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6 18:1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0:50
尤氏始自后唐。始祖尤宗号思礼原名沈诚,唐朝末年(885年)随福建闽王王审知自光州固始入闽。他早年生活在现在的尤溪山区,*后参军在闽王麾下为捉生将。他在闽王于大哥去世(898年)掌管福建五州后,进入幕僚掌管海路营,把守闽江口。他巩固海防,疏通闽江出海口,开肇甘棠港。他宾作王家娶王郡主。他镇守海防几十年平安无事,在后唐同光二年护送闽王到京进万寿节,唐皇以避闽王讳审知沈去水为尤,赐名尤宗封驸马都尉。他在闽王去世后告老到泉州封地。他的长子、次子继续效力王氏,季子留在身边。王氏闽国末年,王氏部将在福州造反*皇族,他的子孙逃离福州。他的次子战死,长子带领四个子侄到达南平投靠建州王氏政权。在建州王氏兵败于南唐时,他的五个孙子分居三处。长房独子居于南平,北宋时一门四进士,为官迁居四川或浙江。二房长子随王氏皇族迁居金陵,后裔在北宋攻打北汉时去了山西。二房次子自南平回到泉州,后裔北宋时迁入永春。二房三子自南平回到泉州。三房独子居于泉州,后裔在北宋时迁居无锡,世代书香,宋朝一门九进士三尚书,为无锡名门望族,《梁溪漫录》和《梁溪漫志》为此记载尤氏出处是福建沈氏避讳王审知沈去水为尤。
尤氏元朝开始广为迁徙,繁衍至今有80万,遍布世界各地。明朝时尤氏仅此一支,近代才有少数民族用尤做汉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0:50
一、姓氏渊源:
1、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闽国人为避国王王审知名讳改为尤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尤氏分为两支:一支是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当地姓沈的人为了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和宝盖头去掉,改为尤氏。另一支为王审知的女婿沈思礼后人改姓而来。两支属同一源。
2、源于仇姓,古代尤、仇古音同,且皆为怨义。
3、源于各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尤氏,大多出自经名的首音。如尤素夫、尤素甫、尤权思等。
清满洲人姓,世居沽河、辽阳等地。
赫哲族尤可勒氏,汉姓为尤。
今满族、高山族、蒙古组、佤族、苗族、羌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晡季、沈思礼。
据史籍《梁溪漫录》记载,尤姓是从沈氏分出来的,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潜称闽王,闽人避讳音,把沈字的水旁去掉,改为尤姓。这么说来,尤姓自然源出沈氏,其来源当然也跟沈氏一样,是黄帝的后裔。另据史籍《元和姓纂》指出,沈氏是源自周文王的第十子晡季,所以尤姓的最早发源地应是两千多年前的沈国(今河南汝南以及安徽阜阳一带地方)。尤姓的始祖也当然是沈氏始祖晡季了。
五代时期,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其女婿沈思礼避他的名讳,便把沈字三点水去掉,改为尤氏。唐熹宗册封其为驸马。今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有唐都尉驸马尤氏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
二、各支始祖:
尤氏世系图(文简公支系卿田派,资料来源于谱书):沈思礼(尤氏始祖、驸马公)→二世尤志威→三世尤美公、尤构公(文简祖)→四世尤宋→五世尤叔保→六世尤有终→七世尤阳秋→八世尤云耕→九世尤文简(尤袤)→十世尤鹏(佳蕃一世祖)、尤异、尤宜中、尤贤(泉州市卿田派、福州罗源、长乐一世祖)、尤忠→十一世尤思宗→十二世尤宏→十三世尤无咎→十四世尤义→十五世尤惠→十六世尤君实→十七世尤天保→十八世尤信→十九世尤义端→二十世尤佛惠(毅然公,南厅一世祖)
泉州其他各地尤氏分支始祖如下:
晋江佳潘、庵前之祖为十七世长孙。
泉州安内之祖为十八世尤佛佑。
郡东之祖为十七世尤仕铭。
郡西之祖为十八世尤庚生。
御里之祖十八世尤仕斌。
笋江、郡南之祖为十九世尤隗齐。
永春之祖为十八世尤*。
三、迁徙分布:
公元907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尤氏始盛于世,闽立国近四十年,公元945年被后唐所灭。
北宋之前的尤氏寥若辰星,宋真宗之后,尤氏始光芒四射,却是不争史实。沈氏郡望有二:吴兴和汝南,而吴兴地处闽地,沈改尤后,吴兴郡顺理成章成为尤氏郡望。
据《常州府志》记载,宋真宗天禧年间,泉州晋江人尤叔保举家迁往常州府无锡,子大公,孙尤辉,曾孙尤著,玄孙尤袤、尤梁,尤袤子尤概,孙尤火育、尤耀,曾孙尤冰寮、尤带等均名载史册。南宋时都城为临安(今浙江杭州),由于仕宦等原因,浙江也成为尤氏大批涌入之地。五代至两宋,尤氏除继续繁衍于福建外,已开始播迁于福建周边省份。宋末,元兵大举南侵,宋赵王朝丧师失地,节节败退。尤氏或仕宦,或逃难,于是广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尤氏人落籍。而一些大胆的尤氏人则举家北上,因为当时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不会发生你来我往的拉锯战,相对稳定。宋朝末期至元朝,尤氏在北方繁衍兴旺。
明朝初期,山西尤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北京、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郑和下西洋,表明中国造船水平的提高,时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尤氏有渡海赴台,扬帆东南亚者。另外,尤安礼随父由长洲(今江苏苏州)徙居武昌,尤求由长洲移居太仓。
清朝,尤萃由浙江嘉兴徙居平湖。尤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的少数地区。
如今,尤氏在全国分布较广,以福建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尤氏人口的28%,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省市亦多此姓,上述五省市尤氏约占全国汉族尤氏人口的76%。目前尤氏聚集地多在福建省泉州、南安以及江苏省等地。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吴兴郡:周朝时期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晋朝义熙初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2.堂号:
树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志清堂:资料有待补充。
吴兴堂:资料有待补充。
归闲堂:资料有待补充。
鹤栖堂:资料有待补充。
遂初堂:资料有待补充。
卿田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