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00:5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59
巴米扬大佛,英文名(Bamyan / Bamian)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市境内,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巴米扬石窟群中有两座大佛,一尊凿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两尊大佛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过宏伟庄严的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历尽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经历3次劫难。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政权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世界各国正在组织修复和保护佛像的工作,主要参与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2015年,来自中国的张昕宇和梁红夫妇及其侣行团队,利用先进的建筑投影技术,成功对53米高的大佛进行了光影还原,并以此方式向中阿两国友谊致敬。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为一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教徒入侵时,为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这里包含着大约3000个大小佛窟,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为世界濒危文化遗产,是阿国内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佛被毁之前,石洞中终年居住着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信徒以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僧侣,最多时可达500人。在公元600年至700年期间,常有得道高僧在石洞中讲经,信徒则围聚在佛像前聆听。原来大佛的鼻孔是天然扬声器,讲经者的声音可被放大数倍,清晰地传到听众耳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3:59
从1966年开始,来自印度的考古队与阿富汗达成了修护佛像的合作计划,由于受限于当地的严刻气候条件,一年仅能工作四个月,直到1973年较小的释迦牟尼像终于完成修复工程。大佛像的修复 工程进展缓慢,到了1979年也因为战争的关系不得不终止、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在前往巴米扬视察时曾表示,大佛被毁是“阿富汗民族的灾难”,并发誓要重建这两尊大佛。阿富汗*表示:佛像的重建是阿富汗民族和解的象征。为了避免再遭破坏,当地*禁止从这里取走泥块,也严禁在这里埋地雷。几乎从巴米扬大佛被毁的那一刻,全世界就开始谈论有关重修大佛的话题。尤其是日本、泰国这样信奉佛教的国家,对巴米扬大佛的命运更是牵肠挂肚。泰国前总理他信在会见阿富汗总理卡尔扎伊的时候,甚至请求阿富汗*将佛像碎片交给泰国,让大佛在泰国重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00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米扬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后该组织强调,如果要保留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巴米扬遗址内的文物、古迹必须只能是“古物保护、维修”,不能有用新材料建造成的新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用新的材料去建造一个全新的巴米扬大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会承认其文化遗产的身份。专家们开始讨论用一种叫“原物归位”(anastylosis)的方式去恢复大佛的面貌。这种方式在修缮古希腊、古罗马遗迹时曾被广泛使用。其原理是将文物的碎片拼凑起来,然后再用少许新材料进行补充,最终还原文物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