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5 22: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1:54
全图由三部分组成:卷首有朱有炖摹刻的《兰亭序》定武本一则,其后为《兰亭图》及后序部分。《兰亭图》部分,长328厘米,以线刻形式摹勒石。全图以深、浅两种墨色套拓,人物、建筑、水、木、花、草、动物均为淡墨擦拓,唯山石是浓墨擦拓。这种石刻线画是我国艺苑中特有的一种艺术。是以绘、刻、拓三种技艺融合为一体,这种便于欣赏流传的拓本形式,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图首,王羲之坐于临水亭榭内,捻笔抚纸,构思其间。亭前叠泉奔流,白鹅嬉戏水中。图中部描绘了兰亭幽雅的环境:沿曲水淙淙的溪流,崇山峻岭,垂柳依依,茂林修竹,绿树成荫,兰花盛开。在这群莺争飞,山清水秀之地,王羲之及其友人于暮春游兰亭。溪流两岸,四十二贤士沿曲水而坐,研磨展纸,各为诗赋。赋诗不成,罚酒三杯。酒杯顺流而下,随时取饮。每一人物旁,以楷书注姓名、诗作。图末段画一雕栏石桥,垂柳掩映,童子五人,三人在桥下打捞空杯覆盏,二童子在桥上,一扶栏,一捧食盒走来。童子收拾流觞往还上游浮杯处,全卷至此已是尾声。
全图卷尾有孙绰《兰亭图》后序、《兰亭序》流传经过及肖翼赚取《兰亭序》的故事。全拓末署朱有炖名款,钤“东书堂”斋号。经考证,启用“东书堂”斋号的只有朱有炖一人,故这部拓本为朱有炖摹本无疑。 国家图书馆的此幅《兰亭图》从摹刻年代看与明永乐初拓本均属年代久远且拓本较小者,早于朱常 之小《兰亭图》;内容不及初拓之丰富,如其卷首的《兰亭序》只摹有定武本一,卷尾也略去了各家之说,虽不属孤本,但象这样的小《兰亭图》存世甚少,我馆也只存此一部,极其珍贵,值得永久庋藏,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至于此本是否为最早的版本,即明永乐十五年《兰亭图》初拓本的一部分,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这部拓本之内容并不及其它版本丰富,但包含了明初拓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初拓时文字及绘刻的原貌,颇具资料价值。拓本以笔绘法绘图,线刻形式摹勒上石,用浓、淡两种墨色套拓而成,这种拓法初见于明朝。此部拓本虽摹刻得并不十分精细,但它代表了这个时期的笔绘摹刻艺术,极具艺术魅力,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研究《兰亭图》及《兰亭序》的重要历史资料,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