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战场文 作者对待战争的态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6 01: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3:25
《吊古战场文》名为“吊古”,实是讽今。全文以“古战场”为抒情的基点,以“伤心哉”为连缀全篇的感情主线,以远戍的苦况、两军厮杀的惨状、得人与否的对比、士卒家属吊祭的悲怆为结构层次,层层铺叙,愈转愈深,结末点出主旨。结构紧凑,一气呵成。开篇劈空描写古战场阴森悲凉的气象:沙漠空旷无边,杳无人迹,河水回环缠绕,群山交错杂列,天地昏暗,气象憔悴,飞蓬根断,野草枯死.飞鸟不肯落下,野兽离群而奔突,使人触目惊心,魂失魄散。接着文锋一转,借亭长之口点题,叙说古战场“常覆三军”的历史和天阴鬼哭的惨状,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感染力。再以“伤心哉”的慨叹,倾吐深沉的吊古之情,给全篇笼罩上了一层愁惨黯淡的感*彩。“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发问深婉,有力统领起全文。
第二段写士卒远戍的苦况和秦汉以来“多事四夷”的原因。作者以“吾闻夫”提领,展开了对历史的回溯,描述远戍士卒历尽行军、露营、夜渡、屯戍之苦。地阔天长,戍边日久,归途知在何处?寄身锋刃,性命难保,怨愤向谁倾诉?但是,戍卒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秦汉而还”以下便指出其原因。认为自秦汉以来,为开边拓土,“多事四夷”,边境战事频仍,致使“文教失宣”,王道莫为。这就把罪责推到封建帝王及其所推行的*上,极为尖锐深刻。作者行王道,反霸道,以“仁义”安抚“四夷”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三段描摹两军厮杀的激烈、悲惨的情状,是全篇的主体。作者以“吾想夫”驰骋其宏伟的想象,用铺排扬厉、踵事增华的笔法,描绘了两次两军交锋的战争场面,且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残酷。如是在北风掀动沙漠的地方,胡兵凭借地利进犯,中原主将骄慢轻敌,仓促应战,兵卒畏于严酷的军法,不得不拼命死战。两军相搏,厮杀声震撼山川,崩裂江河,攻势迅猛,如雷鸣闪电。如是在“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的“苦寒”季节,胡兵又凭借天时“径截辎重,横攻士卒”,中原将士被杀得“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惨不可言。行文至此,作者又以*体句式抒写凄恻悲愤之情,深沉凭吊之意。两军交锋激战,鼓衰力尽,矢竭弦绝,白刃相交,宝刀断折,士卒浴血拼杀,场面悲壮而激烈。在此生死关头,士卒心情极为矛盾:“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骨暴沙砾。”真是字字悲痛,声声哀怨。这发自士卒肺腑的心声,是对扩边战争的血泪控诉。作者满怀沉痛心情,以凝重的笔墨,描写了全军覆没后战场上的沉寂、阴森、凄怆的景象,与前文两军厮杀时那种“势崩雷电”的声势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也是对前文“往往鬼哭,天阴则闻”的呼应。面对这种惨相,作者那“伤心哉”的感情发展到了*,发出了“伤心惨目,有如是耶”的深沉浩叹,它撞击着历代读者的心扉!
第四段以“吾闻之”领起,采用历代战争对比的方法,说明战争胜败的关键。先用“牧用赵卒”和“汉倾天下”相比,一个“大破林胡,开地千里”,一个搞得“财殚力痛”,从而得出“任人而已,其在多乎”的结论,说明解决边患问题关键是选用良将,而不在于用兵多少。再以“周逐猃狁”与“秦起长城”、“汉击匈奴”对比:有的“全师而还”,君臣和乐安闲,雍容娴雅;有的“荼毒生灵,万里朱殷”;有的“虽得阴山”,“功不补患”。说明解决边患的办法是以“仁义”、“王道”安抚四夷,而不是黩武开边。引古是为证今,作者用历史事实揭露了唐代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讽刺了唐玄宗用人不当。
第五段通过“吊祭”的场面,进一步对造成“蒸民”骨肉离散的战争作了血泪控诉。“苍苍蒸民,谁无父母”几句,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用铺排的句式,反诘的语气,气盛言宜地对“开边意未已”的统治者发出了“苍苍蒸民”“杀之何咎”的质问。接着又袭用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义,点化出“布奠倾觞,哭望天涯”,悲怆凄凉的吊祭场面。面对着这“天地为愁,草木凄悲”的惨状,联想到“从古如斯”的一幕幕悲剧,提出了“守在四夷”的主张。结尾点明全文的主旨,与上文相呼应,极为巧妙有力。
作者:佚名
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吊古战场文》是李华“极思研搉”的力作,以凭吊古战场起兴,中心是主张实行王道,以仁德礼义悦服远人,达到天下一统。在对待战争的观点上,主张兴仁义之师,有征无战,肯定反侵略战争,反对侵略战争。文中把战争描绘得十分残酷凄惨,旨在唤起各阶层人士的反战情绪,以求做到“守在四夷”,安定边防,...
吊古战场文赏析
作者对战争持审慎态度,主张兴仁义之师,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支持自卫反击,反对侵略行为。文中通过对荒凉、肃杀战场的细腻描绘,如无边沙漠、环绕的河水、阴暗的天气、枯草断蓬、孤独的飞鸟与野兽,营造出战争的残酷氛围,意在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深深厌恶,以达成“守在四夷”、维护边境稳定的愿景。文章细致...
吊古战场文题解
作者以吊古战场为引子,核心观点是提倡施行仁政,以仁德和礼仪感化远方的人,以期实现天下一统。在战争立场上,他倡导发起仁义之师,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支持反侵略战争,反对侵略行为。文章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场景,试图唤起全社会对于和平的渴望,旨在维护边境稳定,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尽管采用的是骈文的华...
《吊古战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文学家李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回顾了历史上战争的悲惨场面,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指出必须推行仁政才能制止战争, 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善良愿望以及对人民尤其是对战士的无限同情。
吊古战场文
追求和平。总的来说,《吊古战场文》是一篇关于战争与历史的深刻文章。它通过描绘古战场的景象,表达对战争的哀思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让人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 提出什么方法去消弭战争???
日报作者 知道之星 机构合作 开放平台 品牌合作 知道福利 财富商城 特色 经验 宝宝知道 作业帮 手机版 我的知道 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 提出什么方法去消弭战争???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507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
《吊古战场文》翻译
全文情感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作者通过描绘战场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英勇牺牲的士兵的缅怀。在翻译时,应准确传达这种情感色彩和渴望和平的呼声。总之,《吊古战场文》是一篇深情悲怆的文学作品,翻译时需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意境及文化内涵。通过精准翻译,...
吊古战场文的大意
《吊古战场文》以讽刺的笔调,嘲讽那些只谈及破坏战争的暴行、疏忽它的可怕后果的人士。文章批评政治家们相互拉拢,根据自己的政治理念大肆奔走搏斗,而不为他们产生的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所动摇,让国民受到不公平的伤害。文章也强调,政治家们之间相互拉拢,互不相容,彼此憎恨,最终致使获益最少的民众受到...
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文学家李华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回顾了历史上战争的悲惨场面,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和平的渴望,对战士的无限同情以及对人民痛苦的关注。文章的构思精密,虚实交错,融情于景,夹叙夹议,将写景...
<邓稼先>中的写吊古战场文有什么用意
<邓稼先>中的写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为了烘托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其工作的艰辛和付出。吊古战场文是一种描写古代战场荒凉、凄惨景象的文学形式,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和牺牲,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邓稼先》中,写吊古战场文的用意是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邓稼先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突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