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2
无意间看到了一组数据——根据*户政中心的《二0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统计,在去年出生的1179万新生儿中使用双字名的占93.2%,单字名的占4.5%,使用三字及以上字数名字的占2.3%。
这个结果令我有点惊讶和唏嘘。记得我小时候的伙伴们似乎是以单字名的居多,像李明、王东、刘艳、李莹之类的“大众名”比比皆是,有时还不得不在其姓名前冠以“大小”以作区分。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出小学毕业照印证了一下,结果证明我果然没有老糊涂——全班59人中,单字名的有37人,占了近63%。
李雷和韩梅梅就是典型的单字名和双字名
我入学的时间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不过30多年而已,人们在给孩子取名这个问题上的选择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类似的变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经历过一次,不过那一次的改变时间却漫长得多,背景也复杂得多。
从上古时期起,单字名一直是中国人取名的主流选择,而且在西汉以后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姓名学就是其中之一,其体系的严密和复杂程度远不是某些在100多年前大多数国民还处于有名无姓状态的民族可比的。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姓名不过是这个体系的极度简化版,古人的姓名体系能把现代人搞懵。随便举个例子,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钓鱼大师、即那位鼎鼎大名的姜太公,就是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现代人要是有幸穿越到3000年前遇到这位老爷子,怎么称呼他都是个大问题——话说这可不是小事,一旦称呼错了,轻则挨个白眼、被人鄙视,重则挨顿痛扁或是被人追砍也不是不可能的(详见我之前的文章在古代,姓、氏、名、字、号说起来都大有门道)。
在古代,称呼可是门大学问,叫错了后果往往很严重
在古时,名又称“本名”,其使用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性,仅用于长辈、尤其是父母等直系亲族对于晚辈的称呼。同时因为一个更加麻烦的避讳制度,使得单字名大行其道,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主流的时间长达两千年之久。
何为避讳?简单说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在避讳制度下,有这三种身份的人谁都惹不起,受再大的委屈都得老实蹲着,哪怕他们犯罪了都不能举报揭发,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更麻烦的是,当说话、书写遇到这三种人的名字时,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是要采用改字法、缺笔法或空字法等隐讳的方式来表达,用以表示尊重。一旦在避讳问题上犯了错误,倒霉的因此丢掉小命也不是啥稀奇的事情。
“弘”字缺一笔,不是漏写或错字,而是典型的避讳写法
所以在《礼记》中才会郑重告诫大家“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第一》)啥意思呢,就是去别人家拜访之前,一定要先打听好对方家长辈的名讳,交谈时才知道怎样避讳、不要触犯了别人的禁忌。因为避讳制度是如此的麻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古人都尽量取单字名——毕竟这样一来可以把需要避讳的字降到最少。
所以商朝31代国君中除了最有名的那位纣王可能是双字名以外(商纣王到底名德还是受德存在争议),剩下的全都是单字名,而在周朝41代国君中也只有9人是双字名。
在先秦时期单字名是主流,但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算是一种大家默认的“潜规则”,所以取双字名的大人物也不少。除了前边提到的9位周天子以外(这9人的爹还大多不靠谱),像著名的齐桓公名为“小白”、晋文公叫“重耳”、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更是毫不在意个人隐私,大号就叫“黑臀”……
不过到了儒家一统天下的汉朝以后,取单字名还是双字名就不是个人意愿和喜好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立场问题。
首先,西汉的皇帝非常重视避讳制度,不但统统使用单字名,而且尽量使用生僻字为名,以避免给自己和臣子找麻烦。即便原本是双字名的,登基以后也会立即改名。
汉昭帝刘弗陵是史上第一个即位后改名的皇帝——“张晏曰:‘昭帝也。后但名弗,以二名难讳故。’”(《颜师古注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不过刘弗陵改名刘弗并未声张,影响也不大。而汉宣帝刘询就不一样了,他因此专门下诏,向天下公示自己改名的心路历程: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
从此,皇帝登基后将自己的双字名或是“大众名”改成单字生僻名就成了一项仁政,后世帝王多有效仿。尤其是在宋朝简直形成了一种风尚,不但皇帝登基要改名,皇子册立为太子通常也要改次名,似乎不这么做就必然是昏君一般——事实上两宋没改过名的皇帝,还真没几只好鸟。
两宋没改过名的皇帝,除了开头的老赵以外,剩下的除了昏君就是倒霉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在西汉单字名愈发的风靡。不过这种风靡并非是强制性的,使用双字名的仍大有人在,比如名将霍去病、韩安国、赵充国、李广利,名臣桑弘羊、董仲舒、朱买臣、张安世等。不过这些*多是家世不高或出身贫贱,包括他们的双字名在内都是权贵圈子里的另类。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西汉末年直至魏晋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双字名近乎于绝迹。比如我们翻开《三国演义》,里边的各色人物中除了像黄承彦这样特立独行的隐士或是邢道荣这种纯属路人甲的小人物外,基本找不到双字名。而在一部《晋书》所载的824人中,双字名的只有60人左右,仅占7%。而且这60人中属于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只有12人,还大多出自齐鲁滨海一带——当时这旮旯比较流行修道修仙,故此有取双字名的传统。
之所以出现这种单字名彻底压倒双字名的现象,责任可以归结到王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