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5 03:3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5:10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佛,就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了。不是的!对佛陀最好的供养,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质品。这就是说:「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比方说,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儿女对父母怎样才算孝顺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的女儿,一天到晚光知道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说的话,她一点也不听。专门在外面惹麻烦,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找你的晦气。相反,你的儿子,虽然没有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但是他很听话,不在外面惹麻烦,上门的人都在赞扬他,说他很有出息。请问,你喜爱女儿?还是喜欢儿子呢?肯定是喜欢儿子。假如你喜欢的是女儿,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父母。

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事,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这种人,尽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经,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之后,觉得*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的话,把*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是恶知识呢?*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个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能够了脱生死,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在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1.如说修行供养

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众生供养

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摄受众生供养

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4.代众生苦供养

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脗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5.勤修善根供养

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礼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6.不舍菩萨业供养

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心,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是佛法。

7.不离菩提心供养

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各位师兄,法供养应该怎么做

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殊胜。所谓法供养是指下列七种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一、如说修行供养:依照佛所教导的种种方法去修行。二、利益众生供养:到处去做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也是佛的教导。三、摄受众生供养:摄受一切众生,不排挤众生,...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这就是法供养。第五种是勤修善根供养。就是一个修普贤行的人,一定要勤修一切善根,六度万行,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你要精进努力地去修行。第六种是不舍菩萨业供养。菩萨的事业就是自行化他,六度万行。第七种是不离菩提心供养。一个普贤行愿行者一定要常常思惟、坚守我们的菩提心的种子。离开菩提...

普贤七支供是什么?如何在修行中落实?

菩提心的修行当中,必须以觉悟为本,于念念中保持觉醒,观察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梦幻泡影,对贪嗔痴和种种凡夫心的显现了了分明,这就叫觉悟,不随着它转,控制自己的心行,调伏自己的心行。《大集经》云:“云何名为发菩提心?了知贪性则名发心,若复了知瞋、痴、悭、妒阴入诸界,无明行识...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

供养法是什么意思?

供养法是佛教中一项重要的修行方法,指通过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供养来达到净化心灵、增强信仰和福报的修行。在佛教中,供养可包括对于佛像、经典、僧侣等物质的赠送、向上帝的祈祷等精神方面的奉献。供养法自佛教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提升灵性,获得福报的核心方法,也是传承佛教正宗的一种方式。在佛教中,供养...

哪位师兄知道,佛前八供与七支供是否可以一起供养?

八供是供养的一种方法 七支供是修行方法 简直是两回事 依藏密传统,在坛城前必备八供─水、水、花、香、灯、涂香、食子、乐器,乐器代表音乐,以海螺或"丁夏"代表。八供是最简易的一种供养 七支供分七支:1、顶礼支;2、供养支;3、忏悔支;4、随喜支;5、请转~法~轮支;6、祈请不入涅盘支;...

法供养是什么意思?

法供养,指的是供养佛法。它是一种尊重佛法、信仰佛法的传统方式。法供养不仅仅是对佛陀的供奉,更是我们对于修行路上的佛法教诲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们通过法供养,可以舍弃自我利益,追求心灵的融洽与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法供养也是对自身心性的一种武装,它可以帮助我们修行成为更好的人。法供养的...

法供养是什么意思

1. 法供养的基本含义:在佛教中,供养是一种表达尊敬和感恩的方式。法供养特指对佛法经典的供养,这是信徒修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法供养,信徒表达对佛法的尊崇,并祈求佛法的加持和庇佑。2. 法供养的具体实践:法供养可以表现为诵读经文、礼拜佛像、供养僧宝等行为。这些行为旨在让修行者深入体会佛法...

什么叫法供养?什么又叫法布施?

法供养,佛学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注:“肇曰:如是...

怎样去供养寺院的僧人

一、财供养:根据《増一阿含经》中佛的开示,在家人宜以四件事供养出家僧人,即衣被、饮食、卧具、医药。1、衣被:“衣”即袈裟,而有三品。上品二十五条及九条,中品七条,下品五条。“被”即覆身之物,此皆可以蔽形体,御寒暑,严肃威仪,以成道业,是以供养佛僧也;2、饮食:饮即种种...

七种法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 供养真修行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 修行人受供养好不好 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供养修道人 对出家人的四事供养 真正的修行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上次去四川吃了一次火锅,晚上就胃疼得厉害,回来后稍微吃点辣的就胃 ... ...吃了好几天火锅,今天起床胃里特别烧,胃疼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的办 ... 最近视力下降,去哪可以看看。 最近视力下降,去哪可以看看。 月经期生气那天血就是黑色的然后总有一点点 跟朋友吃了好几天火锅,今天起床胃里特别烧,胃疼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 您好,我昨天吃完火锅今天早上就肚子疼 请各位帮忙取下名字,我女儿2011年于农历7月初10上午10点半出生,姓汤... 最近视力下降,去哪可以看看。 我女儿20121年11月11日23时38分出生!我老婆姓魏!我姓汤!想给她取个魏 ... 摄受的四种摄受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南宁糖业对甘蔗的保管要求 哈啰助力车怎么判断有没有电?还没扫二维码之前能看出来吗?谢谢 统计数据显示,某股票有资金净流入,但它的内盘却大于外盘2倍,这不是矛盾吗?更为矛盾是这股票还跌了。 oppo手机怎么把音乐放到文件里。小米手机怎样把软件放入文件夹小米手机怎样把软件放入文件夹里? 你知道吃山楂的宜忌人群吗 pos机终端结算机具有哪些 银行的自助终端机有什么用呢 电脑重装系统了,有一份重要的Excel文件没有备份,怎么找回来?谁知道免费的恢复软件,不要那种恢复 腿部美白方法怎样有效美白大腿美白的方法最有效 移情的类型包括 关于移情 对移情的理解 移情名词解释 家庭教师那个人叫什么 吃刺身有什么需要讲究的吗? 电脑没了CPU oppo天玑1300游戏处理器不见了? 电脑硬盘、cpu、内存条都被盗了 有办法找回来吗? 愿愿都是无尽愿 各位师兄,法供养应该怎么做 酿糯米酒几天可以喝呢 米更念什么? 简单大气成熟游戏名有什么 鱼缸塑料盖子单独卖哪里有 87年五粮液塑料瓶盖的能卖多少钱 下列氮肥中氮元素含量最高j是(  )A.CO(NH2)2B.NH4NO3C.(NH4)2SO4D.NH4HCO 电脑怎么取消情侣空间 3月21日是什么星座的? 护士考主管护师要求是什么? 在游戏多上换的爱奇艺会员怎么用 玩网游的充爱奇艺游戏会员有什么好处吗? 收入再分配手段有哪些 财富重新分配有助于降低社会的稀缺水平吗? 银行擅自办etc怎么投诉 有容德乃大无期心自安 什么意思呢? 孕妇梦见亲人棺材决裂 武汉建设银行卡号前12位数 陈霸先是哪个朝代的皇帝