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07: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9:07
1. 疑惑难辨的事理。
①《墨子·小取》:“处利害,决嫌疑。”
②《楚辞·九章·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朱熹集注:“嫌疑,谓事有同异而可疑者也。”
③《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2. 谓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①《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②《新唐书·刘文静传》:“公据嫌疑之地,势不图全。”
③《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
④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用现在最流行的谥法来说,就是大有‘汉奸’的嫌疑。”
3. 怀疑;猜疑。
①《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
②《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
③《南史·邓琬传》:“子勋次第既同,深致嫌疑。”
④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上虑其兄弟日后嫌疑。”
⑤明 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三回《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义取梁山泊》:童贯是个阿谀谄佞之徒,与他不能相下,常有嫌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