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学要经过哪些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1 20:3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4:27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武则天时设立武举,即是武状元.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进行。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乡试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取得参加*一级的会试的资格。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民间又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会试由礼部主持。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未考中的举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职。
考取童生(秀才)要经过县试、院试和府试*进行。县试在2月进行,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考试。院试则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2名秀才保举。府试考取的就叫生员(秀才)。乡试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第一名叫做会元。殿试第一名叫做状元。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4:28
1自学
2家学,自己家的长辈有学问的任教
3伴读(是老师只管授课,平时的辅导由他来)
4家教,一帮一
5私塾
6书院,唐朝以后有的。官置的少,私立为多。偶尔会有一些著名学者讲学,规模比私塾为大。
7汉以前的庠、序,以后的太学或者叫国子监。国家设的学府,还有银子赚。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一开始就是想让子弟有点文化,后来是和仕途有关。只要参加科举就行,怎么学差不多。
有一种让我很艳羡,就是从游。孔子、庄子那样,求学问道。和上述的没什么关系,但那才是学习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4:28
古人求学基本只有私塾和家教,穷人只能旁听或凿壁偷光,远远不能和现在的条件相比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4:29
1私孰,2庠序,3书院,4拜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4:29
科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