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用拍电影的手法分析古典诗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4 14: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3:15
诗歌中的写景其实和拍电影是一样的,都是向读者呈现一幅画面。不同的是诗歌呈现的画面需要读者去想象,而电影则是直接给读者画面。所以读诗比看电影更能激发想象空间。
《村晚》原诗如下:
既然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想要鉴赏这首诗歌的写景顺序不妨借用电影的手法。
在电影中,根据视距远近,可将镜头分为: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从远景到特写关注焦点逐渐缩小。
陂音bēi,是水岸的意思。
诗人的目光从近处满池塘的草着眼,逐渐扩展到塘岸边的水。写景顺序是由近及远,用电影镜头表示的话是有近景扩展到中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诗用了互文的手法。如果只按照字面来理解的话,就是草儿长满了池塘,池塘的水蔓延到岸边上。这是不通顺的,草怎么会长满了池塘呢?其实,有一点点乡村体验的人都知道,池塘边的水和草实际上是很难分离的,往往都杂在一起。那些不理解互文的人,往往会把这句话改成:水满池塘草满陂。
沿着上句的景色,诗人的目光继续扩大。由池塘边的水扩展到远处的山,再到山上的落日。用电影镜头表示的话,是由中景扩展到全景。
落日的余晖用洒在了池塘上,红色的光随水波跳跃。诗人的目光好似又回到了池塘上。但这就是诗人的巧妙之处。
读到这,只要读者稍肯用心,脑海中是不是能立马浮现出整个池塘的背景呢?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这是“以退为进”。
诗人的余光虽说稍稍跳回了池塘,但他却描绘出了一副视野非常开阔的画面:有山、有水、有落日,还有近处的池塘,以及池塘边的水和草。
用电影镜头来表示的话,算是由全景扩展至远景。
前两句中诗人的目光一直在扩大,由近景扩展到中景,又由中景扩展到全景,最后到远景。远景比全景的视野更辽阔。
这是特写。在落日笼罩的背景中如果没有人的参与,似乎太寂寥了些。诗人把特写镜头给了极赋乡村气息和生命气息的“牧童”。这个牧童很调皮,他横在牛背上。为什么横着呢?可以见出牧童年龄之小。成年人体格太大,估计没有办法横坐在牛背上,只能正儿八经骑在牛背上。
这句话中出现了“牧笛”,你可以说诗人又把特写镜头推给了“牧笛”。但我想这样理解似乎太死板了些。诗*概不会拿着望远镜来观察牧童。
前三句的景都是无声的,最后一句加入了声音。那诗人呈现的就不仅仅是二维的画面,而是藏在每个人心中跨越时空的童年印象。
至此,整首诗的写景顺序就分析完了。总结一下就是:诗人的目光由近及远,最后又挑选了一个特写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