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50
归经:肝;胃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快隔
佛手花
考证:出自《随息居饮食谱》。 科属分类:芸香科
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带。
各家论述:《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效分类:疏肝药
性味:微苦;微温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性状鉴别本品长约1.5cm,呈淡棕*,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气微、味微苦。
药物性状
本品长1.5~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棕褐色。花梗长2~7mm,具纵皱纹。花萼杯状。常有小凹点。花瓣3片,披针形或长卵形,常弯曲卷缩,长1~2cm,宽约0.5cm,外表面淡*,具众多棕褐色细小凹点,质厚,易脱落。
雄蕊多数,黄白色,着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部狭尖。有的花瓣脱落后,可见渐发育成微呈指状的小果实。花蕾色较深。气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
为干燥花朵,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长披针形,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去柄,筛去土即得。
炮制作用:本品常用于平肝胃气痛。
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花柱薄壁细胞含橙皮甙结晶,呈扇形、针簇状或无定形团块,有的可见放射状条纹。花粉粒圆球形,淡*或红棕色,直径25~40μm,外壁呈颗粒状突起,萌发孔2~5个。气孔为不定形;腺毛的腺头细胞为单个或多个细胞,非腺毛多为单细胞。可见草酸钙方晶及簇晶。油滴较多。 佛手花,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其果实顶端*如拳,张开时如指,其状如佛手,故名“佛手柑”。佛手花香气浓郁,十分宜人,古人多用作寿礼、贡礼。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花期在夏季,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亦可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均可。
中医认为佛手花性平,归肝经,用于胃气痛。佛手果实富含维生素C,芳香辛散。将果实切成薄片,用沸水冲饮,有健脾,解酒之功效,并长于舒肝和胃、行气止痛。对肝郁气滞、脾胃不和所致的肋胁胀痛、脘腹痞闷及呕吐食少等症有一定疗效。将150克佛手洗净,切成细丝,装入瓶内,加入白酒200毫升,封紧瓶口,每日摇动一次,半月后即成疏肝理脾,消食化痰的“佛手酒”。佛手柑10~15克,粳米5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后放人粳米。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即成。每日温服2次。用于治疗胸闷气滞,年老胃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暖气呕吐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