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2 08: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4:56
之的释义: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
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相关组词:之一、之后、之前、兼之、总之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三、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3、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文化、科学、艺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都有个人的爱好。
4、向之[xiàng zhī]
过去的。
5、之者[zhī zhě]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解释】 古汉语的文言虚词,借为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出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中卷:(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 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教人半懂不懂的。”
【近义词】 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义词】 的了吗呢 【歇后语】 孔夫子讲学 【典故】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 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 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
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出处文莹《湘山野录》。
他们叫文言虚词 。
要想掌握文言虚词的作用,首先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才去判断虚词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常用的意思有: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诵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石钟山记》、杜牧的《阿房宫赋》及欧阳修的《秋声赋》时,我总是如痴如醉。琅琅上口的古汉语,在“之乎者也”的顿挫下,恰似一江春水跳跃的浪花,起落有声。倘有阳光,还能领略“浮光跃金”的动感。读着吟着,心胸开阔了,眼睛也明亮了,经典深邃的古思想文化似乎在润泽着灵魂。当我借古圣人的目光观当今之事时,心中就像盛着一泓清泉,善恶美丑格外清晰明辨。我现在敢说自己已真正跻身于“之乎者也”的世界,入门了。
曾几何时,每当我看到“之乎者也”就心烦意乱,“如此深奥的古文字怎比现代汉语明白如话?”我常常这样埋怨。三年前,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把我带到了古汉语世界的门前,可我却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老师告诉我首先是多读多背,培养语感,积累文言实词用法。经过努力,我在第一次语文古文听写中取得了好成绩,我自信地笑了,满足于死记硬背取得的成果。而后近三年的文言文学习,我都如此,陈规不变。《宋定伯捉鬼》、《桃花源记》、《愚公移山》、《捕蛇者说》等,在我的背记中隐现,在记忆中打下烙印。中考时考查课内文言文我顺利过关。
迈入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量明显增加。各类语文考试中,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总免不了。起初我沿用初中学习古文的方法,但事实证明这行不通。我问自己,难道“之乎者也”还有什么掌握窍门?当我读到茅盾的《论入迷》一文时,受到了很大启发。“走进作品中,与塑造的人物一同哭笑。”终于,我明白了:要真正学会“之乎者也”,就应让自己的心进入那一篇篇古文中,把自己当成作者,将他们的遭遇潜移到自己身上。我试着这样去做,成功了。当我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时,除了领略他那华丽的词藻,我更注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怀才不遇、不甘沉沦的情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不就是写照吗?还有苏轼的《石钟山记》告诫后人学习要有怀疑精神,杜牧的《阿房宫赋》告诫统治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穷奢极欲……
更有的,我可以借为己用,指导自己怎样学习、生活、做人。所以,当我灰心时,我会借“有志者,事竟成”激励自己;当我遭遇挫折时,我会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向自己挑战;当我成功时,我也会用“满招损,谦受益”警醒自己——“之乎者也”引领我成长!
LZ按照上面的改一下就好了~~
先说第一类,【人称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人称代词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余、予、朕等。
这几个词虽然都用来做第一人称,但用法又略有不同。首先看“吾”和“我”这两个词。
从语法功能上看,“吾”常用作主语和定语,而“我”常用作宾语,有时也可作主语。如:1、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同上)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同上)当一个句中同时出现“吾”“我”这两个词时,这种主语、宾语的语法分工更为明显。如: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同上)2、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再说“余”和“予”。
这两个词在文言里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如: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古之人不余欺也。
(韩愈《师说》)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4、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朕”这个词,从秦代始皇起,成为历代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皇帝以外的人不能自称为“朕”。但在先秦时代,不论尊卑,一般人都可以自称为“朕”。
如:1、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离*》)第二人称代词:女(汝)、(而)尔、若、而、乃等。“女(汝)”“(而)尔”“若”三个词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
如:1、汝识之乎?(《石钟山记》)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3、若毒之乎?(《捕蛇者说》)4、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同上)“而”作通假使用,与“尔”用法相同。
如:1、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2、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代词:之、其等。“之”“其”都可以译为“他”“他们”等,但用法又有所不同。
“之”主要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如:1、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2、失其所与,不知。(同上)“他”在文言中一般不作人称代词,而是有“别的”“其它的”等意思的一类代词。
如:1、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2、大王,怎么长他人之志,灭自己威风。
(《西游记》)另外,文言里的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区别单复数,主要靠上下文语境。如:1、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我”译为“我们”。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尔”译为“你们”。
表复数时,有时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词。如:1、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3、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4、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与妻书》)还有,文言里,在表示第一和第二人称时,常用表谦称和尊称的词来代替。一般自称用谦称。
如:1、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鸿门宴》)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出师表》)4、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如果是称呼对方,则常用尊称。如: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烛之武退秦师》)2、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3、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同上)需要指明的是,文言中的代词所指代的人称,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三个人称可以互相转用。如: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译为“我”,是捕蛇人自称。
2、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其”代指鲁肃本人。
再说第二类:【指示代词】。文言中的指示代词有近指代词、远指代词和无定代词三类。
近指代词有:此、斯、是、兹、之等,可译为“这”“这个”等。如: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4、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5、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远指的代词有:彼、夫、其等。可译为“那”“那个”等。
如: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2、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寄十二郎文》)有时“彼”这个词可指代具体的人或事。
如: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彼”译为“敌人”。
2、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译为“齐军”。
“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出现的,就是用作远指代词时,它的指示作用也不十分明显。如:1、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其”这个词,用法多变,是作人称代词还是作指示代词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作远指找词时,一般都充当定语。如: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报任安书》)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无定代词又有虚指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