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自说语2017年8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3 07: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8:40
2017年8月1日
World Peace through Inner Peace . 世界和平来自内在的安宁。
2017年8月2日
每天要学习善法、熏习正念。黑暗无法去搬空,而要引入光明。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烦恼恶念上,恐惧焦虑,这样的“忏悔”是不完整的,还必须增加正面引导的力量。
2017年8月3日
怀仁爱之心,则轻于财富。存义勇之心,则轻于灾难。既有仁爱之心,又有义勇之怀,则无所畏惧。至达则至容: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个人到无所不容时,则为万物所容。时时体察成功之乐;时时感受失败之苦。失败乃成功之母;信心乃成功之父。
2017年8月5日
当你把生命的质量从染转为净之后,你将不再为一切染污境界所染污,染污越厉害的境界越能帮助你体会真心是如何清净的运作。
根据日本著名收纳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法,在布置房间时,物品与空间的比例要求控制在2:8以内,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住在里面的人就会有压抑感。同样道理,假如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大房间,而头脑中的各种想法是其中的物品,那么这个比例也同样适用,即在建构内心世界时,不是想法越多越好,而是要保留有足够的空间,将各种想法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换句话说,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增多,而适当地做一些削减,或许更有利于健康。(自说语)
2017年8月8日
如果一个人有平静与稳定的心情,一定会影响他对其他人的态度与行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保持心智状态的安静、清明与和平,外界的环境与状况很少能扰乱他。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纷扰不安的,即使处於最安适的环境,最好的朋友们围绕著他,也很难使他平静或欢喜。这表示,我们的心理态度,是决定我们感受快乐幸福以至於身体健康的极重要因素。(~转)
2017年8月13日
其实我们每天都是在消费生命,这是你我无法抗拒的消费,何不为自己办一张生命的“积分卡”,从思考、说话、行动中,多多积累善的、美好的生命积分呢?当有一天让你兑换时,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017年8月14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做、所想的任何事情,都是基于一个非常有限的共同逻辑系统。我们非常强调共识。如果大多数人同意某件事物是真实的,通常它就变成正当有效的。当我们看着一个小池塘,我们人类认为它只是个池塘,但对池里的鱼儿来说,这是它们的宇宙。(转)
时间,用在不同的地方,它所体现出的价值也不同。因此,把时间用在该用的地方去非常重要,不然就是浪费。学佛的人,他的时间自然就是用在学佛上,将每天的时间转换在弘法利生上,价值才会显示出来。
2017年8月15日
众生中有比你强的、有和你相当的,也有不及你的。应该这样地换位思考,即面对比你强的,你把自己摆在对方即比你强的位置上,然后感受一下被人忌妒的滋味。同样,面对比你弱的,你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感受一下被强者傲慢待你的滋味;面对和你相当的人,把你摆在对方的位置上,感受一下被人竞争较量的滋味。
2017年8月16日
就像西瓜在吃前要被切成四块、八块乃至更多块一样,人当遇到积聚生起的烦恼或忧郁不安时,首先最好也能将其分断成四块、八块乃至更多块,之后再一块一块地去除。(自说语)
2017年8月19日
欲获得四种独立,应先做到四种断除。一是断除一切以谋取钱财为目的的运营,以实现财务的独立;二是断除一切以求取利益为目的的社交,以实现人格的独立;三是断除一切以攫取价值为目的的学习,以实现心智的独立;四是断除一切以汲取滋养为目的的饮食,以实现觉知的独立。(自说语)
2017年8月21日
人生中真正的喜乐来源于对痛苦的领悟,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不可能感受到快乐。正确地面对得到和失去,得到应该得到的,失去应该失去的,而不是心存侥幸地百般挽留。只有经历过这些,并且有了很深的感悟,人们才会懂得珍惜。(加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7年8月22日
采访心愚法师,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坦率与责任心。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让人们去除浮躁,踏实修行的道场。”正在筹建中的大象讲寺,便会是一个以踏实、务实的教风与学风弘扬佛法的新型道场。
2017年8月24日
在巢湖市中垾镇广严小学校园内,有一座梁架结构完好的歇山大殿。大殿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18米,进深10米,高12米。这是原真的寺庙古建筑,弥足珍贵。它就是广严寺遗存,我们一直称之为“广严寺大殿”。
2017年8月25日
我们完全不能去歧视,那些我们理所当然觉得不该赚这么多钱的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傲慢,狭隘和偏见强加给别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辛苦。
2017年8月26日
慈悲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能够穿越国家、民族乃至信仰的力量,是最美的沟通方式。
如果你能处理你的愤怒,并找到疏解方式,你就能活得快乐,生活便能充满喜乐。(摘自一行禅师《随处自在》)
2017年8月28日
底层逻辑都是要让善知识感到这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他单一的付出。虽然善知识不会介意单方面进行价值输出,但有了良好的反馈之后善知识会对你投注更多的希望和更多的努力。
2017年8月29日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
2017年8月30日
如果我们的思想是躁动喧嚣的,外在的平静就是一种伪装。如果我们能找到内在宁静的空间,我们就可以不费力气地散发祥和喜乐之光。我们就能让周围人受益,在周围营造一种健康治愈性的环境,这些都不需要借助任何言辞。(一行禅师《沉默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