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0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0:56
脾瘅的拼音pí dān。
相关内容:
脾瘅,瘅,是热的意思。脾瘅为脾热之病,即由于过食甘美肥味,导致内热中满蓄积于脾,脾气上溢于口,从而出现口甘之症状,日久可转发为消渴病。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王冰注云:“瘅,谓热也。脾热则四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生因脾热,故曰脾瘅。”
丹波元简《素问识》:“脾瘅,《圣济总录》云:‘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也。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也。
森立之《素问考注》:“脾好燥而恶湿,今脾伤于肥甘,而内热熏灼,故名曰脾瘅。”
治疗方法:
脾瘅治疗-“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王冰注云:“兰,谓兰草也。《神农》曰:‘兰草味辛热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辟也。’除,谓去也。陈,谓久也。言兰除陈久甘肥不化者,以辛能发散故也。”
张介宾《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注:“兰草味辛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