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最著名的两位书法家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9 20: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19:01
一、鲜于枢
鲜于枢(1257—1302 年),字伯机,号困学民、直案老人、直奇老人、虎林隐吏等,是无初书法名家。河北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居住在杭州。与赵孟有“南赵北鲜”之称。二、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人称“祝枝山”,因为右手生有六个手指,所以又号“枝指生”。长洲(今苏州)人,任过南京应天府通判,所以又有“祝京兆”之称。他的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徽明、周文宾号称“吴中四才子”。书法造诣很深,各体兼能,蜚声艺坛,与文徽明、王宠并称“三大家”。陈道复为后起之秀,又称为“吴中四家”。他的书法博采晋唐各家的长处,并有自家面貌。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
其代表作有:楷书《出师表》和草书《自书诗卷》《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赤壁赋》《草书杜甫〈秘兴八首〉诗轴》等。
三、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也作璧),字徵明,后来又改字征仲,别号衡山, 自称衡山居士。长洲(今苏州)人,54岁时才做了个翰林院待诏的小官。早年因为字写得不好而不许参加乡试,因而发愤图强,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
绘画方面,文徽明与弟子成为“吴门派”,又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在当时名重海内外,并且因为他享年高寿(将近九十)、年高望重,门生很多,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儿子文彭、文嘉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其中文彭还是明清策制的一代宗师。 王献之和虞世南、文徽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县、王羲之、欧阳询,晚年80岁以后的小楷,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推,运笔道劲流畅。晓年大字学尤其见功夫。行书主。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智永, 运笔遒劲流畅。晚年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动秀逸。他的传世墨迹很多, 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高族经光较开》。 行书有早期的《面商记》,中期的《诗偏五种》, 晚期的《西苑诗》。)
四、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 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山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这也是个全才式的人物,诗文书画都很精通。绘画方面,他倡导“南北宗论”,成为几个世纪以来谈论不休的话题。他的书法广泛学习古人,开始学唐人,后来觉得唐书不如魏晋,于是又改学钟繇、王义之,最后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种风格:圆劲秀逸,平淡古朴。
用笔比较松弛,墨色也很清淡,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布局很疏朗很匀称,整体上有种飘飘欲仙的味道,追求“士气”和“文人气”。如果说明末其他大师注重表现个人情感的话,那么,他是力追古法。他很自负,看不起前辈文微明、祝允明等人,把自己同赵孟相比,说自己平时写字随便,如果认真书写,赵孟的字也应该输他一筹; 又说,赵孟的字因为写得熟练而显得俗气,他的字因为有点“生”而有秀态。的确,他的书法境界更高远。
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早期的小楷《月赋》,晚期的《三世语命》;行书有《李白月下独酌诗卷》、《前后赤壁赋册》等。
五、徐渭
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或天池山人,晚号青峰居士,或著名水田月,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颖过人、天才超逸而又惯世城俗。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并且懂兵法。自称“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他的草书,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点画狼藉,不计工拙,像突然而至的大风雪,像烟云缭绕的远山。他用的笔法并不复杂,但整体气势*人,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来扭去的笔画中了。代表作有《青天歌卷》《咏墨磁轴》《题画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