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21: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4:45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相信自己能够认识万物,所以拼命质疑“我所认识的某物是真的吗”?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么?尚未可知,只能说人所见的世界是人兴趣指向的结果。
所以,康德谦虚地退了一步,质疑“我们能够认识什么?”
康德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感性、想象、知性 和 理性 。开始于感性的直观视觉印象:形状、样子、颜色等,经过想象得到让我们下判断的知识的对象,来到知性的范畴。
知性有12个先天范畴,对应有12种判断:
以 量 来说,有“统一性、殊多性、全体性”,对应的判断是“普遍、特殊、单一”;
以 质 来说,有“实有性、否定性、*性”,对应的判断有“肯定、否定、不定”;
以 关系 来说,有“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交互性与集合性”,对应是判断为“定言、假言、选言”;
以 状态 来说,有“可能性与非可能性、存在于不存在、必然性与偶然性”,对应的判断是“或言、断言、必然”。
就拿傅佩荣举的例子来说:当看到一头牛时,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种主观内在的形式确定牛是被认知的对象,然后借由想象了解凡与此物相似者就是牛,接着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头牛。这里面,“一”用了统一性,“是”为“肯定”判断。
接下来,就是理性。这里的理性是狭义理性,起“统合作用”(一般谈的理性是广义的,如说人的理性体现在可以思考、反省、说话这些表现)。举例来说,狭义理性将今天和昨天的世界统合起来,让你知道这是同一个世界。将自我统合起来,让你后悔过去做的事,让你明天遵守今天的承诺。
康德对认知的解释,将主体先天的形式和外在世界后天提供的材料统一起来。先天的形式使知识具有普遍性,后天的材料让知识具有扩展性,解决了近代西方经验论和理性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