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作者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0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2:44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2]。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长篇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出版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3]。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奖[4]。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5]。2019年,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篇小说典藏”[6]。
中文名
曹文轩
外文名
Cao Wenxua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盐城龙港村
快速
导航
主要作品创作特色获奖记录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9],童年生活贫困,后来常去父亲任校长的一所小学的小图书室读书[10]。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1]。197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录取,后转入中文系学习[3]。1979年,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回乡在家待了一年后赴北大任教[9]。
共6张
曹文轩
1979年,《弓》和《哑牛》分别获得1982年《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12]。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11];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古老的围墙》 ,讲述一个破落家庭的小女孩的故事[2]。
1988年4月,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同年,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并凭借该著作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13]。
1991年,出版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2],讲述了乡村少年明子因生活所迫随木匠师傅和师兄外出务工,在城市的艰难成长与精神坚守[14]。1992年12月,凭借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13]。
1993年2月,凭借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品集一等奖;同年,凭借短篇小说《蓝花》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1993年10月—1995年4月应日本东京大学邀请任教[13]。
1994年4月,出版短篇小说集《红葫芦》[2];同年,出版长篇小说《根鸟》,讲述少年根鸟的的成长史,并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同年,凭借长篇小说《红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二等奖[13]。
1995年2月,凭借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台湾《中国时报》1994年度十大童书奖及“好书大家读”年度短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同年,凭借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13]。
1997年7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三角地》与长篇小说《草房子》,《草房子》讲述了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的成长历程[15]。
1998年2月,凭借中短篇小说集《三角地》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凭借长篇小说《草房子》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与第九届冰心文学奖[15];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红瓦》[2]。1999年,凭借改编电影《草房子》获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编剧奖[16]。
2000年,凭借剧本《草房子》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17];同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第三批[18];同年,凭借长篇小说《草房子》再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及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类金奖[13]。
2001年起,兼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9]。2002年9月,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20]。2003年9月,当选为北京作家协会副*[21]。
2003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细米》,讲述少年细米的成长经历;同年,长篇小说《根鸟》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佳作奖。2004年2月,获得中国安徒生奖提名与国际安徒生奖提名[8],并凭借长篇小说《细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儿童文学奖[15]。
2005年3月,出版长篇小说《天瓢》,讲述杜元潮曲折的命运,长篇小说《红瓦黑瓦》,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记录人生的成长历程;同年,出版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讲述一个男孩青铜与一个女孩葵花的故事,并凭借该小说获中国台湾《中国时报》2005年十大好书[15];同年,与洪子诚等合作完成的“中国当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项目,并凭借该项目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提名[22]。
2006年3月,凭借长篇小说《青铜葵花》获“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第七届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15]。
2007年5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3];同年,出版长篇小说《黄琉璃》,挖掘人的内心世界。2008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红纱灯》。2010年11月,凭借长篇小说《黄琉璃》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4]。2014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枫林渡》。2015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火印》[2]。
共26张
曹文轩系列图书
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颁发的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3],并于2016年8月20日在新西兰领取该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奖项[25];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6月刊上全文发表长篇小说《蜻蜓眼》,从阿梅视角勾勒出特殊年代一家人的生活[26],该作于2017年12月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5]。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篇小说典藏”[6]。2020年5月18日,在网上发表小说《寻找一只鸟》,讲述男孩羽片儿与着妈妈和外婆生活的故事[27]。
主要作品
小说创作
作品名称类型出版时间
《没有角的牛》中篇小说1983年02月
《古老的围墙》长篇小说1985年05月
《云雾中的古堡》短篇小说集1986年02月
(参考资料:[2][26][28][29][30][31])
理论研究
作品名称类型出版时间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学术专著1988年06月
《思维论》学术专著1991年05月
《曹文轩儿童文学论集》学术专著1998年01月
(参考资料:[32][33][34][35][36])
主编书籍
作品名称类型出版时间
《八十年代小说选》短篇小说集(曹文轩选编)1988年03月
(参考资料:[37])
影视作品
上映时间片名参与职务
2000《草房子》编剧:曹文轩 导演:徐耿
2013-01-04
《三角地》编剧:曹文轩 导演:陈坤厚
(参考资料:[38][39])
创作特色
主旨思想
悲悯情怀
曹文轩拥有一位作家应有的敏锐,他所写的作品都满含深情,这些文字是他毕生的向往。在苦难和困境下苦苦挣扎的弱者是他始终不能不关注的对象,对他们的深切关注就是悲悯情怀。这种悲悯情怀使得作家躁动不安、温情脉脉的心就此有了依托,感慨世间无常和百姓疾苦。他的悲悯情怀起初体现在对残缺人物投以深情热切的眷注。在一般人眼里,残缺是一种丑,但是它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在丑陋中可升华出美的心灵,用的是对照原则。在他充满温情的文字里成为特有的书写。残缺在曹文轩眼中已经不是丑、怪的代名词了,他从另一个高度谛视着这些生理上不完整的人们。当然他的仔细观察不是一种*和趣味地看,他是从这些残缺的底层看到潜匿的人性,这些人性当然是有善恶之分的,但他在这发现了臻于完美的人性,从舒缓的文字里能感受到作者饱满的深情和对至纯人性的不渝追求[40]。
曹文轩的小说深入人的内心,挖掘着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把种种人性呈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是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他都一一写出。真正高明的作者是不会强硬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他们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让读者来丰富人物,可是细心的读者还是咂摸到他潜伏在文本下的态度:悲悯。深谙人性的曹文轩对他笔下的人物的感情是体谅与宽容的,他的书写是怜悯众生式的。曹文轩笔下的人物的善是惯有的真诚与善意,这真诚与善意是深入骨髓的,由这样的善意促使他人内心潜伏着的人性渐渐苏醒。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善良弱者的敬意。曹文轩还 从弱小中探求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给朝气满满的生命力量以礼赞,这是一种致以生命的敬意,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他的人性关怀。曹文轩好像站在云端之上,来回穿梭于天上人间、反复体察人性的复杂多变,他深知人是多面的。正因为如此他对人性是及其宽宥的,并且坚持不不懈地摸索出最本质的情感因素。一个具有社会良知与责任感的作家,一定关不只是关注小我的发展,更是心系全人类的命运。 而曹文轩的创作一直不遗余力地呈现着他的这个思想,他知道如何推己及人、如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从不在意世俗的看法和标准,体谅着每一个人的难处[40]。
书写苦难
书写、探讨苦难是曹文轩儿童文学的标志性主题,他的作品在及时行乐、不顾后果的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发出了另一种声音,这是相反方向的思考,他对苦难给予了肯定和独特的诠释。但是他描写的苦难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惧怕苦难或者博取同情,而是把人生置于苦难的场景中,在这样一个极端和特殊的场景中使得人的良善的一面发挥地淋漓尽致。曹文轩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生命体会捕捉、创设着场景,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不可预料的自然或人为的灾害、人性*力量的爆发、内心难以控制的负面情绪、暴力严苛的*背景等等[40]。
曹文轩将他悲悯的目光投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这是一个在现实在生活中庞大的缺少人们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艰难地生、寂寞地死,不知是不是造化弄人,这些可怜的小人物只是想要一点点小幸福、小安慰,但这样的愿望却难以实现,好像有一种看不见的魔力在与他们对抗,他们不知道如何努力也不知道如何改变,总是与机会失之交臂。作品中涌现出这些小人物种种的痛苦纠结和无力改变的事实,也会把人性的弱点一一向人们摆开,但是这不是残忍的解剖,不是让人看了就觉得要去审视灵魂、正视和反思自己的*,这里面存在的是作者一种强大的情感张力,让人们只是感到贴心与关爱。曹文轩使人们相信人是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人们要做的是激发出人类天使的最纯美的一面,把*的一面导向美好。他的笔就好像一台摄像机,记录下跌在深渊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画面在人们的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人心生悲情。作者带给人们的感受正是他本人对于人和人生的理解,也展现了他对弱势地位的人的深切的同情与叹惋。为弱者悲歌,是曹文轩忠贞不渝的坚持。曹文轩的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许多情感、情怀在全世界是相通的。曹文轩不再满足于只看到社会的肮脏丑陋,其实现实生活确乎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跳出现实的圈子,探寻到了美好的生命的存在,那就是儿童眼中的世界和儿童心中的理想社会。此外不可回避的是他在其骨髓里不是流淌着乐观主义、享乐主义的血液,恰恰相反,他对于人性的看法是颓废消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曹文轩是悲观主义者,这种悲观意识使他以一种看透命运之后的豁达来探讨人类的终极命运,其悲悯情怀就渗透在对人生的彻悟中。而这种悲天悯人式的人道主义书写,又反过来促使他更加存眷着人自身[40]。
曹文轩
关注孩子
曹文轩深孩子心理承受力弱,他一直认为苦难从古至今都存在,未来也必然会存在,而人们是不可能完全剔除它。与其抱怨、仇恨、不知所措,不如去锤炼自己泰然自若的风范仪态。孩子的这种风范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他人的关心呵护、善良包容,只有感受、得到过充分的爱的孩子才知道怎样去爱他人,这种以善启善、用善触发善的思想是曹文轩作品给人们的启示[40]。
曹文轩以心贴心的做了孩子的代言人,说出孩子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想要却不知怎么去要的情感。这些孩子们是幸运和愉悦的,因为有人可以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这比让他们锦衣玉食要实惠得多,因为人们在填饱肚子之后就更加向往一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了,不只是孩子,*更是如此。对孤独中的人们的理解和同情[40]。
无论上面论及的孤独、落寞还是天真、追求,归根结底,表现的是曹文轩小说对于“美”与“善”的召唤和颂扬。他认为当今的儿童不易被感动,在于作家没有写出让孩子感动的作品,而对美与善的永恒价值的探讨会让孩子们慢慢被感动,在人类所要探讨的永恒价值的问题上,用浓郁的诗味语言和人道主义情怀体贴复杂的人性心理,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俯视苍生的悲悯情怀,但人们也注意到,他对于丑同样不排拒,这个丑不只是外在生理的残缺、面容的丑陋,还有人性之丑[40]。
艺术手法
叙事视角
曹文轩往往选取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作为第三人称的叙事者,承担的是回忆主体这个角色,即回忆自我。这个第三人称实际上就是在叙述作者本人,他既是童年回忆的主体,又是*后对于儿童心理进一步[40]。
曹文轩站在儿童的视角下,调动其童年经验和自身特有的灵性,向人们娓娓道来儿童眼中的*世界。童年无法重来的作家们重新使自己回到童年,可是作家们已经成长过后的生命特征又不可能完全形成儿童单纯幼稚的心态,作家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观望,那个时候回到的童年时代就带有了特殊性,很可能避免了*世界的狡诈、伪善,为读者映现出生活的原生态。在曹文轩的小说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少年的眼光来展现的。在他的小说中,有很多像《草房子》中桑桑这样的儿童,他们敏感多思,虽也面临社会人生的黑暗,但是善和美始终是底色。他们的眼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世界于他们而言是简单纯净的,就好像具有了婴儿之心,这颗心不会工于心计更不会玩弄手段,只是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自然。正是在这种儿童视角的观照下,很多人认为曹文轩是在儿童视角下的*写作[40]。
美学特色
曹文轩把一股气力传递给人们,这是一种浑厚有力的生命力,只是他的传递方式是和缓、优雅、清淡,伴着夜色流入日益枯燥、粗糙的心底。这幻化出了诗意,诗意来自最真实的情愫,源于对现实刻骨铭心的理解与热爱,诗意与情感的完美搭配,一切水到渠成。这样美妙感受的内核中必然具有一种局势在推动,不用任何人为手段天然地倾泻而来。哪怕在描写人们明争暗斗的状态也是委婉而充满诗意。曹文轩的暗示是极其精巧的,他将语言和行动细致地描绘出,再由它们将意思传播出来,并能精确地写出人物最细微的变化,不断触动读者[40]。
叙事模式
曹文轩始终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他的作品以成长小说为主体,刻画了成长过程中的少年形象与少年经历。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会伴随很多变化,但同代人会有相似的成长经验。纵观曹文轩几*篇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会发现他笔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有一些类似的成长经历,这些成长经历形成了一定成长模式,比较有特点的包含以下几种叙事模式:受挫—释怀—成长模式;迷茫—引导—成长情节模式;线性—非线性结构模式[41]。
曹文轩笔下青少年的成长经历充满波折起伏。他笔下十几岁的少年主人公,成长过程中遭遇过生离死别、苦难、病痛、失去亲人等,主人公的性格随着复杂的成长过程从天真、幼稚无知慢慢变得坚韧、成熟,在曹文轩几篇成长小说中构成成长主人公受挫—释怀—成长的叙事模式[41]。
成长小说作为描写少年成长经历的文体,向阅读者展示少年的成长经历。成长主人公在面对恶劣与艰苦的成长环境时,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这些良师益友多是成年人,在成长小说中充当主人公引导者形象。引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他们或者随时相伴,或者萍水相逢。因为成年人比未成年人经历丰富、见识广阔,他们对于少年成长者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一些成长主人公就是在引导者的引领下,获得成长与进步,这就是迷茫—引导—成长情节模式[41]。
曹文轩成长小说的情节属于线型结构中的单线结构。单线结构“顾名思义,指只有单一线索的情节类型,单一线索的叙事文一般情节紧凑,人物有限,结构简单。曹文轩的成长小说故事结构相对简单,有固定的成长主人公一到两个,围绕着成长主人公的经历,写了周边的人物与情节故事。这样的线性结构阅读起来故事性强,可读性强。在故事结尾,叙述结构不再封闭,而变成充满多种可能的开放体系,构成非线性叙事模式[41]。
语言特色
曹文轩作品的句子普遍较长,长句子较多。具有诗化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长句造成一种从容、舒展的感觉,在同一段落、章节和文本中出现较多的长句,自然使作品显得厚重。他的小说的句子主要是陈述句,表明他的小说偏重于描绘、叙述,语调相对平稳,较多使用省略号,表明作者有意识地追求叙述的含蓄性。不仅一下子开启了一个思绪苍茫的回忆空间,而且给人一种余音袅袅、一唱三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曹文轩小说多描写性段落,减缓了叙事的速度,也使文本显得繁丰、厚重。曹文轩小说总体上属于一种典型的写实性的文本,黏着性较为明显,因而显得明白晓畅,但又不是那种真正明白如话的通俗性文本。作者在恰当地保持黏着性的同时又拉开句子间的距离,在叙事的纵向上留出适当的想象空间,以便读者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将它们连贯起来[42]。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曹文轩用大量的笔墨书写清纯圣洁的女孩形象,并带有自叙传的成分。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性情高雅,聪明乖巧。她们在读者的心里留下或重或轻的悲伤成分,但是这种悲伤似乎又是禅意地表达,是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40]。
《白栅栏》中女老师是“我”童年暗恋的对象,这与**复杂的情感不同,端庄秀气的语文老师给我的童年增添了纯美的色彩;《草房子》中描写的纸月饱含禅意,这个女孩就像她的名字一般,像月光一样柔和、像纸那样纯白。桑桑的母亲也格外怜爱这个女孩子,她不仅有才华而且有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具备的气韵。害羞懂事的她是曹文轩对于理想的女孩形象的具象化,这样的女孩,就像一首诗,给人带来美好的想象。但作者要告诉人们,美丽的事物必然是要在痛苦和磨难中展示它的绝美的,这些女孩子都经历着常人不曾经历的苦难,她们外表虽然柔弱,却有着坚毅的内心。在她们身上透着外柔内刚的道家哲学,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她们从未绝望,而是让自己的是人生过得很加秀丽多姿,令人心生垂怜[40]。
男性形象
曹文轩继承和发扬了京派作家,特别是沈从文的古典、诗意的写作笔法。他也致力于塑造蓬勃向上、富有朝气的热血男儿形象。曹文轩写男子时是与写女子的婉柔温润截然不同的,他将乡村少年最真实的性情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恶意、仇恨、矛盾、自私、卑鄙、狂放夹杂着善良、 仁慈、悲悯、真诚、自然、朴实,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长篇小说《草房子》是塑造这类少年形象的代表作,他们最终成为了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铮铮男儿;《海牛》中的少年;《青铜葵花》中的青铜;《阿雏》里的阿雏等等,这些令人喜爱的少年们顽强地走在通往成长的路上。他们在田间乡野生活着,对待伙伴都那样情真意切,对待家人细心照顾,又纯朴又活泼。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他们又英勇地承担着一切,人们感觉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未来。在当今这个性别意识越来越不强、阴不盛阳也衰的当今,曹文轩这些热血男儿形象的塑造不仅通过细腻的笔触告诉人们人性的本真,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找回遗失的雄性、男儿的本性,在黑暗、痛苦、压迫中淬炼人们性格中的刚性、韧性[40]。
共4张
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获奖记录
文学类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备注
2016----国际安徒生奖获奖
2010第八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
2000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
(参考资料[13][24][4])
人物评价
曹文轩的作品书写了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为孩子们树 立了面对和挑战艰难生活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评)[43]
(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帕奇·亚当娜评)[44]
他(曹文轩)一直努力用他永不衰减的热情,拓宽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宽度和深度。(儿童文学作家李东评)[45]
曹文轩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作家,他刻意追求给儿童文学以更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努力使自己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审美内涵。曹文轩对提高作品内容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尝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郑开慧评)[46]
曹文轩一直坚守着“追随永恒”的美学承诺,反对咀嚼庸常的创作现实,通过自己的作品体证着人性智慧的高贵永恒。他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悲剧精神,因而使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评)[47]
纠错
参考资料
[1] 曹文轩.北京文联网.2014-01-01 [引用日期2020-03-14]
[2] 曹文轩简介.中国作家网.2016-03-29 [引用日期2018-05-01]
[3] 登顶世界之巅!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环球视野网 [引用日期2016-04-04]
百科星图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系
国际知名儿童作家
全部
郑渊洁
杨红樱
伍剑
曹文轩
冰心
滕婧
金波
郑春华
刘厚明
曹文芳
杨鹏
王一涛
童言
袁晓君
李姗姗
查看
更多
搜索发现
德国工业设计大学排名
单身交流群
那里有卖录音笔
祺乐棋牌
英国研究生费用
ug入门
著名城市雕塑
私人教练
猜你关注
2020年报刊杂志排行榜上杂志铺,订杂志特价3折起,快递配送
m.zapu.com广告
私人教练 15年行业资历,15大校区覆盖全国
mobile.567go.vip广告
鹰潭交友,同城男女交友
m.ylike.com广告
hot
看沈梦辰乘风破浪的湖南大学求学路!
词条贡献统计
本词条由网友mocica2000创建,保尔海泽、钛200、繁华落尽小涛、HXKY7等参与编辑。 查看全部
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
意见反馈权威合作百科协议
内容均由网友贡献,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 详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4:02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1] 。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2] 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3] 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奖”。 [4] 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5] 。2019年9月23日,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篇小说典藏”。 [6]
中文名
曹文轩
外文名
Cao Wenxuan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盐城龙港村
出生日期
1954年1月
职 业
作家,教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7]
主要成就
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 [8]
代表作品
《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等
身 高
175c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5:36
曹文轩。著名的中国儿童作家。草房子是其代表作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7:28
曹文轩,曹文轩,曹文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9:36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奖”。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2019年9月23日,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篇小说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