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45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7:12
很多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说还没有开始活动就已经大汗淋漓了,或者天气没有变化,但会感觉关节疼痛,甚至还有的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浑身是汗,等等。其实,对于这些情况,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身体代谢太快了。而从医学的角度去讲,那就是这个人身上的湿气偏重。那么,对于一些湿气重的人,怎么才能够帮助有效地除掉身上的湿气呢?有些人觉得很难做到,其实并不难,这3个方法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若你湿气重,不妨学一学。
1.适度的保持运动
大家不要觉得运动出汗就是在排湿气,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进行代谢,从而加速身体内的体液循环,其中包括了血液以及其他的体液,当这些都能够很好的运行,而且不会出现堵塞的时候,那么身体内的湿气自然也能很好地被排出。那么什么样的运动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其实若是每天坚持跑半个小时的步,并且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那么对于身体肯定是非常有好处的。
2.适当的进行汗蒸
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偏重养生,那么具体该怎样进行养生?其实有一种不错的方法,那就是去汗蒸房,对于一些湿气很重,但平时又不怎么喜欢运动的人,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汗蒸的方式。把自己置于这样的环境下,能使身体能够排出更多的汗,这样就可以使身体在排汗的同时,带走大量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也包括了湿气。
3.适当的喝水补充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了,明显身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为什么还要进行水分补充呢?这样做岂不是会让身体内,湿气会进一步加重吗?其实,这样理解是没有错的,但是并不能够意味着我们身体内的湿气多了,就采取节制喝水,这样是不对的。相反,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水分补充,这样对于我们身体的代谢,反而是有好处的,这样对于更好的排出湿气也有很多好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8:30
”秋困来袭湿气重“怎么破?很多人以为湿气只有夏天才会有,如果立秋后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脾胃的根源在于湿气,很多人发现自己整天困乏无力,无精打采,早上起床困难,头晕脑胀,发虚汗,舌头边缘有锯齿状,舌苔厚白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有裂纹......感觉嗓子干,嗓子疼、口干口苦口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便糖稀而*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还出现便秘情况。
秋季除了是个干燥的季节以外,也是一个湿气重的季节,所以在秋季除湿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时候湿气最为活跃,而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最虚弱,人们常说的湿气,所谓“湿气”分为两种。
一种湿气叫“内湿”,即体内水湿停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都可能是导致内湿的重要原因:如熬夜、久坐不运动、大量饮酒、饮食无节制。特别是有的人偏爱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消化不了,致使脾胃虚弱,湿气内生。
另一种湿气叫做“外湿”,即外感湿邪。此种湿气主要是受到季节和地域环境的影响。高温、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湿邪。,雨量大、雨季长,夏天闷热潮湿,秋季干燥,冬季阴冷多雨,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入侵。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累积了很多湿气。当湿气撞上寒变为湿寒,人体湿气寒气重是大多数人会有的一个情况。所以秋季时段,祛除体内湿气是调理的重中之重。
一旦出现了其中一种表现,你就应该引起警惕了,说明你体内湿气太重了,这是因为:
健康的舌苔是这样的:呈现淡粉颜色,表面清爽干净,不肥厚。口腔内清洁无异味。舌苔本身光润,在其上表面上,没有牙齿咬合的压印。而湿气重的人,消化不良,水湿上泛,就会出现舌头厚腻,舌体胖大。
正常人的大便是金*的圆柱体,大便之后,不会粘连在马桶壁上,用很少的水就能冲干净,很少的手纸就能擦干净*,如果上完厕所,大便黏腻,粘在马桶壁上冲不干净,那么一定是体内湿气很重。如果遇上天热,上火,消化不良,还可能伴随着便秘。
湿气会全面损伤人的健康,是很多表现的诱因?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肥胖,便秘,关节炎,湿疹,妇科炎症......
同时湿气也会对容貌造成损伤,原本健康白皙的皮肤会变的又黄又油,长满黑头,毛孔粗大,甚至出现痤疮,头发油腻,如何去除湿气呢?首先去中药铺购买这些食材,一定要将这些食材洗干净然后低温烘焙,烘焙的温度要均衡;否则营养会流失,然后再把这些食材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打成细粉,打粉的过程中食材的细度一定要达到120目以上。每天冲泡当粥喝。
祛湿之前与祛湿之后,一个人的变化是巨大的,只有那些真正祛除了湿气的人才能感受的,可惜,在这个问题上,太多的人走了弯路,因为,大多数的人被湿气困扰不是一天两天,主要顽固性湿气,用的却是业余的祛湿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0:05
人体内的湿气主要是由于我们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所累积的一种负面状态,比如说我们经常在潮湿的环境工作或生活,或者经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或喝一些冰凉的饮品等等都有可能导致我们身体之中湿气过多,如果我们发现每天都有一种浑身无力的情况,早上起来的时候好像没有睡觉一样,大便的时候特别粘稠等等,以上这些情况就有可能是我们身体当中湿气过多所导致的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这时我们必须要合理的调节我们的身体了,因为长期的这样的状态会让我们容易生病,想要排除体内湿气的话,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
熟悉健康管理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睡眠对我们健康的意义是比较重大的,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我建议大家每天晚上11点之前应该进入睡眠状态,并且保证6~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2、保持合理的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加速心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对于预防多种疾病或慢性疾病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一个运动计划,并且长期的坚持下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要运动。
3、注意饮食
上面我们提到过饮食的习惯是导致我们体内湿气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尽量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在夏天的时候除了少吃冷饮之外,对于一些冰镇的西瓜或梨子等等也尽量要少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1:56
人体内的湿气主要是由于我们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所日益积累出来的。比如说我们经常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或喝一些冰凉的饮品等等,工作在潮湿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我们身体之中湿气过多。长期的这样的状态会让我们容易生病,想要排除体内湿气的话,我们在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
2.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 熬薏米红豆粥喝 ;
4. 休息信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4:04
一般产生湿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功能较差,所以首先建议健脾,脾虚湿盛是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如下:
1、这类湿表现是没有食欲、舌苔较厚,部分人有水肿,部分人会有皮疹或觉得头脑不清楚。在这类情况下,一般是以健脾为主,比如用参苓、白术、六君子、四君子、补中益气等,补气、健脾、去湿;
2、如果水肿可以用五苓散、八正散类的利水去湿。夏天因为是暑季从外来的湿邪较重,导致湿邪重,可以用藿香正气散,所以对于湿邪重,要考虑是外来还是内来,内里的因素是脾的问题还是肾的问题,从而考虑选择不同的方法。除了上述药物之外,比如暑天可以用藿香、佩兰代茶饮。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可以用山楂、砂仁类来代茶饮;
3、除了药物之外需要运动,运动以后增加整个血液循环、脾胃的运行也会加快,导致水湿代谢增快;
4、除了上述之外,还要注意平常的环境,比如湿气重的人,避免使用加湿器或者到潮湿的环境里居住,比如住地下室,南方较潮湿,北方较干燥,但是地下室很潮,已经发现湿气重,因为内外相合会导致疾病产生,所以一定要注意。
5、藿香、佩兰治疗外湿,比如因为脾虚湿盛,可以用山药、薏米煮山药粥、薏米粥,但薏米比较偏凉,不能长时间服用,还可以使用赤小豆去湿,使用薏米、赤小豆时加点芡实,芡实可以温补,脾是喜温而恶燥,不能给脾湿气,本身湿气太重时,要加温补的药,要不然寒凉时间久了以后,脾的运化功能会更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6:29
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小肚子大。耳禅湿(耳内湿)。*潮湿。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19:10
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
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调理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第3招:避开湿气的环境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疼;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借助电器进行除湿。
第四招:养脾胃是祛湿治本之道
中医中有一款食疗袪湿的方子,以红豆、薏米为主,此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红豆要用赤小豆,非平时吃的红豆,薏米性寒会伤脾,必须辅以为荞麦、葛根等,就是葛奕汤,此方可滋补脾胃、相辅相成,可入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的功效。这样食用,才能发挥真正的效果。由于湿气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因此,祛除了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式,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22:08
体内有湿气一般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有关。
湿气重的人可能长期生活在寒冷潮湿的地方,使湿邪侵入人体以后缠绵留着而不易速去,身体湿气重往往是由于肥甘厚腻的东西吃多了,过甜的食物、油腻的食物的东西都容易导致湿气聚集,吸烟喝酒也会在体内形成湿热之邪。
湿气重也可能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脾气虚则运化无力,身体里的水湿转化不掉,就留滞体内形成了湿气,水湿停留过久就会和热勾结,在临床上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肺能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代谢,当肺的功能下降之后,水液停聚也会形成湿邪。同时肾主排泄水液糟粕,当肾气不足就会出现水液的气化不利,导致水肿湿邪的产生。
如何去除体内的湿气
去除湿气首先应健脾和胃,在饮食上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多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增加运动,促进新陈代谢,这样才能有效去除湿气。
首先我们要健脾和胃,吃东西要注意,不要过多的吃那些辛辣油腻的东西,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吃东西不要过于偏咸、偏辣都不好,同时较增加运动,促进新陈代谢,让气血运行起来,有助于我们把体内的湿从体表散发出去,我们这一个出汗也是一种散湿散热的表现,当我们出现这种脾胃能力差的时候,吃东西可能没有味道,那么这时候也不要为了多吃,就吃一些过辣的东西,来增加这种食欲,其实还是要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菜喝一些粥类食物,这样对于我们的脾胃是有保护作用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1:23
方法一、越懒越要运动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4:54
现在的人们几乎每餐都是大鱼大肉,并且特别喜欢吃一些有污染的垃圾食品。平时又不喜欢运动导致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这一点就很明显的表现在某一些人的大便呈现出不太正常的形态或者是无法正常的排出。有一些人在排便时会发现自己的大便很容易粘马桶,并且无法用水冲干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便粘稠,可以说是体内湿气重的一个重要表现。
大便不成型,中医里面的解释就是脾虚则便溏,正常人的饮食应该以五谷杂粮为主,但是现在的人们吃食物都越来越精细了,其实经常吃一些精细的食物对人的脾胃是非常不好的,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长期受到伤害的话,那水是就不能够完全的运化,导致湿气在体内越积越多。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去湿呢?
第一,喝薏米红小豆。薏米在中药里面被称为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将薏米列为是除湿的上品。薏米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治湿痹,利肠胃还可以消水肿,对于健脾益胃,以及去除体内的湿气,有着良好的作用。
第二,运动排汗。运动出汗可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去湿气的方法,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要轻易开空调或者是开风扇,因为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排出来。才能够减轻体内的湿气,否则一个人体内的湿气如果太重了的话,是很容易影响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是肯定会生病的。
第三,利用电器。如果身边有一些电吹风或者是空调等除湿功能等电器的话,那么一定要将这些电器好好的利用起来,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变得干燥一点儿,让周围的湿气减轻一点儿体内的湿气也会跟着去除。
第四,三子养亲汤。一个人体内的湿邪太过重了,有可能会引发各种顽疾,或者是怪病,那么这时候可以使用三子养亲汤来调理身体。三子养亲汤的主要食材就是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中药店都能买到)打粉冲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08:42
气是怎么来的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2:47
轻松祛除湿气的方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17:08
湿气的形成大概有下面几点原因: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46
一:体内湿气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0 02:41
湿气是中医提出的概念,一般是含水量超出了一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