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13: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15:54
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_,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时和岁阜。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维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庙斯在;冕弁端委,远契刘子;禹无闲然,玄符仲尼之叹,皇情乃_,载怀仰止。
爰命有司勒铭兹石祝之,词曰: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魏征砥柱铭的译文如下
贞观11年,皇帝治理天下已十二年了。大道普行国内,威望施加海外,天下万物实行统一标准,荒蛮之地得到根本治理,(武将)大功告成,(文官)各定名分,时时和谐,岁岁富庶。
又过二月,向东巡狩于洛阳,祭祀觐礼已毕,銮驾又转向西,跨越险固的函谷关,踏上传说分陕而治的地方,缅怀各位圣贤,俯瞰滔滔黄河。
砥柱石耸立于黄河之中,大禹庙在黄河之畔。皇帝端正地戴着祭祀的冠冕,与发明这种帽子的汉高祖刘邦一样。“大禹,真找不出你的缺点啊!”皇帝发出了和孔子相同的感叹。皇帝尽情地回顾,怀念敬仰不已。于是命令司职人员在砥柱石上刻下铭文祝祭。
铭文上刻的内容是:“大哉伯禹,水土是职。挂冠莫顾,过门不息。让德夔龙,推功益稷。栉风沐雨,卑宫菲食。汤汤方割,襄陵伊始。事极名正,图穷地里。兴利除害,为纲为纪。寝庙为新,盛德必祀。傍临砥柱,北眺龙门。茫茫旧迹,浩浩长源。勒斯铭以纪绩,与山河而永存。”
扩展资料
此文甚是堂皇壮丽,不是宋儒的叽叽歪歪可以比拟。文中先颂李世民,再颂大禹,大禹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大禹。魏征的马屁拍得舒服,拍得贴切,估计李世民的鼻涕泡都乐出来了。
可是古来英雄甚多,李世民为何对大禹如此相惜?
真是路上偶然遇上的缘故吗?我以为,其中大有深意。凭着治理汤汤洪水的伟大成绩,大禹成为天下的共主。与之类似的情形,替李渊南征北讨,东挡西杀,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李世民当上大唐皇帝的基础。
所以李世民当然觉着和大禹亲,他命魏征歌颂大禹,当然是颇有自况之意,而魏征对于领导的意图,无疑是充分领会了的。
可是就算再有本事,再有成绩,再有功劳,就一定能得到领导或老爸的青睐,从而顺利*吗?未必,起码李世民不是这样。李渊在两个都想当继承人的宝贝儿子之间,很是苦恼犹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太子建成越来越有利了。
不但李渊倾向于建成,将做最后的决断,而且京城里的武装力量对比,对李世民也极端不利。可是秦王是什么人啊,心狠手辣就不用说了,更有一帮子死党,都不是认命的主儿。大家一商量,遂决计以快打慢,死里求生。
于是玄武门外,李世民一伙狙杀了老大建成、老四元吉;皇宫内院,就有凶神恶煞的尉迟敬德,立*着李渊老皇帝交出政权。李渊没辙,只得封李世民为太子,并且“诏令军国庶事一切委太子处决”,两个月后,李渊传位于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
所以魏征在《砥柱铭》中一开篇就说:“维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载也。”“十有一年”是指贞观十一年,可是李世民从事皇帝这份工作,已经十二年了。这是因为“皇帝御天下”的第一年,用的还是他老爸的武德年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砥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