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8 12:36
选官制度时期内容影响察举制两汉目的:为了适应*主义*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方法途径:皇帝征召;察举制,自上而下推选人才的制度。考核标准:汉武帝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标准。东汉时期,注重品德、孝廉。为西汉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东汉时期,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科举制产生背景、原因1. 根本上是北魏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2. 士族、地主的腐朽与衰落。3. 九品中正法无法继续下去。4. 统治者为选拔人才,巩固统一政权。隋隋文帝创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1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2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3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4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集中到**,大大加强了*集权。5 科举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被以后历朝历代所适用。唐唐朝时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贞观时(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科举制得到完善(唐玄宗),任用*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两宋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1.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2.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3. 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4. 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科举制的发展,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士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方的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集权的作用。明清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明清时的选官制,是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中国科技落后、中外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 科举制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辨证的产物,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选官制度,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