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老皇历的散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22: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22:27
父亲是乡间的一个普通文人,过着半耕半读的平凡生活。因为母亲是农民,父亲就得耕地,养家糊口;因为父亲以教书为业,父亲就得读书。这种半耕半读的生活使得父亲有时就像农民,但有时又像个文人。父亲就在这两个角色中来回扮演。
记忆中的父亲每到快过春节时,总是在墙上要挂上一个醒目的老皇历。这个习惯可以说是延续到现在,大概从我记事时起一直是这样。而我呢?在小时候觉得最有意思就是看老皇历的事了。我看老皇历倒不是像父亲一样为了农事活动,而只是喜欢乱翻,在乱翻中有时是非常喜欢里面的农谚的,比如,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住这样的农谚:“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处处棉花豆麦佳。”小时候我常常以记住这样的农谚而向伙伴们卖弄,好似自己就是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的学问家一样,而伙伴们为此也常常以我为师,讨教学问,加之自己小时学习特别出众,老师特别器重,这就更让伙伴们刮目相看了。其实,伙伴们根本不知道,我只不过是多看了点书而已,其实并没有多大能耐。因为我生活在关中渭北农村,那时大多数农人家里是很少有书的,也许就因为父亲喜欢读书的这一点嗜好,倒让我沾上了一点光,我可以以有学问的身份向伙伴们卖弄,俨然一个“先知先觉”。
我爱看老皇历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皇历上有一些生肖运气的民俗知识。而我呢?就常常到年底的时候会把老皇历拿出门外,给那些迷信我的伙伴们算上一卦,而伙伴们还真很感兴趣,常常听得晕晕乎乎,不知所云。而到这个时候,父亲就常常一声吼:“把老黄历挂在墙上,不要乱动!”于是,我也就只好噤若寒蝉,乖乖的.把皇历挂在墙上,看着那在墙上晃晃悠悠的老皇历还真的感到亲切和敬畏。
原来,一到腊月底,村子里的大爷大伯小叔子们就会拿着红红的大对联纸都我们简陋的家里来,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富裕,我们一家五口挤在一个小窑洞里彼此谁都不笑话谁。也许是村子里能写毛笔字的人很少吧,父亲这个时候就显得特别的忙碌,父亲在写对联时总是让我把老皇历打开。哦,原来老皇历上还有这么多法宝,这一下给父亲解了围,父亲让我打开对联荟萃栏目,一边就会向求写对联的大爷或者大伯或者小叔子们读其中的内容,同时也解释对联的意思,然后询问他们的意见,一边就研好笔墨,提笔凝神运气,常常一挥而就,字体在我看来确是端庄遒劲有力,的确可以拿得出去,见得了人,即就是现在拿到街面上去卖,也算得上是好字。
在这一点上,对比父亲,我就有点自愧不如,因为我也是师范科班出身,在学校里练过毛笔书法,不知是自己悟性不够,还是不大爱好,没有坚持到底吧!虽然自己曾经也苦练过毛笔书法,只是进步不大,连我的好友也这样点评我,加之平时不大用毛笔字。于是,我写的积极性更不高了,后来,索性弃之不练了,转到了攻读文凭上。凭着一股子牛劲,我以优秀的成绩先后拿到了大专文凭,再到专升本,拿到了本科文凭,再就到后来的在职攻读研究生,拿到了应有的文凭,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自己的毛笔字没有练好,但是在这一点的努力上却超过了父亲,却也少点愧疚之感。后来对于自己值得骄傲的这一点成就感,我想:其实自己也没有必要自豪,只是父亲没赶上像我这样可以不断地深造的好时代罢了。
虽然至今,父亲早已赋闲在家,家里的土地也因为我们早考上学而被收回,就连母亲一个人的土地也在最近被纳入城市规划系列,家里已经可以说是彻底无地可种了。但是我每年依然在家里能看到父亲习惯性的挂在墙上的老皇历。而父亲的这一习惯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于是,在每到腊月底的时候,我也会在家里挂上一本老皇历,不为农事活动,只是感到每当挂上这一本老皇历的时候就想起了甜甜的泥土,还有父亲以及那些农村美好的少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