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比常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3 01: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7 09:39
1.质疑常识的事例作文素材
前几天,班主任在教室里公开说明,不让我再去办公室找老师问问题,原因是我总是在问问题时反问老师几句,他觉得我在和老师对着干,让他很没面子,而我经常去问的老师总是其他班的.班主任还叫我以后不要对其他老师说我是这个班的,就说是9班的学生行了.可是,班主任他不知道,在质疑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问和反问中,有时是发现老师的错误让老师改正,有时是我错了,让我明白.有一次是尖子班的一位物理老师,他错把力的符号“F”写成时间“T”,我问他“'T'不是秒吗?怎么变成力了?”他才发现自己写错了及时改正,如果我不说呢?那么他错到什么时候?同样是那位老师,问另一道问题时他给我写了这个公式“F-mg”然后问我懂没有,我觉得他写的跟我问的题目有点不对,就说:“不懂,为什么是F-mg?”他听我这么说,又看一眼,“不好意思,是mg-F”.假如我像班主任所说那样不反问老师,而是不懂装懂,那么那位老师很可能在自己班上讲我问的题时会发生同样的错误,那时候被全班同学指出来,那才丢脸.神秘南侠我上个星期问化学老师一道化学实验,是关于金属钠与加了酚酞的水反应,课本上说水会变成红色,化学老师上课也这么说,而我偷偷做实验后才发现,水竟然变紫色了(其实是紫红色,我开始搞错了),于是我去办公室找化学老师.“是紫红色”化学老师说.“紫红色那就应该说紫红色,你不能够在班上但说红色.”我对化学老师说.化学老师不知怎么回答,干脆不理我.再前一段时间,我进入办公室就听见我班的语文老师对另个老师说我班的课代表不行,课代表的基础很差,虽然很会创新.我由于以前被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跟重要”给误导,随口说:|“胡说”语文老师问我:“你干嘛说我胡说?”我回答:“创新比知识跟重要.”语文老师又说:“如果没有知识,你怎么创新?”她的话时我突然想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发展.还好当时我反问老师,不然我还不知道神秘南侠我什么时候能改正这个错误.以上几件事很明显能让我们明白:质疑是一种进步.我现在学习高一必须一物理时,就学到伟大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过后的两千多年来,都没有人提出质疑,没有人提出疑问,看起来没怎么,可是导致了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两千多年来,物理学都在停滞阶段.直到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我现在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做到了两千多年来人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真理”提出质疑.首先说明,伽利略跟亚里士多德没有仇,没必要针对他,就好像我当学生的对老师也没有仇,我没有想过要跟老师对着干.正因为伽利略的质疑和他的理想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才使后来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我不知道如果班主任看到我这篇文章后有什么表态,然而,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学习要有质疑,在不断的质疑中,我们或者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或者能够改正对方的错误.——神秘南侠2009年12月26日22:41:26。
2.表示怀疑的俗语或谚语
怀疑: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对明天的认识的惟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美国*家)罗斯福
伟大的灵魂是向往怀疑的。——(德国哲学家)尼采
疑惑固非乐事,确信更属荒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鸟中的蝙蝠,他们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英国哲学家)培根
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那就是我对人类最高的自我肯定活动的公式。——(德国哲学家)尼采
如果世界上还有比痛苦更坏的事,那么,它就是怀疑了。——(*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怀疑,像针一样剌激人的头脑。——(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怀疑比自信更安全。——(中国学者)马辛杰
怀疑的眼睛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要在黑稽中才能看见,光明反而可以使它失去视力。——(英国理论家)约卡伊·莫尔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怀疑是批评的一个要素,而批评的倾向必须是带怀疑性的。——(英国作家)迪斯累里
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要追求真理,我必须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情都来怀疑一次。——(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信仰与怀疑相辅相成,没有怀疑就没有真正的信仰,修辞手法。——(德国作家)海塞
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英国作家)奥顿
怀疑一切。——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从来如此,便对吗?——中国现代作家、*评论家鲁迅
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台湾作家,评论家李敖
知识贫乏最能让人生出许多怀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第二继承人总是受到怀疑和怨恨。——古代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
证据告诉我们该把怀疑集中到哪一点。——
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3.如果一个人对知识产生了怀疑,怎么办,或者怎么解释,注:指的不是
人类的知识的确是有局限性的,理由有很多。
第一、对整个宇宙来说我们人类目前所能到的地方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如此情况下得出的关于宇宙的知识是否正确是个大问题。
第二、就说我们身边的事,如位置、时间、质量、长度等的定义与古代比起来严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也没有找到真正不变的基准(也不一定能找到),所以,由这些基本物理量推算出来的大量的知识也只能是大概的。
第三、还有哲学家发现我们用的逻辑本身是不严谨的。有一个著名的实例:一个村子里的理发师,给全村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他自己的头发能理还是不能理呢?
第四、知识的转移也是个大问题。同样一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同样一件事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当然,还有很多其它也许更生要的因素。
……
不过,说算这样,还是有能掩盖知识的巨大用处。人只要知学善用,又何必学习杞人呢?
4.老是怀疑别人有比自己好的学习方法
高效的学习,一定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最需要提高或最薄弱的地方等);然后整理出可利用的时间,做出时间安排表,以每一天为单位;合理分配学习、复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逐一攻克。
1、能力方面:在你我学习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我来完成这件事需只要十分钟,而你来落实可能就要花费一个小时,这就是效率,或者说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2、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方面: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5.怀疑与学问 原文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②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①选自《通俗论集》。
顾颉(jié)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历史学家。 ②〔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③〔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①,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②”,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①〔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
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传说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女娲、神农。
《史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腐草为萤〕这是《礼记·月令》上的话。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①,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②;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①〔《大学章句》〕《大学》是《礼记》的一篇。
朱熹把它分章断句,加注释,独立出来,成《大学章句》一书。 ②〔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③〔流俗〕指一般的风习。 练习 一 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二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试举出课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各一例。
三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向同学说两三分钟话。要求所举例子能说明观点。
四 下边也是议论“怀疑与学问”的短文,阅读后回答问题。 读书贵有疑。
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一忌。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
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疑能增进兴趣。
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
要疑得。
6.以怀疑为话题的作文
不再怀疑(半命题作文)
作者:东梅老师 出自:心泉 浏览/评论:1,088/3 日期:2005年12月20日 18:36
在小学,我总是疑神疑鬼,当一个人独自走在校园里时,总觉得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当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聊天时,总觉得他们在谈论我的糗事;我的一支镀金钢笔不见了,怀疑是***偷的;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总觉得同学们都故意排斥我.因为我的怀疑,使我的朋友一直都很少,就连最好的朋友都离我而去,连一个让我改正的机会都没有留下。
那是深秋的一天,校园里飘满了落叶,那发黄了的枫叶随风飘摇,不知将飘向何方。我背着书包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刚刚坐稳,就听见走廊里几个人在大声地议论着什么,因为一直都很敏感,于是就踮着脚慢慢地凑到门口,只听外面的人继续说到:“你们知道周思宇最怕什么吗?最怕毛毛虫,小时候,不知被吓哭多少次,哈、哈,咱们弄一个仿真的吓吓她,让她出出丑,哈、哈!”刺耳的笑声回荡地楼梯间,这时,我脑中闪现出的第一个人就是小A,连我最好的朋友都出卖我,竟然把我最怕的动物告诉别人。门开了,小A走了进来,我连想都没想,就把她拽了出去,等站定以后,我用指责的口吻说道:“你为什么把我的秘密告诉给别人,你还拿不拿我当朋友?”小A用无辜的眼神瞅着我说:“我没有啊,我从来没说过。”我对小A的目光视而不见,接着说:“没有,哼,没有,别人怎么知道?我只把日记给你看过,难道是我自己说的不成?”我连珠炮地把话射向小A,根本没给她解释的机会,说完后,我一甩手扭头就走了,任凭小A在我身后声嘶力竭地大喊.满地枯叶被风席卷起来.
在这之后,小A找了我很多次,但我都没有理她,不久后,小A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讯息.
事后,那几个人来找过我,说是从我掉在地上的一本日记上得知我怕什么动物的,只想开个玩笑。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是“我告诉别人的”,回想起当初,我失落时,小A的安慰,无论别人怎么排斥我,小A都不弃不离,真后悔当初对小A的怀疑。我明白了,怀疑有如一面厚厚的屏障,隔开相知的心,而信任则像一条条纽带缠绕在人们之中拉近人与人之间分离的手;怀疑有如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人们之间,割断友情的手链,而信任则像一块块磁铁,使人们心心相吸。从此以后,我用信任对待每一个人,与人真诚的相处,不再胡乱怀疑,渐渐地同学们对我的微笑多了,排斥少了,但这个教训的代价太大了。
秋天依旧很冷,我的思念与愧疚随着秋风飘向远方,不知是否能飘到它该到的地方。
三年二十班 周思宇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