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民俗喜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8 07: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39
一 贺婚嫁
贺娶。接喜帖即备贺礼。亲戚多赠衣料或床上用品。至亲还须拿见面礼,俗称“磕头礼”。好友致贺,多赠实用生活用品,另备少数室内饰品为纪念。一般相识、同事,多集资同贺。
贺嫁。得嫁女喜讯,亲友携礼相贺,俗谓之“填箱”。亲戚—般赠送衣物或床上用品、盒装糕点。或者以现钞为贺礼。朋友以关系 亲疏而定,或单送或凑份子。50年代后,壁镜或工艺挂匾已成为必赠之物。60年代后,嫁女好友常结伴相送,男方筵后常馈赠小礼物相谢。
二 贺生育
得知喜信,产妇叔伯姐妹(已嫁)各备红糖、鸡蛋、淀粉、衣料、饰物、玩具。于送粥米 之日,由小儿姥娘一并送往。如今生育,婴儿父母好友及同事,皆有贺礼,多为衣物、玩具、童车之类。主人回以喜糖、喜烟或红鸡蛋,以示同喜。生男者,则多设酒宴待客。
三 贺痘愈
麦收前所,小儿种痘落痂,亲友备礼探视,称为“看花”,俗称“掉疙疤”。礼品为衣料、糕点、鲜果、玩具等物。其中大烧饼油条为必备之物,并以此为大宗。民间最重此俗,虽无种痘之事,乡民亦备礼物循例以往,仍称为“掉疙疤”。
四 祝 寿
乡俗,人不过6旬不为寿。过6旬,也只在66岁生日,方有庆寿之举。一般不惊动亲友,只在家中接受亲人拜贺,稍事改善饮食,喝长寿面而已。上有尊长,虽逾66岁,也不庆寿。旧时代,唯有名流绅士庆寿,摆大席,唱大戏。
嫁女特别重视为父母庆寿。有“六十六,闺女送一刀肉;七十三,送白面蒸的老板犍;七十七,送只老母鸡;八十八,闺女送只鸭;九十九,闺女送条狗”的说法。至今,老人6旬后,每逢数九,嫁女都送一只鸡或鸭,用以“抚劳”,每遇闰月,嫁女为父母送闰月鞋袜。老母高龄,闰月之时,女儿要为其母绣制寿靴。
现在,城镇小家庭,对小孩生日极为重视。届时,亲友常备礼物致贺。家庭备置蛋糕、寿面。依循古俗在新年阖家团聚之际,人们要举杯为老人祝寿。
五 送节礼
逢节,亲友互赠礼品,俗谓之送节礼。*年间,富裕人家送礼常备四荤四素四样馃子。姻亲特重,一般人家稍有变通,数量常择以偶数,鱼肉必备。
1949年后,节日馈赠仍以鲜鱼为主。80年代以后,赠礼变化较大,多送烟酒。关系深厚者,多以土特产品或时令果蔬贺节。
六 贺新居
搭膳。每有建房,亲友常携酒肉食品为贺,俗称“搭膳”。馈礼多少,依亲疏远近而定。70年代以前,多送粉条、面粉、肥肉、鲜鱼、瓜干酒和中低档纸烟之类。70年代后,乡村仍以鱼肉烟酒为主,完工,设酒宴酬谢工匠,常邀亲友与之同欢,以示感激相助之情。谓之“社匠”。
乔迁。乔迁新居,多在凌晨。届时,亲友常携烟酒鱼肉祝贺,主人设宴款待,俗谓之“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