又牢地将文章背诵出来,不妨用下面几种方法试一试。
一、图画记忆法
一些语言优美的文言文就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如《三峡》、《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背诵时可边记忆边结合课文内容在脑海中勾画美丽的图画,信笔点染,涉笔成趣,用形象思维取代机械记忆的抽象思维,加深记忆效果。如果能画出美丽的图画,文章也就记得差不多。
二、分节记忆法
对于《出师表》这样的较长的文言文,记忆起来确实难度较大。背诵时只有化长为短,进行“分割围歼,各个击破”,搞清每一节的内容,一节一节地单独背诵,然后再连节成篇。这样可以减轻整体记忆的难度和压力,提高记忆效率。
三、问答记忆法
对有些对话性很强的文言文,如《〈论语〉十则》、《曹刿论战》等文,背诵时可把内容设计成一问一答的形式加以记忆,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回答,如果能做到对答如流,课文自然而然地就会背诵了。
四、诵读记忆法
像《陋室铭》这样短小精悍的韵文,句式整齐,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只要同学们多加诵读,找准“感觉”,如能脱口而出,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分类记忆法
对头绪多的文言文,采用“分类记忆法”,即按同类相属、异类相别的原则,对课文进行分门别类,然后诵读。如背诵《〈论语〉十则》时,可以按内容把这十则语录分为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等类别,然后把同一性质的内容放在一起背诵,这样便于记忆。
六、情节记忆法
对于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背诵时首先要在熟知情节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要记住邹忌三次问妻、妾及客人的经过,每次问话和回答的内容都基本相同,只需对其中不同的个别地方稍加调整和改动即可;《曹刿论战》是按战前准备、抓住战机、胜利追击的情节发展来写的。同学们在背诵这一类文章时,要先记住情节的“骨干”,再添加上其他的“血肉”内容,记忆起来自然是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七、比照记忆法
对于一些文章内容可比性强的篇目,背诵时可采用比照法。如《爱莲说》中菊、莲、牡丹三种花的不同品格以及世人对它们不同的态度均构成对比;《岳阳楼记》中两种不同的天气状况及登上岳阳楼后产生的两种不同心情,一阴一晴,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对比极其鲜明;《鱼我所欲也》中“所欲有甚于生”和“所恶有甚于死”的态度截然不同,也构成对比。《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的对比处更多。如果同学们记忆时能注意到这些可比较参照的地方,背诵时自然能够心中有数,由此及彼,提高记忆效果。
八、强化记忆法
对于一些不是很长的议论性的文言文,可在记住其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实施强化记忆,找论证,抓论据,功到自然成,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马说》等。
九、线索记忆法
文章的写作线索有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记叙,从他逢桃林、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按照这一线索就比较容易记忆。背诵《陋室铭》,可按题眼“陋”这一线索来记忆,文章先写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的“陋”,再用作者的陋室与古代名室相比,写得层次分明。
十、入境记忆法
有的文章内容写得很精彩,入情入理,引人入胜。记忆者不妨将自身置于其中,获取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时,自己仿佛置身于“承天寺”和“小石潭”的实地,倾听各种声音,观察如画的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背诵时自然水到渠成,声情并茂。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割裂开来的,有的一篇文章可以综合运用好几种方法,记忆效果会更好。例如《岳阳楼记》除了运用对照法,还可运用入境法、图画法、分节法,这样才能取得最佳记忆效果。文言文本身在语言文字上就有一种因语言隔阂所带来的想象美、再创造美,不管是背诵哪一篇文章,运用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诵读,反复诵读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功能,目看、口诵、耳听、脑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们记忆的前提。
总之,文言文的背诵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同学们树立信心,掌握方法,反复诵读,文言文是一定能学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