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遥县的“武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6: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04:34
“武备”,就是军备,指武装力量,军事装备,防御工事等。宋代曾巩在《本朝政要策,盗贼》中写道:“宋兴,既敛兵于内,盗贼辄发,而州郡无武备,急!则吏目走匿自存”。意思是宋朝建政以来,把兵力都集中在京城*地区,而各个州郡,没有武备防御系统。一旦发生盗贼劫掠事件,则地方官自顾自地藏匿起来,只顾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老百姓就遭殃了)。
从曾巩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地方上是必须要有武备防御系统的。其实,我们从《水浒传》中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社会状况,及其武备防御的必要性。
第一节——营汛
古代平遥的武备情况如何呢?光绪八年的《平遥县志》上记载:平遥一向有在县界周边设置“营汛”(驻防营地)的制度。设有“外委”(当时一种低级武官职务)一员,“额外外委”(临时加派的“外委”)一员,辖兵五十一名。设置驻防地点六处,这种驻防机构的名称叫“营汛”(简称“汛”)。
这六处“汛”分别是:
1、东北方向的五里庄汛,派兵五名;闫村汛,派兵五名;洪善汛,派兵六名。再往东到郑家庄和祁县为邻。
2、西南方向有良如璧汛,派兵五名;桥头汛,派兵五名;往西南到杜村与介休接壤。
3、东南方向距县城四十里设坡底汛,派兵三名,往南二十里是武乡县界。
(为什么西北方向不设“汛”呢?想来可能是因为有汾河阻隔的缘故,不需要吧。)
第二节——关隘与堡寨
一、关隘:县城南五十里叫“普洞关”,在普洞村谷口。往东南到“绵上关”通往沁源;往西抵达关子岭,往南直达岳阳县(现安泽),所以,这里是往来险要之地。明洪武五年,设置巡检司,后来移至县城东的洪善镇,此单位于光绪年间裁撤。
二、堡寨:古代堡寨之设,本来就是为防御盗匪的。它是武备防御的基础建设工程。在古代,平遥的堡寨有,洪善堡(县城东二十里);杜村堡(县城西南二十里);侯冀堡(县城西南十五里);郝洞堡(县城东北三十里);达蒲堡(县城西北十里);赵壁山寨(县城东南三十里);西泉山寨(县城东南二十里)。
第三节——驿和铺
古代社会,交通通讯的设施和工具非常落后,基本都是原始的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状态。因此,朝廷在广袤的国土上设有许多的驿站(驿和站是有区别的“驿”用于传递一般的民事公文信息;“站”主要用于传递军情,但后来人们泛称为“驿站”了。)驿站的作用是官府有紧急事务需要远途传递和传送公文的时候,被差遣的快递人员在中途换马和休息的地方。
一、驿:早先,平遥的“驿”设在洪善镇,叫“洪善驿”,原来归“驿丞”(明、清时期专管驿站的*)管辖。雍正八年,裁撤驿丞,“驿”划归本县县令管辖。清朝后期,“驿”移置于城内县署的西侧。
“驿”饲养着许多有“驿马”,驿马原额是七十匹,其后,偏关县拨来四匹,广武边站拨来三匹,这样就有了七十七匹驿马;驿里有马夫三十八名,场夫九十名。
“驿”的费用是当时的官府从上缴的“地丁银”(清朝按照土地亩数征收的税银)中留支。每年留支银两四千六百九十九两一钱七分八厘,遇到闰年则加留三百六十三两九钱九分三厘(真是“锱铢必较”!)。按规定,设官支银(供县暑开支)三百两。
二、铺。古代在各县必要的地方,设有“铺”,是“驿”的延伸和补充,用于一般不太重要的资讯传递之用。平遥的总“铺司”(各“铺”的总管理机构)设在县城前面的路西。
东北路十里是“仁内铺”;又十里是“洪善铺”,接壤祁县。
东南路十五里是“邢村铺”;又十五里是“辛村铺”;又二十里是“上店铺”,与武乡县交界。
西南路十里是 “城西铺”;又十里是“陈村铺”;又十五里是“田堡铺”,接入介休。
西路十里是“达浦铺”;又十五里是“宁固铺”;又十五里是“香乐铺”又十里是“白石铺”,前出接汾阳地界。
原额有铺兵四十九名,每名每年支付“工食银”(类似生活津贴)六两,共支出银两二百九十四两,这部分银两也是从“地丁银”中留支。
咸丰四年(1854),朝廷命令将有驿站的地方的“铺”裁汰,只允许酌情保留二成。铺兵的工食银改归“马驿”,每年津贴“驿书”一名,马夫四名,马四匹,以及选送公文事项等,共领工食草料等银五十八两八钱。这样算下来,“铺”被裁汰以后,比过去节省“工食银二百三十五两二钱”。
从《县志》的记载来看,在古代社会的条件下,县级地方的“武备”,无论从基础建筑设施,还是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方面,还是十分完善的。
时过境迁,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翻开《县志》,仔细阅读,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