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8 00: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4:06
1689年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交锋,*终于同意和清朝进行边界谈判,并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边境条约,在条约中清朝首次采用“中国”的称呼,而且对于我国而言,它有效的维护了我国疆域的完整,成功抵御了沙俄南下的脚步,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框架。
但是这份边界条约到底平不平等呢?静夜史认为是不平等的,不过这个平等不是针对清朝,而是针对沙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西伯利亚从来没有属于过中国。
今天的很多人提起西伯利亚总是痛心疾首,呼天抢地的同时,总不忘咒骂清王朝**,特别是康熙一纸《尼布楚条约》就割让了西伯利亚400万、600万、甚至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简直是罄竹难书,罪大恶极。
真的是这样吗?西伯利亚何曾属于过中国?
事实上在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中原王朝无论是直接统治还是羁縻统治,势力从未真正到达过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明朝的努尔干都司同样如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是因为地形所限。
我们知道长城以北的地区对于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原王朝已经不具备开垦的价值。所以这注定了长城以北的地区中原王朝只能采取羁縻统治的形式,而羁縻统治就必须照顾当地人口的生活方式。
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不同,这里的民族以渔猎为主。不过虽然生活技能比游牧民族多一些,但是他们生活的纬度同样不比蒙古高原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环境下,向南发展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式,这导致越往北人口越少。
而外兴安岭就是这些渔猎民族的最北界。以外兴安岭为分水岭,地形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倾斜。南部地形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温暖。而北部地形区则属于亚寒带*性气候,气候寒冷干燥;而且受北极地区极地东风的影响,来自北冰洋的寒风会自北向南,一路吹到外兴安岭以北地区,这使得外兴安岭以北气候明显低于外兴安岭以南,根本就不适合渔猎民族的生存。
元朝作为发源于蒙古高原并完成中原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其最北端虽然在教科书上画到了北冰洋沿岸,但是实际统治区域也只是到达了贝加尔湖以北附近地区。
建国后,经过郭沫若等历史学者的考证,基本确定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活动北界,即北纬58度线附近,这条线西起萨彦岭,东经贝加尔湖,东到外兴安岭,构成了横亘在我国文化区和西伯利亚之间的巨大分水岭。
所以地形决定了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又决定了我国的羁縻统治区域难以越过北纬58度线继续向北推进。
因此在16世纪沙俄哥萨克到来之前,西伯利亚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统治区域。
很多人说西伯利亚,因为距离上接近我国,所以即使无人统治,也应该算作我国的领土,这是典型的强词夺理。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那么南极洲最靠近智利,智利就应该声称对南极拥有领土主权,这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既然西伯利亚不是中原王朝的传统统治区域,所以也就不是中原王朝的所谓失地,更没有割让土地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尼布楚条约》不再是清朝的割地条约,而是清朝和沙俄争夺外兴安岭周边的分赃条约。
哥萨克作为雇佣兵式的沙俄武装,在沙俄鲸吞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人肩负着寻找毛皮和温暖出海口的使命,不断在西伯利亚地区横冲直撞:1600年左右他们侵占了贝加尔湖西部和北部地区;1639年他们到达鄂霍次克海沿岸;1643年侵入黑龙江。
而此时的中原地区,正经历着明亡清兴的历史变局,清朝数十万八旗军队挥师入关争夺中原,对于外兴安岭周边地区无暇顾及,沙俄因此迅速侵占了黑龙江流域。
等到1685年,康熙决定对沙俄用兵,解决东北问题时,沙俄在黑龙江流域事实上已经侵占了长达40年之久。
对于沙俄而言,黑龙江是一个优良的出海通道,但是东北对于清朝而言,更是不可放弃的龙兴之地,所以康熙在东北的问题上,态度异常坚决。
但是清朝和沙俄在东北地区的力量却是非常不均衡的。
虽然沙俄人数较少,但是他们自北向南攻击,有地形倾斜助力,攻击难度较小;且气候越来越温暖,攻击动力更足,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技术上比清朝更加先进;清朝虽然距离外兴安岭比沙俄本部近,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南向北进攻需要克服后勤补给线长、气候越来越寒冷等一系列困难。特别是是当时准噶尔在西部虎视眈眈,漠北喀尔喀蒙古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清朝用兵东北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因为内外条件的严格*,使得清朝在解决东北问题时,虽然取得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但是难以保住胜利成果,毕竟沙俄打得起,可以随时卷土重来,但清朝却耗不起。
所以为达成签约的目的,清朝不得不做出了较大的让步和妥协。
对于清朝而言,能够和沙俄划定边界线,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当时的清朝也有借此机会一并划定贝加尔湖地区边界的打算,但沙俄予以拒绝。
《尼布楚条约》的结果是沙俄拆除雅克萨城,将兵力撤至外兴安岭以北,双方以外兴安岭作为两国边界。对于沙俄而言,这一条约将其从侵占40年的土地上赶走,是沙俄的巨大失败,条约本质是对清朝有利的。
不过清朝虽然借此将势力推进到外兴安岭以南,但是作为和沙俄的分赃条约,没有在分赃过程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样也是非常失职的行为。
清朝的失职体现在当时的清朝缺乏专门的翻译人才,在没有专业翻译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任用传教士充当翻译。其结果就是传教士和*代表沆瀣一气,清朝在无形中做了冤大头。
另外,由于清朝没有专业的地图和测绘设备,使得谈判中不得不采用*做过手脚的地图,这使得清朝再次蒙受巨大损失。
可悲的是清朝在其后的边界谈判中,一直受制于这两个因素,这使得清朝多次赢得战场,却输在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