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人生智慧之:自卑感和优越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2 06: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6 21:21
自卑感本身并非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鼓起勇气提升自己或寻求协作、解决问题、改变处境,而是以表面的优越感来欺骗自己,那么就可能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已经成为个体心理学广为人接受的发现,很多精神有疾患的人都有自卑情结,但并不那么容易识别出来,因为自卑感的表现方式有千百种,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加以说明:三个孩子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跟前时,其中一个躲在了他妈妈的裙子后面,说:“我想回家。” 第2个孩子站着不动,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却说:“我一点也不害怕。”而第3个孩子凶狠地瞪着狮子,问他的妈妈:“我能向它吐唾沫吗?” 三个孩子其实都感觉到了害怕,但每个人都用了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方式来表达。
那么,自卑情结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总是不尽完美,所以每个人其实多少都有点自卑感,但如果一个人可以鼓起勇气,去改变现状,就能很好地消除这种感觉。
相对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信心,认为脚踏实地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时自卑感带来的压力却无法承受,他就需要采取行动、跨越障碍,他会怎么做呢?答案是,他会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 :如果感到软弱,他不是努力让自己更为强壮 ,而是选择让他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强壮。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应付工作上的困难时,就可能在家里成为一个暴君,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然而,无论如何努力欺骗自己,都不能真正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生活仍旧是老样子,自卑感也一如既往,甚至越来越严重。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自卑情结”了。
所以,“自卑情结” 就是当有问题出现时,一个人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由于自卑感总会带来压力,他们会争取优越感来补偿,但这些举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指向了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真正的问题被搁置起来,置之不顾。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在乎“不要失败”而非“争取成功”。
举一个例子,就是“爱哭”的小孩。眼泪和抱怨,其实是干扰合作、奴役他人的最佳武器。爱哭的孩子很乐意承认自己的弱点,承认他们无力照顾好自己,而他们想要隐藏的,是对于支配地位的迷恋,是不惜一切代价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种优越感来补偿内心的自卑,而不是做出实际解决问题的努力。
我们发现,在学校里表现迟钝的儿童、逃避婚姻的人们、不敢面对异性和性生活的人,等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显示出一种自卑情结,妨碍了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上取得进展。在这里,可以理解他们的优越感诉求,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力不从心的不适感,答案就是,因为他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太不切实际了。
每个人内心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感,因此,人们会设定优越目标来补偿自卑所带来的压力。
然而,就像生命的意义一样,优越目标也并非是人们可以清晰意识到的。
我们知道, “生命的意义”虽然早已在童年的经历中逐渐形成和“内置”,但我们大多都没有完全、清晰的理解,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没有意识到,只能依靠着我们所经历的、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感受,依靠着抓住的点滴暗示,而得出零星的理解。
类似的,我们靠着摸索和猜测确定了自己的优越目标,它可能成为人一生的推动力,但是没有人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目标。职业目标仅是他们的一小部分追求而已,人们可能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转换,但背后的驱动力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就是自己的优越目标,他其实是在为了什么特殊的感受而进行补偿。
举例来说,我们时常发现,成为医生的人往往在他的童年就面对了死亡的现实。死亡让他们“看”到了威胁人类生命的不安全之侧面:或许是双亲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死去了,于是在他们后来的学习发展中,便致力于为自己或他人找到对抗死亡并增加安全感的方法。
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学反对仅看事物的表象,无论在医学上还是教育上。人们很多不为人理解的选择,又或者许多问题儿童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但对于他们自己的(优越)目标来讲,却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1 )懒惰的男孩。 有一个男孩,还在上学,是全班最懒惰的孩子。老师问他:“为什么你的作业做得这么糟糕?”他回答道:“只要我是这里最懒的男孩,你就会一直在我身上花大量的时间。你从来不关注那些好孩子,因为他们从不会在班上捣乱,总是好好地完成他们的作业。”由此可见,他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控制老师,为此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仅仅试图改变他的懒惰是没用的,因为他需要懒惰来帮助他达到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做得完美无缺,如果改变做法,那他才是个傻瓜。
2 )彻夜不归的女孩。 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她从六七岁开始偷窃,十二岁开始彻夜不归,整夜与男孩子们厮混在一起。在她两岁那年,父母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离了婚,她被判给母亲,跟着母亲一起在外祖母家生活。就像隔代祖孙关系里常见的那样,外祖母对她十分宠溺和纵容。相反,由于她出生时正是父母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她的母亲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母亲从来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当这位女孩来到我这里时,我友善地与她交谈。她告诉我:“我并不真的觉得偷东西或者和男孩子们混在一起很享受,但我得这样做,好让我的母亲知道,她控制不了我。”“ 我问她:“你用这种方法来报复?”。她说大概是的。她想要证明自己比母亲更强大有力,但这样的目标只能说明她觉得自己是弱小的。她能感觉到母亲不喜欢她,并因此而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她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麻烦。如果儿童有偷窃或其他不良行为,那多半都是出于报复。
自卑感本身并没有问题,很多人都有,因为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能完美;而由此产生一种优越目标去补偿、克服自卑感,更没问题,这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之源,问题在于,有些人的目标毫无意义,比如获得老师的注意、报复父母等等。而个体心理学认为,假使一个人的优越目标里匹配了高度的社会兴趣,亲和他人、保持合作,那么虽说任何目标都难免有错失,但这个目标的不会太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8 22:19
自卑感本身并非异常,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鼓起勇气提升自己或寻求协作、解决问题、改变处境,而是以表面的优越感来欺骗自己,那么就可能形成“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已经成为个体心理学广为人接受的发现,很多精神有疾患的人都有自卑情结,但并不那么容易识别出来,因为自卑感的表现方式有千百种,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加以说明:三个孩子第一次被带到动物园,当他们站在狮子笼跟前时,其中一个躲在了他妈妈的裙子后面,说:“我想回家。” 第2个孩子站着不动,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却说:“我一点也不害怕。”而第3个孩子凶狠地瞪着狮子,问他的妈妈:“我能向它吐唾沫吗?” 三个孩子其实都感觉到了害怕,但每个人都用了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方式来表达。
那么,自卑情结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总是不尽完美,所以每个人其实多少都有点自卑感,但如果一个人可以鼓起勇气,去改变现状,就能很好地消除这种感觉。
相对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信心,认为脚踏实地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同时自卑感带来的压力却无法承受,他就需要采取行动、跨越障碍,他会怎么做呢?答案是,他会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 :如果感到软弱,他不是努力让自己更为强壮 ,而是选择让他在自己眼中“显得”更强壮。 比如,当一个人感到无法应付工作上的困难时,就可能在家里成为一个暴君,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然而,无论如何努力欺骗自己,都不能真正消除他们的自卑感,生活仍旧是老样子,自卑感也一如既往,甚至越来越严重。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自卑情结”了。
所以,“自卑情结” 就是当有问题出现时,一个人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由于自卑感总会带来压力,他们会争取优越感来补偿,但这些举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指向了生活中无意义的一面,真正的问题被搁置起来,置之不顾。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在乎“不要失败”而非“争取成功”。
举一个例子,就是“爱哭”的小孩。眼泪和抱怨,其实是干扰合作、奴役他人的最佳武器。爱哭的孩子很乐意承认自己的弱点,承认他们无力照顾好自己,而他们想要隐藏的,是对于支配地位的迷恋,是不惜一切代价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种优越感来补偿内心的自卑,而不是做出实际解决问题的努力。
我们发现,在学校里表现迟钝的儿童、逃避婚姻的人们、不敢面对异性和性生活的人,等等,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显示出一种自卑情结,妨碍了他们在解决生活问题上取得进展。在这里,可以理解他们的优越感诉求,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力不从心的不适感,答案就是,因为他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太不切实际了。
每个人内心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感,因此,人们会设定优越目标来补偿自卑所带来的压力。
然而,就像生命的意义一样,优越目标也并非是人们可以清晰意识到的。
我们知道, “生命的意义”虽然早已在童年的经历中逐渐形成和“内置”,但我们大多都没有完全、清晰的理解,也就是我们的大脑没有意识到,只能依靠着我们所经历的、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感受,依靠着抓住的点滴暗示,而得出零星的理解。
类似的,我们靠着摸索和猜测确定了自己的优越目标,它可能成为人一生的推动力,但是没有人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目标。职业目标仅是他们的一小部分追求而已,人们可能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转换,但背后的驱动力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就是自己的优越目标,他其实是在为了什么特殊的感受而进行补偿。
举例来说,我们时常发现,成为医生的人往往在他的童年就面对了死亡的现实。死亡让他们“看”到了威胁人类生命的不安全之侧面:或许是双亲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死去了,于是在他们后来的学习发展中,便致力于为自己或他人找到对抗死亡并增加安全感的方法。
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学反对仅看事物的表象,无论在医学上还是教育上。人们很多不为人理解的选择,又或者许多问题儿童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但对于他们自己的(优越)目标来讲,却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1 )懒惰的男孩。 有一个男孩,还在上学,是全班最懒惰的孩子。老师问他:“为什么你的作业做得这么糟糕?”他回答道:“只要我是这里最懒的男孩,你就会一直在我身上花大量的时间。你从来不关注那些好孩子,因为他们从不会在班上捣乱,总是好好地完成他们的作业。”由此可见,他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控制老师,为此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仅仅试图改变他的懒惰是没用的,因为他需要懒惰来帮助他达到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做得完美无缺,如果改变做法,那他才是个傻瓜。
2 )彻夜不归的女孩。 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她从六七岁开始偷窃,十二岁开始彻夜不归,整夜与男孩子们厮混在一起。在她两岁那年,父母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离了婚,她被判给母亲,跟着母亲一起在外祖母家生活。就像隔代祖孙关系里常见的那样,外祖母对她十分宠溺和纵容。相反,由于她出生时正是父母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她的母亲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母亲从来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当这位女孩来到我这里时,我友善地与她交谈。她告诉我:“我并不真的觉得偷东西或者和男孩子们混在一起很享受,但我得这样做,好让我的母亲知道,她控制不了我。”“ 我问她:“你用这种方法来报复?”。她说大概是的。她想要证明自己比母亲更强大有力,但这样的目标只能说明她觉得自己是弱小的。她能感觉到母亲不喜欢她,并因此而受到自卑情结的困扰。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感,她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麻烦。如果儿童有偷窃或其他不良行为,那多半都是出于报复。
自卑感本身并没有问题,很多人都有,因为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能完美;而由此产生一种优越目标去补偿、克服自卑感,更没问题,这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之源,问题在于,有些人的目标毫无意义,比如获得老师的注意、报复父母等等。而个体心理学认为,假使一个人的优越目标里匹配了高度的社会兴趣,亲和他人、保持合作,那么虽说任何目标都难免有错失,但这个目标的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