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7:47
安黎
滚滚长江东流去,巍巍秦岭从西来。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秦岭则是中华儿女的父亲山。
层峦叠嶂的秦岭,盘踞陕西中部,横跨华夏南北,它呈现着帝王般不可一世的霸气,也映现着一位父亲的宽厚与慈祥。
秦岭姿态万千,雄奇壮美。在它恢弘律动的篇章里,最为灿烂的典章,最为奇崛的“画龙点睛”之笔,则是位于镇安县境内的塔云山。
镇安位于长江上游,坐落秦岭南麓,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从古都西安启程,仅用一小时,就到了风景如画的镇安县城。站立县城之巅,塔云山的雄姿在飘忽的云雾里,捉迷藏一般地若隐若现。
塔云山从秦岭的千万座山峰里脱颖而出,金鸡独立,它有着“一览众山小”的孤傲,有着“直插云霄”的挺拔,有着大力士的矫健和雄阔,又有着大家闺秀的妩媚和多姿。它的特质,可以用5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奇、秀、峻、神”。
秦楚一柱,绝顶道观。塔云山的金顶观音殿,翘首于万仞绝壁之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仰望壁岩,宛如刀削斧劈;俯视沟壑,仿佛深不见底。站在金顶之巅,恍惚的云轻拂面庞,迷乱的风时而晃动松林,人仿佛置身于虚无飘渺的仙境。
“金顶刺青天,松海云雾间”。塔云山如同一支刺向天宇的利剑,划破重重云层,而南翅峰、北翅峰和香炉峰等诸多山峰,簇拥而立;它们相互牵连,又彼此独立,各展风姿,竞相以自己的奇特招人眼目,形成了千峰争奇,万岭逶迤的磅礴气势。
金顶两翼的南北二峰,犹如金顶的两个翅膀,呈现着搏击苍穹的气势。南翅峰两侧的山脉,一座之上9座小山峰逶迤而去,仿佛9条巨龙正腾空飞跃;另一座则形若一只庞然之虎,虎视眈眈。龙腾虎啸,威震八方。氤氲着塔云山这块神圣宝地藏龙卧虎的地脉人气。
古松在石缝里茁壮,山花在山崖间绽放,鸟儿在枝头翩跹歌唱,清泉在峡谷里潺潺流淌。滴水崖常年滴水如注,在生生不息的传说里,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千奇百怪的石头,造型各异,神态可掬。蜡烛石不但形神兼备,更凝结着一个感人的励志故事。传说镇安籍进士晏安澜在这里刻苦学习,不觉夜幕降临。正在他起身寻找光亮之时,忽见一根巨型蜡烛在山上熠熠生辉。他在蜡烛之下捧书阅读,至天亮才发现,原来这根蜡烛是一根石柱。晏安澜后来中榜,官至京城盐政官,后人因此称这块石头为“蜡烛石”。
塔云山的树木古老而葱茏,绿如波涛,随山的起伏而起伏,随山的幽深而幽深,随季节的轮回而变化,随天气的阴晴而转换表情。奇妙的树木,或笔直如岗哨,或散漫如懒汉,或如困乏者躺卧在地,或似*者急不可待旁若无人的相拥相抱。
奔流不息、逝者如斯的旬河、乾佑河,在塔云山脚下迂回曲折,潺潺流淌。喜怒无常的云雾,更使这座被传说笼罩的奇山诗意朦胧。云弥漫山中,山坐拥云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塔云山的云,比之庐山,更浓郁,更壮阔,更富于变幻莫测。云雾时而将整个山体吞噬,山脉顷刻间失去了踪影;时而宛若一条轻盈的纱带,缠绕在山腰,时而仿佛一团蓬松的棉花,飘荡在山的头顶。
云雾忽然而来,忽然而退,仿佛调皮的情侣,与山捉迷藏。那些云雾,仿佛白色的海洋,仿佛汹涌的波涛,浩浩荡荡,起起伏伏,一望无际。一座一座的山峰,形似岛屿,孤立无援。
奇崛的风光美不胜收,但塔云山更为引人入胜的,是它绵延千年的道教渊源。北有华山,南有武当山,中有塔云山,3座道教名山鼎足而立,遥相呼应。塔云山与道教的情愫,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老子骑牛东来,在秦岭脚下创作出不朽的名篇《道德经》,于是秦岭,就成了《道德经》的孕育与萌芽之地,而塔云山有着“秦岭第一仙山,世间无双福地”的美誉。这样的称谓 ,昭示着塔云山在中国道教界身份之尊贵与地位之显赫。
明代皇帝朱棣把道教树为国教,于是在全国各地,道教呈现出了蓬勃的燎原之势。当朝廷举官府之力,大肆修建武当山的时候,镇安周边多省民间百姓也在倾心竭力修建塔云山。到了清代,镇安籍京官晏安澜争取到了朝廷与地方官府的支持,并会同众多的社会贤达,对塔云山进行了大规模地修葺,建起了供远路香客居住的“塔云仙馆”,并亲笔题写了馆名;道士成明达为塔云山的兴盛殚精竭虑,最终坐化于山上,致使塔云山蜚声海内外。四川、河南、湖北以及陕西境内的游客与香客川流不息,纷至沓来,烧香祈福。
晏安澜的身影已寻觅不见,道士成明达亲和的面容已凝固成后人为他制作的石塑。但晏安澜的遗存,却清晰可见;成明达的魂魄,似乎还在山间徜徉。这副长达36字的对联,即为晏安澜亲笔所写。对联落笔不凡,气贯长虹。晏安澜为了纪念成明达的善德善行,特意为他树立了“念功碑”,与成明达的坐化塔,与那些落满历史尘埃的大小碑石比肩而立,给塔云山,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历史的烟云渐渐散去,但民间的传说却生生不息。这种传说,本身就是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塔云山上云雾缭绕,而更多的传说,也像一团团的迷雾,更使这座山充满了浓郁的神秘色彩。历史遗存、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笼罩着整个山峦,附着于这里的一石一木,从而使这里的一切,都似乎有了神性与灵气。天池里,7个仙女沐浴的景象隐约浮现;老子的塑像端庄慈祥,一种悟透人生之后的超然与淡然浓缩在脸上;舍身庙,百年流传着旬河畔一位村妇因奉祀贡米,被亲子溺污而狠心将儿子抛下,而返回家里孩子却安然无恙。打儿窝,据说是一对恋人长相厮守的活化石,世世代代的百姓都在朝它的顶端扔着石子,祈求生子,祈求平安。飞天崖生满古藤,香客拽藤攀越,心诚者不惧危险,心虚者望而却步。轿顶山、鸡叨崖、驼背梁、惠风亭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每一个景点,就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每走几步路,总会与一个美丽的故事相遇;每一块石碑,都凝刻着岁月丰富的表情,每一尊古典雕像,都在传递着楚楚动人的吟唱。
“一馆、一塔、一庙、一堂、九殿”的建筑群,体现着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风格。攀上“倚天门”,金顶近在咫尺。高高耸立的金顶,悬空于峭壁之上,似乎摇摇欲坠,又仿佛安之若素。金顶仅用四根石条支撑,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令人惊叹的奇迹。金顶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都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达到了惊人的艺术高度。从建筑学的角度仰望金顶,金顶的构造无与伦比,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典范。从艺术的层面审视金顶,金顶集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美学元素于一身,实为艺术之瑰宝,千古之绝唱。
金顶金鸡独立,奇绝天下;它的神奇与奇妙,堪比埃及的金字塔。金顶支架在4根巨大人凿青石之上,但4个支撑金顶的长青石,究竟从何而来呢?又是如何运到这万仞绝顶之上的呢,是天造神设,还是人力所为?天造神设过于虚幻,人力搬运又不大可能,于是,在塔云山,就形成了众说纷纭的神奇传说,更形成了一个等待破解的千古之谜。
“金顶旋转在九霄,脚踩飞云魂飘渺。果是人间一仙境,天宫胜景独这好。”塔云山,犹如一座耸立的丰碑,浓缩着世间所有的光华,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永恒地闪光,妩媚而深情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