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06: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14:58
古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评注: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可忽视客观环境、周围风气对人的影响。
〔现代汉语〕
有一天,孟子问戴不胜说:“如果有一个楚国大夫在这里,想要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应该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戴不胜回答说:“应该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固然不错,可是他的许多楚国同胞整天和他说楚国话,就算每天用鞭子督促他,想让他学好齐国话也是很困难的;可要是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之间住上几年,那时你就是天天鞭打他,强迫他再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
原文:
长勺之战,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牺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能使共祀.数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子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译文:
长勺之战,曹刿向鲁庄公问(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对百姓,不惜衣食(肯与赏赐);对神,不惜牺牲玉帛(祭品丰厚).”曹刿回答说:“施惠施在根本上,百姓的心才归向君主;百姓和睦,神才给君降福.如果对百姓施德,政事办得公平,官吏致力于治理国家,百姓以出力为最重要的事,行事不违反季节,财用不超过礼仪的规定,财用不缺,没有不能使他们恭敬祭祀的,因此使用百姓,(百姓)没有不听从的,(向神求福)神降的福没有不大的.现在,(您)将用来临战的赏赐施与恩惠,以(您)一个人的恭敬之心来祭祀.临战对将士的赏赐,不能遍及到所有的百姓;一个人对神恭敬,这恭敬不优厚.赏赐不普遍,百姓就不归附,恭敬不优厚,神就不降福,将凭什么作战?百姓所求的是财用不缺乏,而神求的是祭献的品物丰饶,所以不能不把握根本.”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凭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就能战了.如能衷心地为人民利益考虑,智能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将达到目的.”
参考·: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系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
《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
《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
《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有马车二十辆,死在齐国就算完了。
说:“百姓生活都很安乐,谁管其他的事?”齐桓公去世,齐孝公即位,诸侯列国背叛了齐国。子犯(人名)知道齐王不能被打动说服,而知道晋文公(重耳)在齐国安身却有离开齐国(结束在齐国的避难)的意图,重耳打算走,又很担心,和跟随他的人在桑树底下商量。
采桑的侍女正在桑树上采桑,大家却都不知道。侍女回去以后告诉了姜氏(重耳的妻子),姜氏把她杀了,对公子重耳说:“跟随你的人都劝你离开,听说这件事的侍女我已经除掉了。
你一定要听从跟随你的人的建议,不能背叛他们,如果背叛他们就不会成功了。《诗经》说:‘天命降临于你,不要背叛你的意志。
’先王已经明白了,你能变心吗?你逃避晋国的灾难到这里。自从你离开晋国,晋国就没有一年安定过,百姓没有正经的君主。
上天没有灭亡晋国,也没有改变公子你,将来得到晋国的,不是你是谁?你要进取啊!天命降临到你身上,变心就会遭到报应。”。
是这一篇吗?
曹玮诱敌
玮在镇戎,尝出战少捷,侦虏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西蕃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行愈缓,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西蕃军将至,逆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憩士马,少选决战。”蕃人方苦疲,皆欣然,严军而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曰:“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蕃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蕃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少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曹玮在镇戎这个地方,曾经与敌人交战稍有胜利,就侦察到敌人已经撤退很远了,(曹玮的军队)于是驱赶缴获的牛羊以及他们所带的衣物箱笼返回,军容很不整齐。曹玮的部下十分担忧这种情况,对曹玮说:“牛羊没有什么用,不如舍弃它们,整齐队伍然后回去。”曹玮不应答。敌人的军队离开有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图牛羊因此军容不整齐,立即(于是就)折回攻打曹玮的军队。曹玮越走越慢,到了地形有利的地方,于是停下军队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敌人快要来了,(曹玮的军队)便迎了上去,并派人说:“番军从很远的地方来,一定很劳累,我不会趁着别人疲惫时(攻击),请让士兵和马休息一下,过一会再决战。”敌人的军心(番人的心)正苦于(好)劳累,听到这话都十分开心,整齐队伍休息。过了一会,曹玮又派人告诉说:“休息够了,可以互相交战了。”于是各自击鼓进攻,交战了一次(一战下来),(曹玮的军队)大举战胜番军,于是就丢弃了牛羊回去了。(曹玮)慢慢地对属下说:“我知道番军十分劳累,所以假装贪图利益来*他们过来。等他们再来了,(他们)差不多走了一百里了,如果趁他们势气尖锐时就战斗,胜负还不能定夺。走了很远路的人,如果稍微休息就会因为脚麻痹而不能站立,人的士(势)气也没了,我就凭借这一点战胜了他们。”
(1) 【辄】( 就)画地为城郭 (2)有不从令【者】(。。的人 )
(3) 世雄辄【挞】(用鞭、棍打 )之 (4)【诸】(众 )儿畏【惮】(害怕 )
(5) 其父见而【奇】(以。。为奇 )之
下面语句中能表现儿童世雄才能的是 ( DE)
A.世雄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
B.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拜帅都督。
C.此儿当兴吾家矣
D.画地为城郭,令诸儿为攻守之势,有不从令者,世雄辄挞之,
E.诸儿畏惮,莫不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