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1 22: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0:18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知性”这个词。比如“知性美”、“知性女人”,就常用来形容一种有文化有内涵的气质。这种气质既不那么情绪冲动,又不是过于精明计较,而是能给人以成熟、温和、聪慧、优雅的感觉,深受人们喜爱。
不过,从根源上说,“知性”这个词还是来自哲学。而且,不同于在生活用语中的含义如此丰富含混,“知性”在哲学中是有清晰界定的。
柏拉图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划分人类知识时提到了知性。他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想象、常识、科学和数学知识、哲学等四种,这四种知识又分别对应着人的 想象 、 信念 、 知性 和 理性 四种认识能力。
在柏拉图之后, 亚里士多德 把整个认识可以分为 感性 、 被动理性 、 主动理性 。被动理性就是“知性”,它作为理性的分支,依附于感性,负责处理感性材料。
近代以来,最为清晰地界定知性的是 康德 。康德认为人具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分别是 感性 、 知性 和 理性 。
知性思维超越感性,但是它的层次又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理性。知性思维既可以被当作知识形态,也可以被当作思维过程的一个阶段。作为认识辩证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环节和相对的独立阶段,可以简单地认为, 知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 。
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作为认识的前提先确定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身,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在没有反省自己何以能够认识事物之前就发表意见,断言自己可以认识事物,这是缺乏根据的武断。
康德认为,知识是由两种成分结合成的:一是外来感觉的混乱质料,二是内心的有条理的形式。这就像把银子溶液倒进模子才能形成银元一样。
感性与这些感觉质料直接联系 。空间和时间是两种纯粹的感性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加之于感性材料才有经验对象产生。
知性则对经验直观进一步整理,使其具有规律性 。而知性进行整理的方式是利用范畴。所以,感觉加上直观形式,再加上范畴,就成了知性知识。
康德说:“ 知性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 ”
具体而言,什么是“知性”呢?“ 意识从其自身产生观念的能力,认识的能动性,就应该叫知性。 ”
如果说 感性是接受的能力 ,能够接收到经由感官形成的素材,那么 知性则是把这些素材进行安排的能力 ,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
人们之所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于把经验直观的材料纳入范畴的框架中,才使它具有了规律性的联系。
“太阳晒石头,石头热了。”这仅仅是经验直观的材料。在这个经验直观的材料之上再加进因果性的知性范畴,才会形成“太阳晒热了石头”这样的判断。
在康德看来,因果性是人的内心的形式。以此类推,对于自然界来说,我们是立法者。
人为自然立法。人之所以看到这样的世界,是因为看世界的人内心对世界作了这样的规定。
知性可以安排经验直观的材料,但是它的作用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只能在现象之间行使统一作用,不能超出现象。简言之, 知性的对象是现象界 。
在知性之上的是理性。 知性用范畴来整理统一感性的知识,而理性则用理念来整理统一知性的知识。
有三个理念:“灵魂”、“世界”和“上帝”。康德认为这些理念都属于“自在之物”,人类的知性范畴是无法到达的。
知性是没有矛盾的,但是,理性要试图到达自在之物则不能避免矛盾。所以, 理性思维方法是辩证的、矛盾的 。而且这种矛盾不可解,叫做“二律背反”。这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的界限。
总结一下: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认识能力。它可以把感性材料以一定的范畴框架进行安排,从而形成知识。在知性之上,人类还以完全脱离感性经验的理念来安排知识。但是,人类只能认识现象界,一旦试图认识“灵魂”、“世界”和“上帝”等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就会陷入二律背反。
康德完成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因为之前人们都是往外寻求知识,而是康德则指出其实是人自身的认识形式决定了知识。这是令人惊醒的一个极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