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9 11: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2:48
吹灭蜡烛,许个生日愿望,拆开家人准备的生日礼物,和家人开开心心地分享生日蛋糕……这些场景是每个孩子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
不知何时,曾经朴素美好的生日仪式被物欲裹挟,逐渐演变成了家长之间的财力比拼:你在生日会现场请了制作棉花糖的师傅,我就请制作甜品台的西点师;你给孩子办草坪生日会,我就办个游乐园生日派对;你请小丑吹气泡,我就邀请魔术师现场表演……
孩子们沉浸在眼花缭乱的物欲刺激的同时,每个家长也都心力交瘁:年年都得给孩子过生日,可这“奢侈”的生日会什么时候是个头?
“孩子的成长瞬间,都是值得记录的。过生日,既是家长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时刻,也是家长为孩子记录成长的方式。但这份爱意的表达,如果人为地加入一些容易形成攀比的世俗心态,既违背了家长的初心,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北京市清河中学心理中心主任邓丽萍说。
真体验才有真感悟
从事多年家庭教育工作的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史国忠认为,举办生日派对的目的应该是增加孩子间的互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为了面子和攀比心理而举办生日会则大可不必。
万元生日派对的背后,一方面,家长在给孩子花钱投资的心态中,找到了心理安慰,失去教育的初心;另一方面,孩子在不断加码的物质刺激下,形成攀比心态,逐步迷失自己。
庆祝生日的方式多种多样,生日派对只是一种。家长应该通过生日教育孩子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或者对未来和生活的憧憬,让生日回归本意。
邓丽萍的女儿已经上大学,她能记住的生日会,就是5岁时自己亲自参与筹划布置的生日。“我女儿5岁生日时,想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同意了。她就开始自己亲自参与布置,亲自邀请小朋友,生日当天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蛋糕。那天她过得很开心,她如今回忆起当时的生日场景还历历在目呢。”邓丽萍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自曝”过 育儿 秘籍,她一直告诉她的孩子:想要什么,得学会自己去争取。凡是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作为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完成,培养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只有真体验,才有真感悟。只有自己去感悟生日的意义,才能把生日变成自己独特的记忆。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是家庭教育中对下一代的负责。
那么,除了办生日派对,生日还有哪些形式?“我知道的有些小学里的家委员,会组织生日相近的小朋友一起举办主题生日会,比如让小朋友们一起科学探秘、读书会、制作手工艺品等等。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家长们也省心省力。”邓丽萍说。
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生日的意义,让孩子慢慢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再来感谢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
对于时下兴起的感恩教育,邓丽萍认为“不能流于形式”。“不是说孩子给父母洗一次脚或者磕一个头,父母和孩子就两不相欠了,感恩教育和其他教育都是一样的,要在成长中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比如说平时应该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父母给孩子聊聊自己工作上的努力和艰辛,孩子可以跟父母聊聊自己的想法。父母尊重孩子的劳动和付出,对孩子给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孩子是能感受到的。”邓丽萍说,“只有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爱,他才能奉献自己的爱。只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有真实的回馈。”
“现在孩子最缺的是什么?是陪伴。现在很多家长疼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用物质给予来代替孩子的 情感 需求,因为物质给予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邓丽萍说。
陪伴,不应仅仅是在生日或者特定的节日里,而应该贯穿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
万元的生日派对、五花八门的昂贵辅导班、几十万的假期游学项目等等的高消费背后,很有可能是家庭 情感 的缺位。而大多 情感 缺失的家庭,才会想方设法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安慰。过度的物质给予,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需求。精神需求的缺失,有可能带来很多 社会 问题。
*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表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 育儿 知识的培训指导,建议家庭教育立法让父母“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换个说法就是对父母进行亲职教育,这才是现下应该讨论的问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从“家长”到“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转变,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子女是第一次做子女,需要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长,父母同样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双方都需要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近日,杭州市强制亲职教育萧山实验基地正式揭牌,根据即将施行的修订后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规定,杭州市的失职父母将在这里接受强制亲职教育。
强制亲职教育给问题家庭的辅导是有针对性的,由专业机构提供帮助,为家庭制定合理的沟通方案,学习专业性的教育内容。萧山区将要对那些亲情陪伴缺失、家庭监护缺位、不尽责的家长进行强制“补课”,让不合格父母“回炉再造”。
强制亲职教育实验基地的正式挂牌,意味着我们国家开始注意到亲职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规定不应仅是在地方进行试点,而是应该全国推广,从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逐渐普及到所有家庭,不久的将来“父母领证上岗”就是实实在在的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