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人的学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11: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37
《论语·八佾》第16句。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我们这一篇是讲“礼”,从这句中可以看到孔门对礼的态度,怎么说?注意:定公问,孔子对曰,如果是子贡问,则是子曰;甚至季氏、孟氏问,《论语》中的记载都是子曰。只有鲁国国君问,就变成了孔子对曰。可以翻看前面有一句,“哀公问曰:何为*服?孔子对曰:···”。这说明什么呢?
古代,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孔子叫他的弟子,就叫名字,叫子贡是赐,叫子路是由。那么,如果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怎么称呼呢?用尊称,比如孔子的弟子在作品中叫孔子,基本都是子曰;或者叫字,比如“仲尼闲居”。什么时候弟子们叫孔子的名字呢?就是有鲁国国君出现的时候。这样表达的是对国君的尊重。这个东西到现在也不过是,也应该遵守的。比如你对一个同事私下里称张哥、李姐没问题,可是,当你对你们共同的领导说话时,提高张哥、李姐就不能这么叫了。怎么叫?就直接称呼名字。比如平时你称呼张西北为张哥,你对领导说话时,就要说“西北曾经”怎样怎样,不能说“张哥曾经”怎样怎样。
话说回来这一句的原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该怎样对待臣子,臣子该怎样对待君主?孔子回答:君主对待臣子,该用礼的方式;臣子对待君主,该用忠的态度。联系上下文,内涵上是一致的,强调礼在维系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有一个点要注意,本篇是在讲“礼”,为什么不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礼”呢?这样不是更突出礼,读起来也更顺。这就显出《论语》的微言大义。君使臣以礼,可以,形式上的东西一定要到尾,不能失礼,过于亲近或过于严苛,都不符合礼,就是要庄重严肃。这个方面,经验多的人都有感受,领导风格虽有不同,但是过于亲近的领导往往难以驾驭下属,过于严苛的领导往往难以赢得下属,唯有庄重严肃的,几乎没有当不好领导的。
臣事君呢?不能以礼了,礼是形式上的东西,虽能承载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什么是发自内心的?忠,对君主要忠心耿耿。孔子是在宣扬忠君思想吗?是的,我反复强调,这一点不必要回避,孔子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但是,孔子的忠,并不仅仅是今天理解的忠君,忠于国君这一个人。不是,而是忠于国君所代表的那个位置,那个位置代表什么?代表上天旨意、代表天下人民。后面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要讲到忠,今天就讲到这里。开个头、挖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