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5 05: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2:46
第一,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增强自己的环保素养。
大学生不乏先进的知识理论,但是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仍是有待提高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改掉以往落后的观念思想。
第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让环保成为生活习惯。
大学生可以做到生活习惯有:离开房间时关上电器,拔下插头;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少骑电动车、打的士;尽量不要购买和使用一次性物品,节水节电等等。
第三,宣传环保,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大学生自己做到环保还远远不够,大学生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动员全社会的人们,才能有力地解决环保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向社会传达环保理念。
第四,大学生还应有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环保问题。
如今,世界性的饥荒、水荒问题、石油危机、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等已不再是遥远的话题,人类正面临着这些空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应该加入维护世界和谐,保护这颗人类居住的唯一的星球的活动来。
环保的内涵与作用
环境意识的概念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是对环境的认同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环境意识包括环境认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伦理观、环境法制观和环境参与观五部分,分为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环境意识不仅包括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还包括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因此,环境意识的内涵指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还包括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简单地说,人们具有环境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也就是说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行为的内在因素,只有使各类组织、群体和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关系,认识到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危害,保护环境才能变*们的自觉行为。
环境意识是在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各方面即基本观念、价值观、理论道德、行为方式、发展道路等的全面反思后,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意识有着质的区别的新意识,是保障生态系统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被动认识向主动认识飞跃,这种认识预示着人类将走向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