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尹耕赏析翻译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06:5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39
出自明朝尹耕《紫荆关》
【原句】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译文】
侦察兵(斥堠)刺探军情已深入漠北的敌人腹地,哨楼加高已耸入云霄。
【赏析】
长城上的关隘,不仅是兵家瞩目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咏歌的对象,因为它是战争的象征、国防的标志,围绕着边塞雄关,人们写下了不少杰出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要推王昌龄的《出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抵御侵略,向往和平的深切心愿,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奖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尹耕的这首《紫荆关》,虽然不如王昌龄的《出赛》那样气势磅礴、涵盖古今,但也称得上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它的特点是用笔曲折,立意深刻新颖。
这首诗的前三联,是写紫荆关地形的险要、军备的紧张、形势的严峻。第一联开头所说的汉家,未必是指朝廷,只是泛言汉族政权,长城历来是汉族统治者抵御西北少数民族侵扰的屏障,这里将之称为“锁钥”,不仅喻其地位重要,亦暗合关隘之意,接下去写城头的军事气派,旌旗林立,刀戟密布,一派严阵以待的气氛,亦归入紫荆关之本题。开首二句互相呼应,工整严谨,自是明人气象。第二联写关内关外的备战情况:侦察兵(斥堠)刺探军情已深入漠北的敌人腹地,哨楼加高已耸入云霄,这些当然夸大之词,但一外一内已形象地概括出关上守军紧张的备战局面。第三联描绘关山附近浓厚的战争氛围,层峦叠嶂,草木皆兵,在峰回路转之际,到处都埋伏着杀机。这三联作者历数紫荆关的军事地位,备战行动,战争气氛,写得章法井然,层次历落,已尽得紫荆关之题旨。 但作者运笔之曲,立意之新,在于以上三联,均为虚设之笔,原来这里所写的战争气象,并非是实境,而是历代前朝紫荆关画面之总揽,无非是说这里是个战事吃紧的前哨。何由见得以上之联是作者依据以往历史的想象之笔呢?关键在于最后一联,“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这才是作者目前的实境。诗人一扫前朝关隘的兵战之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烟雨春耕图。朝廷如今采取了安抚怀柔的*,紫荆关附近已是一派和平景象。“谁识”二字,是以出乎意料的口气,流露出对朝廷英明战略的赞许,从“斥堠直通沙碛外”到“戟门烟雨试春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此人们可辟战场为良田,化干戈为玉帛了。最后句中的“试”字,颇写出当地人民在春耕时疑惧而新奇的心情,因为这毕竟是破天荒的创举。
这首诗由历史写到现实,从战争写到和平,通过紫荆关的今昔对比,赞颂了朝廷的怀柔*,也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心愿。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描绘了紫荆关过去的军事地位战争气氛,正是为了突出如今新战略的英明伟大。通过以往战争气象的强烈反衬,现实之和平环境更觉得来之不易,而作者之反战情绪即在其中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8:39
年代:明
作者:尹耕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谁识庙堂柔远意,戟门烟雨试春耕。
这首诗全诗使用了象征手法,不论是用险关隘口象征固若金汤的防守,还是用朔云象征边塞,或者是用草木皆兵象征兵强马壮,用庙堂象征皇帝,都是使用象征手法!
这个行吗追问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追答采用象征写法,表达了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