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格致诚正”之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3 07: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3:15
阳明心学“格致诚正”之功
阳明先生曰:格致诚正之说,乃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格致诚正即子思所作《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儒家内圣之功。内圣之功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王之功也必成就。内外本为一。内为本、外为末。凡夫只知求外,不知求内,必本末倒置,事倍功半。故今作此文,以勉励学友勿整日汲汲于功名利禄之求,而应时时用功于格物之功,使得良知清澈,意念真诚、智慧应对一切事物,则必在家能合家人、在外能合师友亲朋上下,处事能镇定自若、通用无滞。则人情事变皆顺矣,顺则无烦恼忧愁,清静喜乐矣。
那格致诚正之功,如何*呢。首先要彻底把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给弄明白。
阳明先生说:“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首先我们要把身、心、意、知、物这个功夫所用的条理弄明白。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是心,心之所发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身体的所有行为,视、听、言、动,背后都是由心主宰的,这个不难理解。但心是什么,却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
一、正心
心很庞大,一切思维、想法、意识、感受、情绪、情感、觉知、记忆等都属于心,佛法用“色、受、想、行、识”五蕴来概括心。那心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把心比作硬盘,那硬盘里的所有程序、资料都是怎么进来的呢,是外界拷进来的。心形成的过程也是如此,是外界输入进来的。我们回想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出生的时候几乎心里没有任何内容,只有基本的感知能力,感知冷暖、饥饿、疼痛、触觉、声音、光线,然后因为这些感知会有本能的反应,哭、笑、平静等。慢慢的随着大脑的发育、外界各种信息的输入,心的功能越来越多,慢慢能说话、能有更多的情绪、能有更多的认知,乃至有自我的意识,而自我意识构建后进一步产生的分别、喜好、执着、贪求、嫉妒等越来越复杂的心理世界,慢慢的就和大人一样了。而这个过程,可以说环境造就人。环境中有什么样的信息,孩子就会像海绵一样全部吸收进来。环境中充满了贪婪、嗔恨、暴躁、自私,孩子的心里也会充满这些贪婪、嗔恨、暴躁、自私。如果环境中充满了谦让、勤劳、慈悲、孝顺、淡定、平和,那么孩子的心里也会充满谦让、勤劳、慈悲、孝顺、淡定、平和。然后,心支配身体发出各种语言、情绪反应、行为,而行为产生结果。由此,我们了解到心与身的关系,便可以更深刻的知道“格致诚正”中“正心”的重要性。
《大学》中论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即心中凡有忿懥(愤怒)、恐惧、好乐、忧患则心不正。阳明先生又说过八心,即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贪心、傲心、吝心,此些心存,则是私欲遮蔽天理。非正心状态。心不正,则身不修矣。故必正心。
然如何正心呢。“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
二、诚意
阳明先生论述“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心的世界很大,我们很难一下子看清自己的心,更别说,瞬间把心全部一键还完为性本善的至善状态了。各种明的、暗的、深藏的、甚至都不可知的各种善恶妄念杂合为心,乃一合相。故怎么着手呢,从意入手,因为不管心有多复杂,心总要显化出来,显化出来的就是意,心之所发为意,这个意就是每个当下的起心动念。这就好入手了。此刻这个当下,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想法也好,或者你正在说的话也好,行为背后驱动行为的那个思维也好,你是可以觉知到的。那这个当下的想法、思维只有你能觉知到,再进一步真诚的审视是善还是恶,是美是丑,你的良知肯定是清楚的。如此,发一念而善,则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则恶之真如恶恶臭。如此便能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如此便能念念善念,念念光明。所谓念念诚。所谓诚意。意诚,则由意构成的心便正。当然,心正,意也必诚。两者是一体的,只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样,或者说是泉眼与泉水的关系。每一滴流出来的水都是清澈的,那么泉眼也必然清澈,而泉眼是清澈的泉水也必清澈。我们喝到泉水,然后分析泉水,就能知道泉里有哪些杂质,这个杂质就是贪嗔痴的各种显化。然后直接去提取掉或者转化掉这些杂质,让泉水回复清澈。我们喝到的泉水,感知到的泉水的品质,就是良知所觉知到的每个当下由心所发出的意,借由这个意所观到的背后隐藏的善恶、邪正,然后直接进行提纯,让意真诚,从而心之本体也真诚。故正心在诚意,意诚则心正。
此理大道至简,但为何世人莫能知,莫能行。因“ 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 ”因人的良知(觉性)不能时时起用,一则不能时时进入观照自己内在意念的状态,二则即便观照了,也不能分清善恶真伪,所以想要诚之,却做不到。为什么,因为良知被遮蔽了。 所以欲诚其意者,必在于先致其知,致知就是致良知,让良知清澈,如洁净无染的镜子一样,时时照见一切。如阳明先生所言:“ 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
那如何致知呢?
三、致知
要致知,致良知,进而使良知之知能不昧,时时在线启用,就像杀毒软件一样,时时扫描着当下每一个起心动念。那首先必须知道此良知为何物。阳明先生曰:“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是我们的本性,本自具足,放大光明。三教宗旨都是令人回复此天命之性。佛家称之为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性之佛性;道家称之为归根复命之清静,也即真人;儒家称之为天命之谓性之天性。无论是良知、佛性、真人、还是天性、本性说的都是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良知本自清澈、清静、能知能会一切。但是为何不知、不会。只因私欲遮蔽,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所以要能致知,首先必须深信,吾有与圣佛无二之良知。良知才是我之本来面目。其余皆非我,是假我。必立定志向,存天理,去人欲。如阳明先生言,何为立志,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念念存天理,即是与良知、佛性、天性合为一体。只有此志立下,才有可能致知。不立此志,则 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
而一旦真立志致知了,便进入格物之功了。何故?阳明先生说:“ 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 必实有其事 矣。故 致知必在于格物。 ” 若要致其良知,观其良知,必不可能是悬空无实的妄论一番或者恍惚的自我感觉、揣度估摸、自以为是。必是有具体当下的一件事情上去检验良知的状态。就像镜子悬空在那,必是有物在前,方可显现其照的作用有无遮蔽。而这个事就是格物的物,所格的对象。
四、格物
那所格的物到底是个什么呢?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比如一个无人问津、不知所属的杯子。而是阳明先生说的意之所在之物,意在于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意在于你看到的那个杯子,那么你眼中的这个杯子就是一物。那就拿那个无人问津而且不知所属的杯子来说,当你看到这个杯子的形状、材质、风格的同时,可能因为太合你心意了,你看到的瞬间同时产生了对杯子占有或者贪求的心,哪怕家里已经有很多杯子了,还要马上淘宝一下,马上去买一个。那么这个当下要格的就是这个贪求和占有的意以及甚至进一步已经去造作的意。那这个贪求和占有的意就是要格的物。同样,当你事亲事君的同时,心上有抱怨、指责、懒散、拖延、怠慢等各种私欲杂念时,这些私欲杂念就是要格的物。阳明先生说没有心外之物。所有物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的摄取而成为意中的心上之物。而若良知清澈的时候,就像镜子照见万物一样,不会附着一丝一毫的私欲杂念。但若良知不清澈的时候,私欲杂念就会覆盖在这个照见上,组合成一个很复杂的心物。里面有意所在的“实物”的客观本来,比如这个杯子的形象,或者事亲、事君这件事本来的天理人道,但是同时也会覆盖了一层别的杂质,比如你的贪念、嗔恨、执着的知见等等。于是格物就是要把这些附着在良知之本来照见的天理之上的私欲杂念格除掉。即格物即是格除心中执着、附着之物。
先生曰:“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 ”。所谓格物就是将心中的不正(体现为意之所在之心物)悉皆格之而归于正。达到物无不格,无不正。良知之知没有任何的障蔽遮盖,达到极致,无有一毫自欺则可以称为“诚”了。则可以与天地、圣佛参矣。
故格物即要格至心中无一丝一毫私欲杂念,纯是天理。则良知之本体显现,即知至。良知之本体显现,无一丝一毫私欲杂念,纯然朗照无余,则每一念皆是真性之法,皆为天理,是谓意诚。意诚则心中已无一毫私欲杂念生发,则心之全体正。心正则心所主宰的身体行为皆正,是谓身修。如此无一念不善不正,无一行为不善不正。如此则人人太平,人人太平则天下太平。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格致诚正”之功之全貌。此四者虽为四,实则为一,只是为了好入手,根据功夫条理,强说为之四个次序。核心即是致良知,返回清静本性。若清静本性被遮蔽,良知不清澈,则必有物要格,必有意不诚,必有心不正。只要是回到清静本性,良知清澈。则无物可格,意必诚,心必正。
“格致诚正”之功,小则可以修身齐家,大则可以治国平天下,皆是一念良知一念清净扩充开去而已。只需立志念念存天理,去人欲。无一刻懈怠。终有一日,自性放大光明,成就不可思议之功德。
各位,此为明明白白之光明大道,幸福人生只需从当下格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