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泊船瓜洲》里写的是钟山而不是王安石的家乡临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2 04: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二月。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沙,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2
这首诗作于1075年,为王安石第二次进京拜相“舟次瓜洲”所做,而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作者作这首诗的主要写对钟山的依恋,所以并没有提及临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3
他写的是江南,用江南指代他的家。京口、钟山等都是江南的地点,王安石在瓜州,虽然只有一水之隔,但是却不能过去,所以有感,写了这首诗。
另外他写的都是实景,都是可以看到的景物,如果写临川,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3
王安石小时候是在江宁(南京)渡过,父母都是死在江宁、葬在江宁的,王安石死后也是葬在那里
具体看邓广铭--关于王安石居里、茔墓及其它诸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24
因为作者当时在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