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1 2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05:54
“乐岁(好年景)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是孟子对战国时期农民生活水平的总估计。叫人吃惊的是,这个总估计直到二千多年后的近现代还是准确的。
“凶年不免于死亡”,怎么办呢?只有逃荒。
实事求是地说,上自先秦,下至晚近,我国农民一直是把逃荒当成一种常规的求生手段的。而且在不需要逃荒的地区的农民也有尽力周济逃荒者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定哪年也要逃荒。这种格局是在我国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首先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业生产力低下,农田水利不修,靠天吃饭,抗灾能力极低。其次是农民的绝对贫困,收入低微,租赋沉重,家无半年储备,一遇灾荒,生存就受到威胁。其三是我国幅员辽阔,“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水旱频仍,也许距离千儿数百里的地方却风调雨顺,存在着移民就食的可能性。逃荒当然不是一种好事,但和不逃荒躺在家等着饿死相比又是一件大好事。逃荒也不一定不死人,孟子所描绘的逃荒的惨状:“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老者弱者熬不住死在路旁,全家骨肉离散)确是实情。但无论如何,逃荒总比不逃荒好得多,死亡的人数也会少得多。所以,我们翻遍中国史册,可以看到无尽的灾荒,无数的饿殍,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还没有看到过“不准逃荒”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大跃进”失败以后1959年的广西环江县和河南信阳地区。前者由县委*洪华授意:“外逃人员经动员还不回来的,打死算了!”(见今年第3期《杂文选刊》袁诹文)后者在*第一*吴芝圃操纵下,“各县市在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见1998年12月17日《报刊文摘》张树藩文)结果,这两个地方成了当时饿死人最多的地方。
在历史上有灾荒又有“流民图”,情况还不算太坏;有灾荒而无“流民图”,那也许才是最可怕的。
1943年,《流民图》首次在北平太庙公展,当天即遭到日本宪兵队查封。不久,上海方面又以借展为由,变相收走了原作。从此,《流民图》杳无音信,蒋兆和手中仅剩下成套的黑白图片。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才意外地寻到了它的踪迹:在上海一个银行的地下室里!失而复得的长卷被剥蚀掉了十余米,只有画卷中心部分还残存着。从此,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流民图》幸存下来的一半。就是这一半,曾于1957年赴苏展出,引起轰动。当时苏联理论家称蒋兆和是“东方的伦勃朗,是中国的苏里科夫”。
《流民图》原作“高六尺、长九丈”(蒋兆和语)。画面中绘出了60余位人物。如今展出的尚只是流传在世的长大约20余米的部分。蒋兆和先生的不朽之作《流民图》残卷(真迹)已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4:57
“乐岁(好年景)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是孟子对战国时期农民生活水平的总估计。叫人吃惊的是,这个总估计直到二千多年后的近现代还是准确的。
“凶年不免于死亡”,怎么办呢?只有逃荒。
实事求是地说,上自先秦,下至晚近,我国农民一直是把逃荒当成一种常规的求生手段的。而且在不需要逃荒的地区的农民也有尽力周济逃荒者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定哪年也要逃荒。这种格局是在我国特有的条件下形成的。首先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农业生产力低下,农田水利不修,靠天吃饭,抗灾能力极低。其次是农民的绝对贫困,收入低微,租赋沉重,家无半年储备,一遇灾荒,生存就受到威胁。其三是我国幅员辽阔,“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边水旱频仍,也许距离千儿数百里的地方却风调雨顺,存在着移民就食的可能性。逃荒当然不是一种好事,但和不逃荒躺在家等着饿死相比又是一件大好事。逃荒也不一定不死人,孟子所描绘的逃荒的惨状:“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老者弱者熬不住死在路旁,全家骨肉离散)确是实情。但无论如何,逃荒总比不逃荒好得多,死亡的人数也会少得多。所以,我们翻遍中国史册,可以看到无尽的灾荒,无数的饿殍,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还没有看到过“不准逃荒”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大跃进”失败以后1959年的广西环江县和河南信阳地区。前者由县委*洪华授意:“外逃人员经动员还不回来的,打死算了!”(见今年第3期《杂文选刊》袁诹文)后者在*第一*吴芝圃操纵下,“各县市在路口设岗拦堵群众,不准外逃!”(见1998年12月17日《报刊文摘》张树藩文)结果,这两个地方成了当时饿死人最多的地方。
在历史上有灾荒又有“流民图”,情况还不算太坏;有灾荒而无“流民图”,那也许才是最可怕的。
1943年,《流民图》首次在北平太庙公展,当天即遭到日本宪兵队查封。不久,上海方面又以借展为由,变相收走了原作。从此,《流民图》杳无音信,蒋兆和手中仅剩下成套的黑白图片。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才意外地寻到了它的踪迹:在上海一个银行的地下室里!失而复得的长卷被剥蚀掉了十余米,只有画卷中心部分还残存着。从此,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流民图》幸存下来的一半。就是这一半,曾于1957年赴苏展出,引起轰动。当时苏联理论家称蒋兆和是“东方的伦勃朗,是中国的苏里科夫”。
《流民图》原作“高六尺、长九丈”(蒋兆和语)。画面中绘出了60余位人物。如今展出的尚只是流传在世的长大约20余米的部分。蒋兆和先生的不朽之作《流民图》残卷(真迹)已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