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战功不如曹参,谋略不如张良,为何萧何管后勤是第一功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00:3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5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3 00:06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电脑lol突然很卡怎么办啊电脑玩lolfps低怎么解决 危化品仓库有什么设备 香港中文大学2021-2022在河北,重庆最低录取分数线 ChaCheer 洽洽 南瓜子 盐焗味 500g-适用对象 老闫家小粒香南瓜子-适用对象 洽洽盐焗味南瓜子-适用对象 盐焗南瓜子里有添加明矾吗 老街口盐焗味南瓜子500g*2袋量大优惠休闲零食 一天走多少步可以减肥每天走多少步可以减肥 肉炖土豆需要炖多久时间 刘邦的功臣,萧何位列第一,为何张良却没上榜? 上海城隍庙要门票和身份证吗 汽车小保养一次要多少钱? 多肉直接用营养土可以吗(营养土和颗粒混合能种多肉吗) 未定事件簿红包封面怎么送给别人 大人腹泻怎么快速止泻 有什么土方法快速止泻 【治疗腹泻的十大偏方】快速治疗腹泻的偏方 穿皮夹克不一定帅气高冷,也可以精致与休闲,八组搭配示范任你挑_百度知... 国家司法部门对刑事犯罪防止驾校强制性的交换这属于哪一种社会化 北交大奥鹏自考专科北交《社会学概论》复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 2.城市化 什么牌子的音响好点? 手撕鸡胸肉的做法步骤图,手撕鸡胸肉怎么做 用抽烟造句(大约30个左右) 怀孕初期乳房会胀痛多久 人们常说的第六感 第七感是什么意思? 啥叫第六感?啥又叫第七感? 所谓的第六感和第七感 七感是什么 银百高速公路广西段介绍? 请问保险到缴费的日子还可以退保吗 乔迁择日 2022年属兔农历十二月搬家宜进宅日子查询? 2022年腊月属兔人进新房日子 宜入新宅吉日吉时? 2022年农历十二月属兔人进新房日子 宜入新宅吉日吉时? 入宅黄道吉日 属兔人2022年入宅搬家最佳日子? 没有用英文怎么写作文 王者营地怎么自定义界面 王者荣耀怎样设置才能不满屏 百里姓的得姓始祖 5平米小厨房适合L型厨柜还是U型厨柜?哪里设计专业? 这样的小厨房该怎么设计呢?橱柜是L型还是U型好呢?U型是否足够?跪求方案... 请问中超联赛中,自摆乌龙是什么意思? 机油怎么洗掉最简单的方法 怎么剥羊皮省劲 如何处理羊皮? 大家谁知道有小窍门说说,羊皮怎么孰 当我第一次去机场VIP休息室 建筑文化交流中心招商方案怎么写 没有银行卡怎样通过微信购买衣服 小米手机突然黑屏开不了机长安振动一下,还是黑屏开不了机? 梦到两只黑色猫死在床上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