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顶排水沟存有纸箱、塑料、木材等堆积物,现需要编制一个排水沟垃圾清理施工方案。比较详细的施工方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33
2 .5试验
⑴绝缘电阻测量;
⑵直流泄漏电流;
⑶交流耐压试验;
⑷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的测量;
⑸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span style=" 、电缆安装
3.1 安装程序
熟悉图纸→定位放线→电缆支架、桥架安装、保护管敷设→支架接地→质量检查→电缆敷设→绝缘测试→电缆头制安→质量检查
3.2 外观检查
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
电缆型号、规格符合要求;电缆外观不应受损伤;
电缆封端应严密;
电缆绝缘良好。
3.3 电缆桥架、托架安装
电缆托架和桥架应采用规范厚度的镀锌钢材,弯头连接件等采用厂制品;
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刺,线槽连接应连续不断,每节线槽固定点不少于2个;在转角和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
桥架切割后,切割处应平整处理,并在2h内冷镀锌一层;
桥架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线槽、桥架本身应断开,槽内连接板连接;保护地线、电缆等均应有补偿余量;
桥架内敷设接地线,保证全长良好的电气通路;
连接螺栓螺母向外。
3.4 电缆管加工敷设
电缆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或阻燃型ABS 管,管口和内壁光滑,端口需做成倒喇叭口;
穿线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且不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穿线管、较长时采用过渡接线盒便于抽线;
钢管暗敷设,两端口要密封紧密,防止进杂物;
暗配管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不小于管外径的2.2倍;
钢管丝接时,管箍两端必须焊接地跨接线,明装钢管,跨接线采用专用接地线卡子;
穿线后钢管、管口必须密封,防止水流进入。
3.5 电缆敷设
电缆安装采用滚筒及支撑架;
电缆敷设前,必须进行绝缘测量;
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电缆终端头、拐弯处、人井内,装设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起始、终止地点、型号及规格;
高压电力电缆、施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由上而下;
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注:D为电缆外径)
VV 电缆>10D
KVV 电缆>10D
铠装电缆>15D
室内电缆沟支架内电缆垂直距离200mm以上,电缆敷设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项 目
最小净距(m)
平行
交叉
电力电缆间与控制缆间
10KV 以下
0.1
0.5
10KV 以上
0.25
0.5
控制缆间
0.5
热力管.及热力设备
0.5
其它管道(沟)
0.5
0.5
排水沟
1.0
0.5
电缆在桥架口敷设时,应排列整齐,每5—10m固定一点;
直埋电缆过路或与其它管线交叉时,应穿钢管保护,管口密封良好,禁止电缆在其它管道上下平行敷设,电缆净埋深>0.7m。直埋敷设时,应在沟内埋15mm砂或细土,敷设后,再盖上100mm砂或细土,上盖钢筋混凝土,专用保护盖板。及时设立标志;
电缆进入构筑物或转弯处,应设置标志;
电缆进入开关柜、设备机壳、电缆盒时,应采用铜质夹件来固定;
电缆与电机连接,管口至电机或其它设备处应采用金属软管保护;
户外电缆管口应有防水弯。
电动机电气安装
4.1 安装程序
熟悉图纸→管线敷线→电机检查→电机接线→质量检查→单机试运转→记录
4.2 电机检查
盘动转子应灵活,不得有碰卡声;
润滑脂的情况正常,无变色、变质及变硬现象;
电机的引出线鼻子焊接或压接应良好,编号齐全,裸露带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当电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抽芯检查:
出厂日期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
经电气实验,质量可疑时;
试运转有异常时;
4.3 其它要求
电机的转动符合要求,无异声;
电机温度,不超过产品技术规定;
电机接线盒至管口中间段应采用软管保护电缆、电线。
4.4 试运转
测量绕阻的常温绝缘电阻,阻值不低于0.5MΩ;
6KV 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1000KV以上或100KV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动阻值相互判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
1000V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阻,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阻额定电压的3倍。且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为最大泄漏电流的20W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
电动机空载运转检查的运行时间为2h,并记录起动电流、空载电流。
自动控制安装
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验收规范》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相关设备仪表产品使用安装说明书及出厂调试资料
5.1 保护管敷设
⑴安装程序
熟悉图纸→放线定位→材料检查→锉口套丝→配管→质量检查→管内杂物清理→管内穿引线→封闭管口→隐蔽验收
⑵金属保护管敷设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裂缝,内部应清洁*刺,管口应光滑,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弯曲半径:当穿铠装电缆或暗敷设时≥10D,当穿无铠装电缆且明敷设时≥6D;保护管直角弯不应小于90°,全长不应超过2个弯,否则应加拉线盒;两端口应装设护线箍。
管子连接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管子连接后应焊跨接地线。
在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⑶塑料管敷设
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深度宜大于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支架间距:DN25以下≤1m,DN25以上≤1.5m,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mm处应加以固定,管线直线长度大于30m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span style=" 机柜、盘箱安装
安装程序
熟悉图纸→放线定位→设备检查→基础型钢制安→设备就位找正→质量检查→柜内配线校对。
设备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要求,并附有合格证、质保书。
基础型钢制作尺寸应与仪表盘尺寸相符,其直线度及水平方向倾斜允差为1mm/m,底座总长>5m时,全长允差5mm,基础型钢应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表面应高出地面,基础型钢接地良好。
仪表箱盘安装应垂直、平整、牢固。
单独安装仪表盘垂直度允差1.5mm/m,水平方向倾斜度允差1mm/m。
仪表箱安装垂直度允差3mm,当箱高 > 1.2m时,垂直允差4mm;水平方向倾斜度允差3mm。
<span style=" 仪表安装
仪表安装应和图纸相符,标志清楚。
信号线标志与图纸端子编号一致。
现场仪表安装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2 管道与泵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
b. 吸入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c. 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d. 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验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的误差时,应调整管道。
e. 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需要时,应拆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f. 泵的吸、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3 试运转前检查内容及要求
a. 各固定联接部位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已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加注润滑剂,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b. 盘车灵活、无异常现象。泵起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位置:吸入管路阀门:全开;排出管路阀门全闭。
c. 通过点动控制,确认泵转向与泵的转向相符;电路系统无异常。
4 试运转
a. 设备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口设备试运转应有厂家现场技术代表指导,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及摩擦现象,附属系统运转正常,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现象;温度及润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安全保护,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b. 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h;特殊泵的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span style="
1 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8-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252-9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300-8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4-93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047-96
《进口设备安装使用维护指导手册》随机文件
2 管道安装技术要求
⑴ 室内管道安装程序
放线→标高测量→管子及其附件复验→管子及附件预加工→管道支架预制→支架刷底漆→支架安装→刷底漆→管道焊接→管道安装→管道试压→管道补底漆→管道支架刷面漆(绝热)
⑵管道安装规定:
a. 管道安装应与土建专业及其它专业密切配合,对有关的建筑结构、支架、预埋预留孔,应按设计和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b.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固定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碰头。
c. 必须在管道安装前完成的有关工序如清洗、内部水泥砂浆衬里等已进行完毕。
d. 管子、管件及阀门等已经检验合格。并且具备有关部门的技术证件。
e. 管道的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f. 法兰、焊缝及其它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和管架上。
g.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外的附加载荷。
h. 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设备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
i. 施工人员所用的量具、测量仪器,必须经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应按期校验。
j. 管道安装间歇时(中午、晚上)要将管道擦拭干净,管口封堵严。
⑶管子及其附件检验。
a. 管道的组成件及管道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
b. 水泥砂浆衬里管,必须符合《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 每批阀门应抽10%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对加氯、加矾及絮凝剂等加药管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试验,所有试验压力不小于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小于5min。
d. 另外对运抵现场的管子管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必要的化验、试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外防腐涂层是否有伤,管子的椭圆度是否合要求,是否有砂孔、重皮现象。
⑷管子及管件预制
a. 管道预制必须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分段安排,安装时的焊口设置必须合适,法兰连接应留一头活口。
b. 每段管必须考虑运输和安装方便。
c. 预制完的管段,将管内清除干净后,应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除焊口外的除锈、防腐和保温工作并立即封闭焊口。
d. 预制的管段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不得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产生永久变形。
e. 钢管内、外焊缝的余高应为0.5—3.0mm。
f. 对公称壁厚小于或等于13mm的钢管,错边不得超过0.10管子壁厚,且最大不得超过1.0mm,对公称壁厚大于13mm的钢管,错边不得超过0.25管子壁厚。
g. 有缝管制作弯头、三通时,焊缝应避开受拉(压)区。
⑸管道防腐
a. 所有钢管、钢管件及管道支架(不锈钢除外)涂漆前均需对外表面进行彻底处理,达到除锈Sa2.5级,除锈后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
b. 埋地钢管外壁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底漆-面漆-玻璃布-面漆-玻璃布-面漆-面漆。
c. 明敷钢管及管支架采用外涂环氧煤沥青底漆一道,环氧环氧煤沥青面漆二道。
⑺明敷管道表面涂色环,区别管道输送的介质,应在不同介质的管道表面涂不同颜色的油漆或色环。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色环宽度为30mm,间距为1.5—2m;公称直径150--300mm的管道,色环宽度为50mm,间距为2—2.5m;公称直径大于300mm的管道,色环宽度和间距适当加大。双色环的两色环之间的距离等于色环的宽度。
⑻具体防腐施工方法应严格遵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如无产品说明应下列要求进行。
a. 固化剂的采用:当施工时平均气温10℃以上时采用常温快干固化剂,日平均气温接近0℃时,采用低温快干固化剂。
b. 底漆、面漆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后需放置30min,熟化后方能使用在25℃时,混合后须在8h内用完,在10℃时须在10h内用完,以免失效。
c. 稀释剂用来调节底漆或面漆粘度,原则上对刚开桶的环氧煤沥青漆不添加稀释剂,只有在施工气温过低,油漆粘度增大,难涂刷时,才允许调入少量稀释剂,其重量不得超过油漆的3%。
d. 管道的防腐必须先进行样品试验,试验时应邀请业主代表到场,并经业主代表确认合格后方可作防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