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01: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27
雁秋求得栖身之地,生存有赖,开始尝到了人生的温暖,恢复健康后,显得更是英俊聪慧,颇得寺内老、少和尚的疼爱。老禅师更爱他的忠厚、勤奋,便教他练拳习武,学少林武术,抄经认字,背诵*。雁秋从而练得一手好书法,能文能武,能动能静。老禅师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良师。
雁秋时刻惦念着母亲,把3年积蓄下来的300个铜钱,托人送回乡下给母亲。母亲虽然早已得知儿子的下落,几次想到广州看望儿子,但苦于无盘川路费,如今得了300个铜钱,便立即进城。*在海幢寺相会,禅师特别给雁秋放假半天,陪母亲游广州城。这个偶然的机会,使雁秋看到采南歌剧校招收粤剧学员的街招(广告):凡12岁至16岁有志学艺者,均可报名投考,录取的学员,免费提供食宿。雁秋立意去应考,母亲也觉得做戏总比做和尚好,也欣然同意了。*回到寺里同禅师商量,老禅师早已看出雁秋聪明、刚毅,是个可造之材,便赞同他去应考。
应考时,老师首先惊奇雁秋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特别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非凡气质,更是引人注目。考武功时,雁秋耍拳舞棍娴熟自如,马步稳定,出手有力,使老师们频频点头;考唱功,更是有趣,雁秋从没有唱过,只诵了一段*代替唱功,但却受到老师们的一致称赞,说他音色亮而美,高低抑扬有致。结果以理想人选收为正式学员。12岁的雁秋,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拜别恩师和寺内师长,踏进了梨园。
采南歌剧校原叫“天演公司”,创办人程子仪、李纪堂、陈少白等。他们思想进步,曾参加过孙中山发动的早期*活动。他们认为,宣传*仅靠文字,实难收到普及效果,于是建议创设戏剧学校,编写爱国剧本,招收幼童,授以相当教育,俟其学业有成,乃出而表演,如是方可以涤除优伶平时不良的习惯,一新人之耳目。李纪堂出资2万元,还有粤中富绅黎国廉等捐款1万元,办了这间戏剧学校,由陈少白任校长兼编剧,招收学员80人,教授戏剧表演技巧等。一年后开始演出,称为采南歌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