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那些“鬼故事”(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6 20: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8:34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都经历过害怕的事情。特别是怕黑,几乎人人都经历过。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晚上妈妈在厨屋做饭,吩咐我到堂屋拿东西,那个年代,院子里又没有灯,堂屋也没灯,我只好硬着头皮,找准目标,拿了东西,赶紧关了两扇门,夺门而出。心想着,把我害怕的鬼呀外呀的什么东西,关到屋里,别让他抓着我。不管门关上了没关上,跑向厨屋。晚上让我去黑乎乎的堂屋拿东西,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总是惊得我,拿完东西,夺门而逃。
不过只要大人陪着进了屋,一切鬼呀怪呀,在我心中都不存在,就啥也不怕了。有时晚上在邻居家玩,走在路上,总是提心吊胆,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不敢回头看。
后来,在看了一部电视剧之后,晚上就更不敢独自串门,不敢往黑暗的屋里去。这部电视剧,应该说给很多人留下了童年的阴影。他的名字叫《画皮》。
长大后才知道,《画皮》是出自蒲松龄的《聊斋》里的一篇鬼故事。《聊斋》这部作品在中国应该是家喻户晓,人们对它的热衷度,并不亚于四大名著。或者说更多人并没有看过《水浒传》,或者并不知道《红楼梦》究竟在演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聊斋》,知道《聊斋》当中有聂小倩、宁采臣新十四娘,这些名字围绕着我们,并伴随着我们长大。
虽然当年我在看他的时候,捂着眼睛,脊背发凉,手脚冰凉地看,但长大之后,反而对这些名字是念念不忘。而《聊斋》就是一部短篇小说集,而这些短篇小说,就是一个又一个鬼故事组成的合集。
鬼故事这三个字,我们一说起来,应该都是有一点害怕。但是,如果有人要讲,我们就会充满好奇,想听里面是怎样一个故事情节。所以人们总是对它又爱又怕。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喜欢妖魔鬼怪的故事?讲鬼故事的人当中,如果《聊斋》的作者说第二,应该没有人敢说第一。而《聊斋》这部作品的作者,同样也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即使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他对于这个作家也是不陌生的。他就是作家蒲松龄。
说起蒲松龄,或者说起《聊斋》,总觉得这应这是一部古代作品,又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我们会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真正说起来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对我们今天来讲,并不久远。
我们曾提到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 提到朱柏庐的生平,他跟蒲松龄应该说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生于明末清初,都经历明朝末年那个混乱的时代。他们的成年时代,都是成长于清朝。
蒲松龄、朱柏庐他们两个的经历很相似,虽然蒲松龄比朱柏庐要小十几岁,但他们都出生于那个朝代更迭,风云际会的时代。同时他们都是一辈子只有一个秀才的头衔。
不过朱柏庐在明末考取秀才之后,他的父亲在清入关之后,作为反抗清军的一员,跟清朝殊死搏斗, 最后死于清军之手,因此朱柏庐和清朝不共戴天。所以他在清朝建立之后,就再也没有考取过功名,也不做清朝的官,而主动放弃了功名。而蒲松龄则是年少就考取了秀才,考的成绩特别好。此后他一直努力参加科考,一直没能金榜题名。终其一生,就再也没有更进一步。所以说蒲松龄只算是一个落地的穷酸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