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货币分成专门购买食物的专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22:5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35
一旦出卖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货币又被用去购买另一种商品,W—G—W的循环就全部结束。如果货币又流回起点,那只是由于整个过程的更新或重复。假如我把一夸特谷物卖了3镑,然后用这3镑买了衣服,对我来说,这3镑就是最终花掉了。我和这3镑再没有任何关系。它是衣商的了。假如我又卖了一夸特谷物,货币就又流回到我的手里,但这不是第一次交易的结果,而只是这一交易重复的结果。一旦我结束了这第二次交易,又买了东西,货币就又离开我。因此,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和完成的卖没有实现。
在W—G—W循环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
前面我们说了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在形式上的区别,这种形式上的区别,背后隐藏的是内容的本质的区别。
首先,从交换目的来说,商品-货币-商品,最终归属在于商品,赚钱是为了花钱来消费。但是资本流通全然不是如此,货币-商品-货币,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货币出现增殖。如果说货币没有出现增殖,哪怕货币实际上是没有变化,此时对于资本家来说也是赔了(因为这里隐藏着一个机会成本)
在简单商品流通中,两极具有同样的经济形式。二者都是商品,而且是价值量相等的商品。但它们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如谷物和衣服。在这里,产品交换,体现着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交换,是运动的内容。G—W—G这个流通则不同。乍一看来,它似乎是无内容的,因为是同义反复。两极具有同样的经济形式。二者都是货币,从而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因为货币正是商品的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商品的一切特殊使用价值都已消失。先用100镑交换成棉花,然后又用这些棉花交换成100镑,就是说,货币兜了一个圈子又交换成货币,同样的东西又交换成同样的东西。这似乎是一种既无目的又很荒唐的活动[4]。一个货币额和另一个货币额只能有量的区别。因此,G—W—G过程所以有内容,不是因为两极有质的区别(二者都是货币),而只是因为它们有量的不同。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例如,用100镑买的棉花卖100镑+10镑,即110镑。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其次,从交换内容来说,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交换的两极都是商品,他们之所以可以交换,是因为他们的价值量相等,但是他们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在这里产品交换,表达为社会劳动的不同物质的交换,比如说谷物和衣服交换,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效用。资本流通不一样,从货币-商品-货币,两极都是货币,他们没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这里的流通貌似是没有内容的,好像是用同样的东西交换同样的东西,实际上这样的循环是有内容的,他表现为,货币产生了增殖。所以他不是使用价值的交换,而是价值的增殖。所以资本流通的形式,就是一定量的货币,经过流通,产生出更多的货币。我们把这个超过原来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故而所谓之资本,就是能够带来使用价值的价值。
诚然,在W—G—W中,两极W和W,如谷物和衣服,也可能是大小不等的价值量。农民卖谷物的价钱可能高于谷物的价值,或者他买衣服的价钱可能低于衣服的价值。他也可能受衣商的骗。但是这种价值上的差异,对这种流通形式本身来说完全是偶然的。即使这种流通形式的两极(如谷物和衣服)是等价的,它也丝毫不会象G—W—G过程一样丧失自己的意义。在这里,两极的价值相等倒可以说是这种流通形式正常进行的条件。
这里的增值是一个必然过程,不是一个偶然的行为。偶然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增殖,比如说贱买贵卖。
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与这一过程本身一样,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诚然,G变成了G+△G,100镑变成了100镑+10镑。但是单从质的方面来看,110镑和100镑一样,都是货币。而从量的方面来看,110镑和100镑一样,都是有限的价值额。如果把这110镑当作货币用掉,那它就不再起作用了。它不再成为资本。如果把它从流通中取出来,那它就凝固为贮藏货币,即使藏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增加分毫。因此,如果问题是要使价值增殖,那末110镑和100镑一样,也需要增殖,因为二者都是交换价值的有限的表现,从而具有相同的使命:通过量的增大以接近绝对的富。不错,原预付价值100镑和它在流通中所增殖的剩余价值10镑在一瞬间是有区别的,但这个区别马上又消失了。过程终了时,不是100镑原价值在一边,10镑剩余价值在另一边。得到的结果是一个110镑的价值。这个价值和原先的100镑一样,也完全适宜于开始价值增殖过程。货币在运动终结时又成为运动的开端。[5]因此,每一次为卖而买所完成的循环的终结,自然成为新循环的开始。简单商品流通——为买而卖——是达到流通以外的最终目的,占有使用价值,满足需要的手段。相反,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最后,从运动的限度看,商品流通,是为了买,才去卖,目的是为了消费。所以商品流通是有限度的,因为一个人的消费总是有限的。但是资本流通不一样,他是为了卖才去买,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增殖,这样的运动是无限度的,只有在不断的资本运动之中,资本才能增殖,所以他要不断地增殖。如果说这个运动停止了,货币就失去了增殖功能,就会丧失资本的特性,所以资本是一场增殖运动。
作为这一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者,货币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因此,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7]。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8]。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9],是资本家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货币贮藏者竭力把货币从流通中拯救出来[10],以谋求价值的无休止的增殖,而精明的资本家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却达到了这一目的。
所以,货币所有者和资本家有啥区别呢?在这里,只有当货币所有者,自觉地把他所掌握的货币投入到流通,获得货币增殖,他才能成为资本家。也就是说,只有当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才转化为资本家,作为资本家,他把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越来越多地占有更多的货币。所以价值增殖是它的目的。
在这里还需要区分,货币贮藏者和资本家也是两个角色。他们都有一种财富的*,但是储藏者,是让货币退出流通市场,然后把他存起来。但是资本家是不能让货币停止下来,让他的运动始终持续。
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相反,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这二者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货币是它的一般存在方式,商品是它的特殊的也可以说只是化了装的存在方式[11]。价值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从而变成一个自动的主体。如果把增殖中的价值在其生活的循环中交替采取的各种特殊表现形式固定下来,就得出这样的说明: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12]。但是实际上,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交替采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它所以获得创造价值的奇能,是因为它是价值。它会产仔,或者说,它至少会生金蛋。
这里开始研究资本的实质。啥叫资本呢?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价值,在商品流通之中,货币仅仅是中介,但是资本流通之中,它的主体是一定量的价值,这个价值或者表现为货币,或者表现为商品,然后不断地从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商品,此时这个价值本身成为了运动的中心。
而这个运动是不能停止的,一旦停止,我们就可以下判断说,资本是货币,或资本是商品。但是资本就是资本,资本不是任何的表象形式。
那么,价值在运动之中起着什么作用,他不是起着中介,也不是起着使用价值满足效用,而是通过不断地增殖的过程。
价值时而采取时而抛弃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同时又在这种变换中一直保存自己和扩大自己;价值作为这一过程的扩张着的主体,首先需要一个独立的形式,把自身的同一性确定下来。它只有在货币上才具有这种形式。因此,货币是每个价值增殖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它以前是100镑,现在是110镑,等等。但货币本身在这里只是价值的一种形式,因为价值有两种形式。货币不采取商品形式,就不能成为资本。因此,货币在这里不象在货币贮藏的情况下那样,与商品势不两立。资本家知道,一切商品,不管它们多么难看,多么难闻,在信仰上和事实上都是货币,是行过内部割礼的犹太人,并且是把货币变成更多的货币的奇妙手段。
价值时而采取货币,时而采取商品形式,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资本不采取货币,就不能确定自身的同一性,作为资本的价值,他总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以货币的形式结束。并且通过货币,他可以被量化,这个量化出多出来的额度,就是增殖的内容。可见,资本如果不采取货币,价值的同一性无法得到证明。价值量大小不能比较。所以价值增殖是资本运动的内容,就需要不断地测度自己的价值量。
另一方面,如果货币不采取商品形式,就不会变成资本,因为资本是一个流动的,他与商品不是对立的,他不是储藏货币。他需要以商品为中介。
在简单流通中,商品的价值在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对立中,至多取得了独立的货币形式,而在这里,商品的价值突然表现为一个处在过程中的、自行运动的实体,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不仅如此。现在,它不是表示商品关系,而可以说同它自身发生私自关系。它作为原价值同作为剩余价值的自身区别开来,作为圣父同作为圣子的自身区别开来,而二者年龄相同,实际上只是一个人。这是因为预付的100镑只是由于有了10镑剩余价值才成为资本,而它一旦成为资本,一旦生了儿子,并由于有了儿子而生了父亲,二者的区别又马上消失,合为一体——110镑。
在简单流通之中,价值仅仅表现为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两者劳动的交换。但是在资本流通之中,价值表现为运动过程的实体,不管是采取货币形式或商品形式,他都不是表现商品的等价交换的关系,而是与他自己发生关系,即货币增殖。所以他表现为原来的价值与增殖的价值的关系,就是商品价值自己与自己发生关系。然后这个增殖的价值,再投入到生产之中。
因此,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它离开流通,又进入流通,在流通中保存自己,扩大自己,扩大以后又从流通中返回来,并且不断重新开始同样的循环[13]。G—G',生出货币的货币,——资本的最初解释者重商主义者就是这样来描绘资本的。
所以资本是一个运动,是一个流通的过程,它离开流通,又进入流通,在流通中保存自己,扩大自己,扩大以后又从流通中返回来,并且不断重新开始同样的循环。
为卖而买,或者说得完整些,为了贵卖而买,即G—W—G',似乎只是一种资本即商人资本所特有的形式。但产业资本也是这样一种货币,它转化为商品,然后通过商品的出售再转化为更多的货币。在买和卖的间歇,即在流通领域以外发生的行为,丝毫不会改变这种运动形式。最后,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的流通简化地表现为没有中介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简练的形式,G—G',表现为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通过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就可以知道,G-W-G',是在流通领域表达的商品总公式,他表示的是,货币经过运动,增殖了,形成了新的货币额。
如果是从为贵卖而买来看,似乎只是商业资本的公式。如果从货币购买商品,再变成货币来看,这个公式就成为了产业资本的公式。至于生息资本也是这个公式的形式。
因此,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36
如果把货币分成专门购买食物的专门
一旦出卖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货币又被用去购买另一种商品,W—G—W的循环就全部结束。如果货币又流回起点,那只是由于整个过程的更新或重复。假如我把一夸特谷物卖了3镑,然后用这3镑买了衣服,对我来说,这3镑就是最终花掉了。我和这3镑再没有任何关系。它是衣商的了。假如我又卖了一夸特谷物,货币就又流回到我的手里,但这不是第一次交易的结果,而只是这一交易重复的结果。一旦我结束了这第二次交易,又买了东西,货币就又离开我。因此,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和完成的卖没有实现。
在W—G—W循环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36
百度知道
如果把货币分成专门购买食物的专门
ja心软是病
超过27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成为第8位粉丝
一旦出卖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货币又被用去购买另一种商品,W—G—W的循环就全部结束。如果货币又流回起点,那只是由于整个过程的更新或重复。假如我把一夸特谷物卖了3镑,然后用这3镑买了衣服,对我来说,这3镑就是最终花掉了。我和这3镑再没有任何关系。它是衣商的了。假如我又卖了一夸特谷物,货币就又流回到我的手里,但这不是第一次交易的结果,而只是这一交易重复的结果。一旦我结束了这第二次交易,又买了东西,货币就又离开我。因此,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和完成的卖没有实现。
在W—G—W循环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23:37
一旦出卖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货币又被用去购买另一种商品,W—G—W的循环就全部结束。如果货币又流回起点,那只是由于整个过程的更新或重复。假如我把一夸特谷物卖了3镑,然后用这3镑买了衣服,对我来说,这3镑就是最终花掉了。我和这3镑再没有任何关系。它是衣商的了。假如我又卖了一夸特谷物,货币就又流回到我的手里,但这不是第一次交易的结果,而只是这一交易重复的结果。一旦我结束了这第二次交易,又买了东西,货币就又离开我。因此,在W—G—W这个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和完成的卖没有实现。
在W—G—W循环中,始极是一种商品,终极是另一种商品,后者退出流通,转入消费。因此,这一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总之,是使用价值。相反,G—W—G循环是从货币一极出发,最后又返回同一极。因此,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