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6 14:42
疫情之后,前来咨询保险的人更多,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保险怎么买才划算?
确实,相比“买哪个产品好”这类产品推介,“保险怎么买“这个问题才最该被解决。
保险发展至今,最不缺保险产品,可如何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呢?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哈:现阶段,我们不能承受的风险是什么?
意外
疾病
身故
养老或教育
这并不是选择题,而是我们排好顺序,然后按顺序配置相应保险,那就可以解决“保险怎么买才划算”的问题。
保险是个很特殊的商品,无法在售前体验,可当我们不幸体验了一次,可能也就无法再买保险。
反人性,对吧?
但意外险这东西又很神奇,有极大概率被用到,特别是小到猫抓狗咬的意外门急诊。
但意外险的真正作用却并非在此,而在于意外伤残保障。
2018年8月25日,项先生在太平人寿购买一份1年期意外险,意外身故保额20万、意外伤残保额20万,年交保费260元。
2019年3月7日,项先生不幸从高处坠落,导致其多处骨折,最终被定为9级伤残。
2019年6月19日,太平人寿赔付项先生87762.78元,其中伤残保险金4万。
此后,项先生将太平人寿告上法庭,要求赔付20万伤残保险金。
经过一审、二审,最终项先生败诉。
问题就出在意外伤残赔付原则,按照《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标准,将伤残等级划分为1-10级:
1级伤残,赔付100%基本保额
2级伤残,赔付90%基本保额
...
10级伤残,赔付10%基本保额
按上述案例,9级伤残,买100万保额赔10万,买20万保额赔4万。
而一份100万保额的意外险,仅需要298元。
换句话说,一年多花38元,能多拿6万理赔款。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疾病,小到发烧感冒,大到各种癌症,这些风险该如何通过保险去转移呢?
1.基本医保
医保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无门槛、低水平、广覆盖。
至于报销,不限病种,但仅限社保范围内报销,报销比例受医院等级、参保地区等*。
1.7万医疗费,医保报销7000元,占比41%。
那同比例放大,花费17万呢?
医保可能仅报销7万,自己支付10万元,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这笔花费呢?
基于此,商业医疗险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百万医疗。
2.百万医疗险
补充医保不足:
不限病种,可报销社保外费用;
住院医疗、住院前后门急诊、门诊手术、特殊门诊均可报销;
就医体验好,包括住院费用垫付、就医绿通等。
以30岁为例,一年仅需300元左右,即可获得高达600万的医疗报销额度。
3.重疾险
这时候衍生出一个疑问:既然医疗险这么便宜,那还有必要买重疾险吗?
随着医疗技术革新,越来越多疾病被攻克,住院期间有医保、百万医疗报销,出院后呢?
显然不可能直接上班吧,短则疗养半年,长则几年之久,那这期间的家庭开支如何弥补?
而这才是重疾险的真正意义:补偿养病期间收入损失,维持家庭正常生活。
所以,医保、百万医疗、重疾险三者作用不同,无法互相取代。
一说起买保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保疾病、保意外,却往往忽视了身故这个事。
换句话说,当我们罹患重疾,至少有医保、有积蓄甚至还可以借钱去治,可人没了呢?
一了百了?显然不可能吧。
作为家庭经济贡献者,特别是家庭经济支柱,就算没有巨额房贷、车贷之类的负债,还有子女抚养、父母赡养以及对配偶的责任。
寿险,就是身故保障,以身故或全残为给付条件。
从保障年限来说,分为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
终身寿险有其特殊性,优势和特点很明显:资产传承、资产保值、资产隔离(避债)。
定期寿险的特点,是为了保障家庭经济支柱,防止在最有家庭责任的时期倒下,对家庭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
定期寿险,不是因为害怕死亡才选择,只是为了防止家庭生活因我们的倒下而陷入困境。
如果只能给“保险怎么买才划算?”这个问题一个答案的话,我的答案一定是:
不要首先考虑配置教育金、养老金等所谓的“理财类”产品。
从业这些年,见过无数客户这样买保险:首先就是花大量预算给孩子配置教育金、给自己配置年金险。
且不说这类具有理财属性的年金险的好与坏,而是这样的做法导致大量预算被占用,致使大人、小孩再无多余预算购买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等保障类保险。
很多客户反馈,给孩子买了一份教育金,每年交费1-2万,但慢慢发现这份保险没有什么保障作用,想再重新买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
但又面临这样一个境地:
买别的,交费又有压力;退保,又要损失好几万,很纠结,真的是“进退两难”。
所以,极力反对首先配置教育金、养老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它会占用我们大量现金流,导致无力购买其他真正保障类保险。
于普通人而言,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等产品是真正能提供保障的,才是我们在这个阶段更需要的。
因此,且不说年金险到底值不值得买、收益高不高,从保障角度讲,它一定是在全家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配置之后才考虑的,并不推荐首先配置。
以上就是“保险怎么买才划算”的总体建议,总结如下:
在全家重疾险、医疗险、寿险、意外险没有配齐前,不建议首先配置教育金、养老金等理财性质的产品;
为全家配齐保险需要不少资金,如果预算有限,应该将多的预算分配给家庭经济支柱,孩子考虑配置保障20-30年的定期重疾险;
从风险缺口、保障需求层面来说:
孩子需要配置重疾险、小额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需要配置重疾险、定期寿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老人需要配置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保险不是简单的买卖行为,而是根据个人情况、健康状况、家庭情况、财务状况的一个整体规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6 14:42
1.重疾险
如果想购买经济又实惠的重疾险,关注以下几点:
①线上重疾险产品比线下的更便宜,因为打造庞大的销售团队以及铺设广告成本大大减少,线上保险所需要负担的成本就只是产品本身的成本,所以价格比较便宜。
②不带身故责任的单次赔付消费型重疾险,是最便宜的重疾险形态。
线上的重疾险产品,很多都没有带身故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型重疾险”,只承担疾病的责任,如此一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成本也会降低,费率也自然会更低。
③保定期比保障终身要便宜,但保障定期的重疾险有个不足就是,假设保至30年,保障期间没有出险。
但身体状况出现了变化,比方说良性肿瘤,想再买重疾险的难度就可能会增加,会出现以下几个结果:加费、除外、延期承保、甚至拒保。保终身的话,保障就显得稳当些了
2.意外险
意外险的杠杆率其实很高,一般意外险都是一年一保,每年一两百就有几十万的保额。
还有一种是长期意外险,看上去好像中规中矩,实际上坑还真不少,奶爸总结了三大要点:
一般意外保额非常低
伤残只保全残
保费高,性价比低
意外险的保障,主要分为三大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
其中,伤残责任是意外险独有的,是其他险种无法替代的功能。
如果想最省钱地买意外险,奶爸建议直接买一年期意外险就好了,保障全面又划算。
3.医疗险
医疗险的作用主要是解决医疗费用问题,是社保的重要补充。比较常见的就是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还有专门保障癌症的防癌医疗险等等。
在选择医疗险的时候,不仅要看保障责任、价格、免责条款、续保条款等常规的内容,还要看产品的稳定性,也就是产品的续保条件还有停售风险。
如果想最省钱地买百万医疗险,选一些续保条件好的,不用贪多,买一份适合自己的就够了。
4.定期寿险
寿险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
定期寿险产品结构简单,保障功能也比较单一,主要用于抵御家庭经济来源身故或全残而导致的经济风险。
寿险优先配置给家庭责任比较重的成年人。如果不幸出险,可以留一笔赔偿金来满足抚养子女、赡养父母、偿还债务的需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6 14:43
社会保险也是带有保险词汇资源的,但实际上社会保险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而更多的是一种保障行为。
所以说我们如果想要购买保险,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购买一份个人社保,把社保当成自己的主要保险去使用,然后在拥有一份社保的基础上,然后再去购买这个保险,也就是商业性的保险作为自己的补充保险去使用,这是没有问题的一个搭配,如果说把商业性的保险当成主要保险技术用,那么必定是不合适的。
因为本身保险的保障效率比起社保的保障效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因为一个人终身只能购买一份社保,所以说我们往往需要购买一份保险当成自己的补充保险使用。所以说这个商业性保险的定位也作为自己的辅助保险,去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可以当成主要保险去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6 14:43
保险怎么买才划算
那当然是利益最大化而且安全
买保险要根据需要
一类是预防遇事自己减少财产损失
这要你自己对可能会对遇到的事有个事先估算
譬如你经常驾车外出,车险,第三方责任险是应该买的,那是发生这类需求的机会比常人多
二是投资理财类的
这个首先要考虑安全,到时候是不是有保障,其次要推算收益,因为投资总是有风险的,所以你要在安全与收益之间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保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ǎo xiǎn,英文是Insurance或insuraunce[1],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险[2],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6 14:44
一定要理解保险的本质,这里很关键,看明白了,后面才好展开:
1、保障
保险的核心一定是、也必须是保障。各种*销售的投资功能仅仅是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反而浪费了宝贵的现金流。
上面这张图好好看看,绝大多数人买的重大疾病保险都如上图:每年缴的3746元的保费里,真正起保障作用的保费仅849元,其余的2897元都投入到和疾病无关的分红险去了。而10万的保额,遇到重大疾病,分分钟烧光。
2、杠杆
保险的本质就是杠杆。即用最少的保费,获得最额的保障。所以,如何无风险让你的保障杠杆最大(为何无风险?后面会说各台湾当年的悲剧案例),才是最优的保险方案。
如一份保险,能30年缴,就别20年缴。虽然看似30年总保费比20年的多,但毕竟30年分到每一期的保费更少,自然杠杆更高,同时考虑到通胀因素,往往反而更划算。
所以,保费缴纳的周期越长,实际杠杆越大,一次性趸交所有保费往往杠杆最小。当然一次性趸交销售提成也相当的高。
如这张广告,就是宣传香港保险杠杆更高。后面老南也会说香港保险的缺陷在哪。
3、风险转移
保险就是把你无法承受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这里有两个关键:
(1)在可承受保费范围,优先把概率大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很多家庭买的都是死亡才赔付的终生寿险,而没有医疗报销、重疾保险。
这就是买反了,毕竟在中国平均寿命74.5岁前,生大病的概率,远高于死亡概率。当然,终生寿险的确销售提成高点,所以很多人被推荐了。
(2)在可承受保费范围,优先转移家庭无法承受的经济风险。
什么叫无法承受的经济风险?你去医院看个感冒,门诊哪怕花了1000元,也是可承受的,这是不需要保险来替你分担的。
但如果得了癌症,或意外过世,家庭还有上百万的房贷,还有子女教育生活费用,这就是无法承受的经济风险。
所以,不要过于纠结完美,如门诊也要报销、等待期短、免赔额低、多次赔付等豪华条款,毕竟这些都会在保费中以成本形式体现。
而是在自己可承受的保费支出的范围内,优先考虑自己无法承受的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